写作学写读后感
“引”都要简练、准确,有针对性。
(2)议一一分析材料,提炼感点
在引出“读”的内容后,要对“读”进行一番评析。既可就事 论事对所“引”的内容作一番分析;也可以由现象到本质,由个别 到一般的作一番挖掘;对寓意深的材料更要作一番分析,然后水到 渠成地“亮”出自己的感点。要选择感受最深的一点,用一个简洁 的句子明确表述出来。这样的句子可称为“观点句”。这个观点句
当然,任何文章的写法都不应该受某种框框的局限,以上所讲 的写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参考的内容和思路。具体写起来应灵
活掌握。
、注意事项
根据以往经验,同学们最常见的毛病有四点:
1.大量引述原文。读后感,顾名思义,主要是写“感”,引述是 为写“感”服务的,但有些同学偏偏忘记了这一条,本末倒置,大 量抄录或复述原文,结果犯了以“引”代“感”、代“联”的毛病。
写作学写读后感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读后感这种文体,初步掌握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 写法。
2.运用所学知识写读后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对 读物的评价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读后感的一般写法,结合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
2.在分析、思考的基础上,选择最值得发表、感受最深、 见闻新颖独到,最有针对性和现实感的感受来写作。
二、技法指导
1.写好读后感的三点要求:
(1)理解原文抓要领。要想“读”后生“感”,不仅要读懂原 文,而且要能够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抓准文章的要领。这样才能
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引发出自己的感想。
(2)突出重点谈感受。读的内容往往是丰富的,涉及的问题 较多,读后的感受和启示也是多方面的。而读后感则应当围绕某一
(4)结一一总结全文,升华感点
一篇好的读后感应当有时代气息,有真情实感。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善于联系实际。这“实际”可以是个人的思想、言行、经历, 也可以是某种社会现象。联系实际时也应当注意紧紧围绕基本观 点,为观点服务,而不能盲目联系,前后脱节。结既可以回应前文, 强调感点;也可以提出希望,发出号召。不管采用哪种方式结尾, 都必须与前文贯通,浑然一体。读后感始终要受“读”的约束,开 头要引“读”,中间还要不时地回扣“读”的内容,结尾也要恰当 回扣“读”的内容不放松。
四、写作文题
就你读过的某部名著,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不少于600
字。
提示:
1.可以针对这部名著的整体或其中某一个章节、片段来写。选 定之后,重读一遍,然后从多方面的阅读感受中选择一点来写。
2.引用名著原文时,要仔细核对,以保证引文与原文一致。
3.要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力求新颖,并联系个人生活经验来 谈,但不能脱离原著任意发挥。
2.脱离原文空写“感”。任何事物都非凭空而生,都有个由来。
“读”是“感”的基础,“感”由“读”而生发。只写感想而不交 代其来由,不知“感”从何来,使“感”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让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就里。因此,写“感”应当与原文自然结 合起来。
3.内容杂乱无中心。写出的读后感无中心,是犯了作文之大忌, 也不符合写读后感应“抓要领” “突出重点”的要求。因此,一定 要确定好中心,不可漫无边际地想到什么写什么。
力。
一、认知读后感
读后感作文,是指看了某篇文章或某部作品后,根据自己的感 想所写的文章(如果是看了“读后感”的性质相同)。
读后感作文属于议论文的范畴,但又不同于一般的议论文。 一般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典型, 最突出的特点是“读”和“感”的紧密结合。 指读了何人、何文,文中有何事、何观点; 受。“读”是“感”的基础,“感”是“读”
2.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应该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1引一一围绕感点,引述材料
读后感重在“感”,而这个“感”是由特定的“读”生发的,“引” 是“感”的落脚点。所谓“引”就是围绕感点,有的放矢的引用原 文:材料精短的,可全文引述;材料长的,或摘录“引”发“感” 的关键词、句,或概述引发“感”的要点。不管采用哪种方式引述,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从有益的书籍中获得启迪, 激发学生写作读后感的兴趣,培育咼尚的审美情趣。
学法 指导
点拨引导法,讨论探究法。
教 学 内 容
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在人生漫漫长河中,书 籍就像永不熄灭的圣火,照亮了我们蒙昧的心灵,指引着人生的
航程。现代社会中,我们几乎每天都离不开阅读。当我们获取知识, 增长信息时,当我们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一首诗、一段语录, 当我们看完一幅画后,我们的心灵会产生一些共鸣和震荡。当我们 把这些点点滴滴的感想记下来的时候,便成了一篇读后感。如果我 们能坚持写读后感,既可以加深对原作的理解,也可以提高写作能
表述的,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观点句”在文中的位置是灵 活的,可以在篇首,也可以在篇末或篇中。初学写作的同学,最好 采用开门见山的方法,把观点写在篇首。
(3)联一一联系实际,纵横拓展
写读后感最忌就事论事和泛泛而谈。就事论事撒不开,感不能 深入,文章就过于肤浅。泛泛而谈,使读后感缺乏针对性,不能给 人以震撼。联,就是要紧密联系实际,既可以由此及彼地联系现实 生活中相类似的现象,也可以由古及今联系现实生活中的相反的种 种问题。既可以从大处着眼,也可以从小处入手。当然在联系实际 分析论证时,还要注意时时回扣或呼应“引”部,使“联”与“引” “藕”断而“丝”连。
中心有重点地来写,要在思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感受最深、最 有启发教育意义、确有独到见解的内容来写。要突出重点,切忌面 面俱到、中心模糊或内容空泛。
(3)联系实际深开掘。写读后感受必须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 来谈,要把所读的内容与自己在生活中体会较深的有典型意义的人 和事有机结合起来,要尽可能使感想有一定的针对性和深刻的现实 意义。
4.感受认识太肤浅。读后感要求写个人在感情上最受触动,在 认识上最受启发的内容。因此,一定要联系和对照生活现实和个人 实际,写与个人真情实感相结合的内容。但是,在不少同学的读后 感中,看不到作者读后的动情点和深刻的启示点,内容浮浅杂乱。
读后感是一种重要的作文形式,只要同学们多读、多想、多练,
不断总结写作经验,就一定会把读后感写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