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1 2016 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理化试卷(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00分钟)物理部分考生注意: 1.本试卷物理部分含五大题。
2.答题时, 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在草稿纸、本试卷上答题一律无效。
一、选择题(共 16 分)下列各题均只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更改答案时,用橡皮擦去,重新填涂。
1.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质子B .中子C .电子D .核子2.下列情境中,声音不能传播的是 A .在空气中B. 在真空中C. 在水中D. 在石头中3.四冲程汽油机在工作过程中,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冲程 A .吸气冲程B .排气冲程C .做功冲程D .压缩冲程4.物理学史上第一个测出大气压值大小的实验是 A .马德堡半球实验B .伽利略理想实验C .托里拆利实验D .奥斯特实验5.如图 1所示的四个实例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个实例不同的是A .烧煮食物B . 锯条发烫C .屁股“冒烟”D . 搓手取暖6.某凸透镜焦距为 15 厘米。
当物体沿主光轴从距透镜 25 厘米处向 50 厘米处移动时,则A .像变大,像距变大B .像变小,像距变小C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大D .像先变小后变大,像距变小7.在图 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路中各元件都完好。
当电键 S 由断开到闭合时,正确的判断是 ()VA .电压表的示数可能变大 LAB .电压表的示数一定变小 SRC .电流表的示数可能不变D .电流表的示数一定变小图 28.如图3所示,均匀圆柱体甲和盛有液体乙的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乙质量相等。
现沿水平方向切去部分甲并从容器中抽出甲乙部分乙后,甲对地面的压强大于乙对容器底部的压强。
若甲、乙剩图3余部分的体积分别为V甲、V乙,则A.V甲一定大于V乙B.V甲一定小于V乙C.V甲可能小于V乙D.V甲可能等于V乙二、填空题(共26 分)请将结果填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9.上海地区家用照明电路的电压是(1)伏;家庭中的空调器与微波炉是(2)(选填“串联”或“并联”)连接的;额定功率为 1 千瓦的用电器正常工作 2 小时,耗电(3)度。
10.低碳出行,共享单车带来快捷与便利。
如图4 所示为某同学在水平路面上骑行共享单车时的情景,他用力蹬脚踏板后,车子加速前进,这是因为力能使物体(4)发生改变;加速后,单车的惯性(5)(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以他骑行的共享单车为参照物,该同学是(6)(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1.如图 5 所示,滑轮(7)是定滑轮(选填“A”或“B”);若物体所受重力均为50 牛,不计滑轮重力及摩擦,当用力F2匀速提升物体时,力F2为(8)牛;若用力F1使物体匀速上升 2 米,力F1所做的功为(9)焦。
s/米第一次0.8F 2 第二次0.6AB 0.40.2F10 2 4 6 8 10 12 t / 秒图4 图5 图612.用弹簧测力计沿竖直方向两次拉着同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图6是它两次运动的s-t 图像。
第一次运动时,该物体的速度是(10)米/秒,随运动时间的增加,该物体的动能(11)(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若两次对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分别为F1、F2(不计空气阻力),则F1(12)F2(选填“大于”或“等于”或“小于”)。
13.2千克的水温度降低5℃,水放出的热量为(13)焦。
[c 水=4.2×103焦/(千克·℃)] 在常见物质中,水的比热容是较大的,质量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14)(选填“较大”或“较小”)。
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15)运动造成的。
14.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9 伏,10 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9 库,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为(16)安,电流做功为(17)焦。
若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零时,它的电阻为(18)欧。
15.如图7 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后,观察到灯L 不发光,电路中只有一个电表的指针发生偏转。
已知灯L、电阻R出现了故障,V 1L其它电路元件均完好。
R(1)指针发生偏转的电表是(19)表;SAS(2)若用完好的灯泡L′替换L 后,再次闭合电键S后,观V 2察到L′发光,电路中有一个电表指针未发生偏转,则原电路图7中的故障一定是(20)。
16.为了探究影响物体受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某小组同学利用长方体甲、圆柱体乙、弹簧测力计、水平放置的木板(粗糙程度相同)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先后以平放、侧放的方式改变长方体与木板之间的接触面积,如图8(a)、(b)所示;然后将圆柱体乙叠放在长方体甲上以改变木板受到的压力大小,如图8(c)所示。
实验过程中始终用同一弹簧测力计拉动长方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操作和测量结果,然后归纳得出初步结论。
乙甲甲甲木板木板木板(a) (b) (c)图8(1)分析比较图8(a)与(b)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1)。
(2)分析比较图8(a)与(c)中测力计的示数及相关条件,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22)。
三.作图题(共8 分)请将图直接画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图必须使用2B 铅笔。
17.在图9中,画出物体AB 经平面镜所成的像A′B′。
18.请在图10 中画出力F1 和F2的力臂l1和l2。
19.根据图11 中通电螺线管通电后小磁针静止时N 极所指的方向,标出磁感线方向、通电螺线管的N、S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NOF1电源F2()()图9图10 图11请将计算过程和答案写入答题纸的相应位置。
