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全书课后习题以及答案1.1外汇1.1.1 如何定义外汇? (P12)动态的外汇: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 -国货币的实践过程静态的外汇:指用于国际汇兑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外汇:是实现国际经济活动的基本手段,是国际金融的基本概念之一。
其一是指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实践过程,通过这种活动来清偿国家间的债权债务关系,是动态的外汇概念;其二是国家间为清偿债权债务关系进行的汇总活动所凭借的手段和工具,或者说是用于国际汇总活动的支付手段和工具,这是静态的外汇概念。
外汇的主要特征(P12)(1)外汇是以外币表示的资产。
(美元? )(2)外汇必须是可以自由兑换成其他形式的,或以其他货币表示的资产。
(全球普遍接受性)判断:(1)外国货币是外汇。
错误(2)外汇是可以自由兑换的外国货币。
错误(没有说一定是货币,例如债券、股票等)1.2外汇汇率1.2.1什么是汇率(P14)外汇汇率(foreign exchangerate)又称外汇汇价,是不同货币之间兑换的比率或比价,也可以说是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价格。
外汇汇率具有双向表示的特点:既可以用本国货币表示外汇的价格,也可以用外汇表示本国货币的价格。
1.2.2汇率标价方法直接标价法;间接标价法;P14美元标价法。
直接标价法(P14)直接标价法(directquotation)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标准(1,100,10000等)来计算折合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
这种标价法的特点是,外币在前,本币在后,外币为整本币为零。
汇率变动,外币不变,本币变化。
如果汇率升高,说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反之,如果汇率降低,则说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
间接标价法(indirectquotation)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国货币为标准(比如,100,10000等),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外国货币。
这种标价法的特点是本币在前,外币在后,本币为整,外币为零。
汇率变动,本币不变,外币变化。
如果汇率升高,说明外币贬值、本币升值;反之,如果汇率降低,则说明外币升值、本币贬值。
美元标价法(P15)美元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美元为标准(比如,100,10000等),来计算折合若干单位的其他国货币。
1美元=110.06日元美元兑欧元是直接标价法,其它都是间接标价法。
第一章国际收支远期汇率的报价和计算远期汇率的报价方式通常有两种:直接报出远期外汇的买价和卖价。
例如某银行三个月美元与港币的报价为7.7935/7.8035。
三个月后,市场实际的报价为7.9000/7.9089。
1.从银行外汇买卖的角度划分(P16)从银行的角度出发,可以分为买入价、卖出价和中间价。
(1)买入价,即买入汇率,是银行买入外汇时使用的汇率。
(2)卖出价,即卖出汇率是银行卖出外汇时所使用的汇率。
(3)中间价,即买入价与卖出价的平均价。
常见于报刊杂志或经济分析之中。
(2)报出即期汇率和升贴水的点数。
(P17)在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外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外汇贴水在间接标价法下: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外汇升水或远期汇率=即期汇率+外汇贴水如果标价中将买入价和卖出价全部列出,并且升贴水点数也有两个,则无需考虑两种标价法的区别。
(P 17 )(1)若远期汇率的报价大数在前,小数在后,计算远期汇率时应用即期汇率减去远期点数。
( 前大后小用减法)(2)若远期汇率的报价小数在前,大数在后,计算远期汇率是应用即期汇率加上远期点数。
( 前小后大用加法)1.3.2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决定因素(P20)纸币制度在金本位制度崩溃之.后出现。
纸币作为价值符号,是金属货币的替代物。
作为汇率,应该是货币实际价值的对比。
此时,货币的购买力对比就成为汇率决定的基础。
1.3.3纸币制度下的汇率变动因素(P21)与金本位制度下的汇率截然不同:一方面,纸币制度下的汇率无论是固定的还是浮动的,都已失去了保持稳定的基础,这是由纸币的特点造成的。
另一方面,外汇市场.上的汇率波动也不再具有黄金输送点的制约,波动就是无止境的,任何能够引起外汇供求关系变化的因素都会造成外汇行情的波动。
1国际收支差额(P21)一国国际收支差额既受汇率变化的影响,又会影响到外汇供求关系和汇率变化,其中,贸易收支差额是影响汇率变化最重要因素。
当一国存在较大的国际收支逆差或贸易逆差时,说明本国外汇收入比外汇支出少,对外汇的需求大于外汇供给,外汇汇率上涨,本币对外贬值;反之,当一国处于国际收支顺差或贸易顺差时,说明本国出口等外汇收入增加,进口等外汇支付较少,外汇供给大于支出,同时外国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加,从而造成本币对外升值外汇汇率下跌。
2.利率水平(P21)利率也是货币资产的一种”特殊价格",它是借贷资本的成本和利润。
在开放经济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率水平变化与汇率变化息息相关,主要表现在当一国提高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高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流入,由此对本国货币需求增大,使本币升值,外汇贬值;反之,当一国降低利率水平或本国利率低于外国利率时,会引起资本从本国流出,由此对外汇需求增大,使外汇升值,本币贬值。
3.通货膨胀因素(P21 )一国通货膨胀率升高货币购买力下降,纸币对内贬值,进而对外贬值。
