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上海中考二模卷物理汇编

上海中考二模卷物理汇编

0 1 2 3 4 5 6
t /
s /

0 2 4 6 8 10 12
t /
s /



图1
1.原子中带负电的粒子是 A .核子
B .质子
C .中子
D .电子
2.吉他表演时,演奏者用较大的力拨动琴弦是为了调节琴声的 A .响度
B .音调
C .音色
D .频率
3.四冲程热机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A .吸气冲程
B .压缩冲程
C .做功冲程
D .排气冲程
4.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中,若入射角为45°,则折射角可能为 A .60°
B .50°
C .28°
D .0°
5.质量相等的煤油和水(c 煤油<c 水),吸收相同热量后 A .煤油升高的温度多 B .水升高的温度多 C .升高的温度一样多
D .以上情况均可能
6.甲、乙两小车同时同地沿同一直线做匀速运动,它们的s -t 图像分别如图1所示。

根据图像分析可知
A .经6秒两车一定相距米
B .经12秒两车相距可能为米
C .经12秒两车一定相距米
D .经6秒两小车可能相距3米
16.重6牛的小球用细线悬挂在天花板上,用力的图示法在图7中画出它受到的重力G 。

17.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8中画出物体AB 在平面镜MN 中所成的像A B。

18.根据图9中通电螺线管的S 极,标出磁感线方向、小磁针的N 极,并在括号内标出电源的正、负极。

9.教室里的日光灯额定电压是 (1) 伏,投影仪和日光灯之间是 (2) 连接的(选填“串联”或“并联”)。

教室里日光灯总功率为千瓦,如果在大课间活动时能够及时关灯,每天大课间活动时间是小时,则每天可以节约用电 (3) 千瓦时。

图7 图8 图9
B
M
N A ( ) ( )
电源
S
欢迎上海学校的老师选用,本系列为2018年上海的二模卷汇编,共13套。

右上角的方框可以打P (pass )字意为订正通过。

“-1”都为基础卷,建议课堂限时训练。

“-2”都为提高卷,建议作为回家作业。

一套-1与-2拼成一套二模卷。

试卷区县在卷末有,需要答案请在下方留下邮箱号,每周一、三、五发送! kimmy015版
权所有© 谢绝抄袭!
其它试卷详情进入本人的个人主页寻找!
印刷试卷时请删除两个方框
图13
图14
10.某高铁列车以3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以地面为参照物,列车是 (4)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经过小时列车行驶的路程为 (5) 千米;车轮行驶过后铁轨会发热,这是通过 (6) 的方式使铁轨的内能增大。

11.若某导体两端电压为9伏,通过它的电流为安,则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 (7) 库,导体的电阻为 (8) 欧。

当该导体两端电压变为18伏时,10秒内电流做功为 (9) 焦。

12.物理知识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火箭在飞行过程中是通过发动机“点火”实现;篮球被投出后能继续上升,是由于篮球具有 (11) ;吸尘器和脱排油烟机工作时是利用 (12) 将灰尘和油烟压入用电器的。

13.如图4所示,此滑轮可以看作 (13) 杠杆(选填“省力”、“等臂”或“费力”);若物体受到的重力为20牛且处于静止状态,不计摩擦和滑轮重力,力F 的大小为 (14) 牛;物体上升时,它的重力势能 (15) (选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9.体积为1×10-3
米3
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求:它所受的浮力F 浮。

20.重为100牛的物体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物体受到的阻力是20牛,10秒内物体前进了6米。

求:此过程中拉力做的功W 和拉力的功率P 。

23.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挂上钩码后,杠杆的状态如图13所示,此时可以通过调节 (1) ,使杠杆在 (2) 位置平衡。

图14所示的弹簧测力计量程为 (3) 牛。

此时的示数为 (4) 牛。

24.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用 (5) 作为平面镜,并将其 (6)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所需测量的物理量是
(7) ,实验需对 (8) 物质进行多次测量(选填“一种”或“多种”)。