F 浮。
20.体积为1×10 3米3的金属块浸没在水中。
求金属块受到的浮力大小21.如图12 所示,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 A 和B 分别置于高度差为h 的水平地面上。
物体 A 的密度为1125千克/米3,物体 B 的质量为9 千克。
求:( 1) 若物体 A 的体积为8×10 3米3,求物体 A 的质量m A;( 2) 若物体 B 的边长为0. 3 米,求物体 B 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B;( 3) 若A 的边长为2h,且A、B 它们对地面的压力相等,现将A、B 两正方体沿水平方向截去高度相等的一部分,使它们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求截去的高度△h (△h的值用h表示)。
A Bh图1222.在如图13(a)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6 伏且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2是规格为“20 2A”和“50 1.5A”中的一个。
R1R2 P(a)(b)(c)图13(1)若电阻R1的阻值15欧,求电键闭合后:①通过R1的电流I1②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P1。
(2)若在电路中正确串联两个电流表,闭合电键后,当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为其最大阻值的一半时,电流表示数如图13(b)、(c)所示。
请通过计算判断所用变阻器的规格,并求出R1可能的阻值。
请根据要求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作答。
23.图14(a)所示可知物体的重力为(1)牛,图14(b)是探究(2)的实验装置;图14(c)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中M 是用(3)代替平面镜,若在M 后的蜡烛 B 的位置放一张白纸,白纸上(4)蜡烛 A 的像(选填“有”或“没有”)。
M BA图14(a)(b)(c)24.在图15 所示“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中,主要是验证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与排开液体的(5)之间的关系;测定液体的密度时(6)测量空烧杯的质量(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在“探究导体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和“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是(7)的,实验中多次测量的目的是(8);(后两空选填“相同”或“不同”)。
图1525.某同学在做“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待测小灯上标有“0.3A”字样清晰可见。
实验桌上还有若干节新干电池、电流表、电压表、标有“20Ω2A”的滑动变阻器、电键和导线等器材可供选择。
①实验电路如图16 所示,请在图中的○内填入电表,使之成为正P 确的电路。
(9)(用2B铅笔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答题)RLS图16②实验中,小林同学正确连接电路,且操作正确。
闭合电键S 后,观察到电压表示数为 2 伏,电流表为0.2 安,他移动滑片,当小灯正常发光时,此时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了 1.5伏。
则电源电压为(10)伏,待测小灯的额定功率为(11)瓦。
实验后,小林同学认为在上述实验中如果减少一节新干电池后,也能完成此实验。
你觉得这种说法正确吗?(12)。
理由是(13)。
26.为了探究物质的某种特性,小刘同学分别选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实验。
实验时,他用量筒和电子天平分别测出甲、乙两物质在不同体积时的质量,并记录了以下数据。
物质实验序号体积(厘米3)质量(克)1 10 82 20 16甲3 30 244 40 325 10 276 20 54乙7 30 818 40 108①分析上表中的实验序号1、2、3、4(或5、6、7、8)实验中甲(或乙)的体积及质量变化的倍数关系,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14)。
②分析上表中实验序号(15)实验之间的关系,可归纳得出初步结论是:相同体积的甲、乙两种物质,它们的质量是不相同的。
③进一步分析上表中的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可归纳得到的结论是:(a)(16);(b)(17)。
2016学年嘉定区九年级第二次质量调研理化试卷物理部分答案要点和评分参考题号答案要点及评分说明一、16 分1.C。
2.B。
3.D。
4.C。
5.A。
6.B。
7.D。
8.A。
(每题2分)339.(1)220; (2)并联; (3)2。
10.(4)运动状态; (5)不变; (6)静止。
11.(7)A ; (8)25; (9)100。
12.(10)0.1; (11)不变; (12)等于。
(14)较小; (15)无规则。
13.(13)4.2×104;14.(16)0.9; (17)81;(18)10。
二、 26 分15.(19)V 2;(20)L 断路且 R 短路。
16.(21)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压力大小相同时, 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大小无关;(22)当接触面的大小和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大的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
说明:第 15、16 题每空 2 分,其余均每空 1 分。
17.虚像、正立、对称各1 分。
三、 8分 18.力臂 l 1 和 l 2 各 1 分。
(3+2+3 分)19.磁感线方向、通电螺线管N 、S 极、电源正负极各 1 分。
V 排=V 物=1×103米31 分 1分F 浮=ρ水 g V 排20. =1.0 ×10千克 /米 3×9.8牛/千克×1×10米 3(4 分)1分 =9.8牛1分( 1) m A =ρA V A = 1125 千克 / 米 3× 8×103 米 3=9 千克 3 分( 2)∵在水平面∴ F =G B四、 22 分=m B g =9千克× 9.8牛/千克= 88.2牛1分 .2牛.2牛 F 88 88 2 分21. 帕 p980S (0.3米)2米20.09(8 分)( 3) ∵ F A =F B G A =G BρA (2h )3g =ρB (3h )3g ∴ρA /ρB =27/8 1分ρA g (2h -△h )= ρB g (3h -△h )p ’A =p ’B∴△h = 30 h ≈1.58 h1 分197、我们各种习气中再没有一种象克服骄傲那麽难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