进一步看,汇率是两国货币的比价其变化受制于两国通货膨胀程度之比较。
如果两国都发生通货膨胀,则高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会对低通货膨胀国家的货币贬值,而后者则对前者相对升值。
4.财政、货币政策(P22)一国政府的财政、货币政策对汇率变化的影响虽然是间接的,但也非常重要。
短期内,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造成的通货膨胀,会使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会稳定通货,而使本国货币对外升值。
长远看,如果扩张政策能最终增强本国经济实力,促使国际收支顺差,那么本币会升值;如果紧缩政策导致本国经济停滞不前,国际收支逆差扩大,那么本币会贬值。
5.投机资本(P22)随着浮动汇率制度的出现,以及西方各国对外汇管制和国际资本流动管制的放松,外汇市场各种投机活动已十分普遍。
投机资本对市场供求关系和外汇行市的影响是复杂多样且捉摸不定的。
有时,投机风潮会使外汇汇率跌宕起伏,失去稳定;有时投机交易则会抑制外汇行市的剧烈波动。
1.4汇率的经济分析1I--汇率变化的经济影响1.4.1货币升值与贬值(P23)一种货币的升值,同时也是另一种货币的贬值。
升贬值幅度的计算(P23 )单位货币汇率的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计价货币汇率的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货币升值与贬值的幅度:直接标价法:本币汇率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外汇汇率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间接标价法:本币汇率变化=(新汇率÷旧汇率-1)×100%外汇汇率变化=(旧汇率÷新汇率-1)×100%如果是正数表示本币或外汇升值;如果是负数表示本币或外汇贬值。
练习:1998年9月10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等于134.115日元,2005年1月25日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为1美元等于104.075日元。
在这一期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变化幅度是多少?美元兑日元的汇率变化幅度又是多少?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变化幅度为:(134.115/104.075-1)×100%=28.86%美元对日元的汇率变化幅度为:(104.075/134.115-1)×100%=-22.40%1.汇率变化对贸易收支的影响(p23)(1)汇率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
这种影响有着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从微观上讲,汇率变动会改变进出口企业成本、利润的核算;从宏观上讲,汇率变化因对商品进出口产生的影响而使贸易收支差额以至国际收支差额发生变化。
(2) (P24)马歇尔勒纳条件(ML条件)。
ML条件就是指以贬值手段改善贸易收支逆差的充分条件在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进出口的需求弹性是指由进口商品或出口商品价格的百分比变动引起的对进出口商品需求的百分比变动。
需求弹性对价格的变化是负向的,即价格越高需求越小,价格越低需求越大。
假设前提: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察汇率变动对进出口的影响;2、国内外商品都具有无限供给弹性;3、以国际收支均衡为初始状态。
(3)(P24)外汇倾销。
外汇倾销是指在有通货膨胀的国家中,货币当局通过促使本币对外贬值,且货币对外贬值的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的程度,借以用低于原来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倾销商品,从而达到提高商品的海外竞争力、扩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和最终改善贸易差额的目的。
本币对外贬值程度是通过两种货币新旧汇率的比较计算出来的,而本币对内贬值程度则需用一-定时期内的物价指数来计算物价指数越高,意味着货币购买力越低,货币对内贬值程度越大,计算公式为: 货币对内升贬值公式(p25)纸币贬值(对内)=1-货币购买力=1-100/"物价指数"正数代表纸币对内贬值,负数代表纸币对内升值假如A国向B国出口染料,染料的国内价格为4A/桶,在B国销售价为1B/桶,汇价为1B=4A。
由于A国国内通货膨胀,每桶染料价格由4A.上升为6A,出口成本提高,出口受到限制。
在这种情况下,A国货币当局宣布本币对B国货币汇价调整,由B1=A4调至B1=A8,即本币对外贬值幅度为?,而同时因国内物价上涨?货币对内贬值为?A国货币对外贬值程度大于对内贬值程度,便形成了外汇倾销的条件。
在这种条件下,A国商品出口有三种可能的选择:①在国外仍按原价销售,每桶1B,由于汇价的变化,出口商所得利润比原来提高,1B外汇所兑换成的8A本币高于国内销售价6A/桶,有2A净利润,出口积极性提高,出口规模扩大。
②出口商降低国外销售价格,由每桶1B降至0.75B的价格销售,出口商国外销售所得与国内销售价格相等(0.75x8=6),但因价格下降会导致国际市场对A国染料需求增加出口规模也会比以前扩大。
③如果A国染料在B国以低于1B、高于0.75B的价格销售,既会给出口商增加一定利润,又会使国际市场需求增加,同样会促使A国的出口规模扩大。
上述三种情况无论是哪一一种,如果最终结果是A国出口数量增加带来的外汇收入增加超过因降低价格造成的外汇收入减少,其贸易外汇收入净增加,贸易差额会得到改善。
1、本币对外贬值幅度=(旧汇率/新汇率-1)×100%=(4/8-1) ×100%=-50% 本币对外贬值2、国内物价上涨:(6-4)÷4×100%=50%3、货币对内贬值程度:1-100÷150×100%=33.33%达到了外汇倾销但是,一国外汇倾销条件具备并实施倾销手段后,要达到预期目的还需要-个收效时期,收效时差约为6个月~9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