4
图5
图2
2019年中考物理汇编9-2
14.在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电键S 后,各电表都有示数。

用某完好的定值电阻R 替换R 1(R >R 1),在下列①~⑥项中,不变的 (16) ;变大的是 (17) 。

(均选填下面的序号)
①电流表A 1的示数 ②电流表A 2的示数 ③电流表A 的示数 ④电压表V 示数与电流表A 2示数的比值 ⑤电流表A 2示数与电 流表A 1示数的比值 ⑥电流表A 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

15.某学校科技小组设计了一台“电子秤”,实际上是压力测量仪,用它来称量物体的质量,其结构原理如图6所示,P 为金属滑片,固定在安放托盘的轻弹簧上,并能随轻弹簧一起自由滑动。

①该“电子秤”运用的物理知识 (18) (写出两点);
②图中的“质量表”是由 (19) 改装的(选填“电压表”或“电流表”)。

图中R 0的作用是 (20) 。

7.在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电路中存在断路故障,且故障只可能发生在电阻R 1、R 2处,当电键S 由断开到闭合时,电流表A 与 A 1的示数始终相等,则
A .R 1一定断路
B .R 1可能断路
C .R 2一定断路
D .R 1、R 2一定同时断路
8.如图3所示,盛有水的容器
A 和物体
B 放在水平桌面上(S A >S B ),若将甲物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水不溢出;将乙物体放在B 上,则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p 水大于B 物体对水平桌面压强的变化量△p 桌,(ρ甲>ρ水)则
图6
A .ρ甲一定大于ρ乙
B .G 甲一定大于G 乙
C .V 甲一定大于V 乙
D .G 甲可能大于G 乙
22.如图11所示电路中,滑动变阻器R 2是规格为“10欧 2安”和“20欧 2安”中的一个。

若在电路中并联一个电压表,闭合电键S ,当滑动变阻器滑片位于中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安,电压表的示数如图12(a )所示,继续移动滑片P 到达某一端点,电压表示数如图12(b )所示。

① 请判断所选用变阻器的规格是 ;电压表V 并联在________两端。

② 求:电阻R 1的阻值及电源电压U 。

③ 在电路各元件都正常工作的情况下,求:电阻R 1消耗电功率的最大值P 1最大。

图3
A
B

3 15
图11
(a) (b)
图12 —
3 15
表二 焦距15厘米
25.为了“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小张和小李同学利用焦距f 1为10厘米的凸透镜、一个高度为6厘米的发光体、光屏和光具座等进行实验。

实验中,他们正确组装和调试实验器材,按表一中的物距u 依次进行实验,每次都使光屏上发光体的像最清晰,并将相应的像距v 、成像情况记录在表一中。

然后他们换用焦距f 2为15厘米的凸透镜,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

①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或6数据中物距u 与像距v 的大小关系及成像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9) 。

② 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4或5、6、7、8数据中物距u 、像距v 及成像的变化情况,可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10) 。

③ 小张同学计算了表一中物距与像距之和,由此得出结论:同一物体经同一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与像距之和越小,成的像越大。

小李通过分析比较实验序号 (11) ,判断小张的结论是 (12) 的(选填“正确”、“错误”)。

④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凸透镜所成像的性质可能与物距和 (13) 有关。

26.小华做“测定小灯泡电功率”实验,所用器材如下: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电流表、电压表(0~15伏量程损坏)、滑动变阻器、待测小灯(标有“”字样)、电键S以及导线若干。

小华先正确串联实验器材,然后将电压表并联在电路中。

闭合电键后,移动变阻器的滑片,将测得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小华在分析、思考后,换用“50Ω 2A”字样的滑动变阻器,重新正确串联电路,并将电压表并联在合适的电路两端,且实验步骤正确。

闭合电键S后,观察到此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为安、伏。

① 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原理是:(14)。

② 判断小灯泡正常发光的方法是:(15)。

③ 求:小灯泡的额定功率(16)。

(请写出计算过程)
过程:
松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