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现状与新药研发思路
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现状与新药研发思路
渔药也会对水环境和水产品安全造成负面影 响。
水产动物的疾病种类多,而且混合感染多。
水产动物疾病学的研究基础相对薄弱,给新药 研发提出了很大的挑战。
临床药效评价相对困难。
水产动物疾病的种类
主要关注的是传染性疾病,或称生物源性疾病
细菌性疾病 病毒性疾病 真菌性疾病 寄生虫性疾病 水环境
其它 不明病因 20.29% :有
养殖方式和养殖水体多种多样:池塘养殖,湖泊 养殖,流水养殖,网箱养殖,工厂化养殖;有单养, 有混养。
水生动物基本上都属于变温动物,水产养殖动物 的体温受水温(气温)的直接影响,因而药物剂量、 休药期都受影响。中药的作用原理更不相同。
渔药必须通过水体给药,水产养殖动物所处的 水环境千差万别:海水、 咸淡水、 淡水; 冷水、 温水; 水体富营养程度(或污染程度);不同 的温度、碱度、硬度、盐度和酸碱度;水体的深 度、光照,等等)影响渔药的使用效果。
• 我国渔用疫苗的研究始于60 年代末,从最 早的组织浆灭活疫苗(土法疫苗)到新型 的基因工程疫苗,渔用疫苗正走向产业化、 规范化时代;
• 水产养殖中微生态制剂应用始于80 年代初, 最早应用的是光合细菌
• 八十年代末期,“鱼服康”(主要成分为 呋喃唑酮)是我国第一个经过正式注册的 渔药。这对于推动我国渔药研究和使用的 正规化起到了非常积极的示范作用。
• 1996年开始实施兽药GMP验收工作。 2006年1月1日起强制实施兽药GMP。
•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的情况。
渔药的特点
主要水产养殖动物有100多种,包括鱼类、甲壳类、 贝类、两栖类、爬行类、刺皮类、藻类等。不同养 殖类别的生理特性、免疫系统差异极大,药代动力 学特征及对药物的耐受性都有显著差异,直接影响 药物的安全性和药效,同时也给药物的研究与使用 带来很大困难。
• 挂篓、挂袋施药技术等,一些成果迄今仍广泛 应用。
• 60 年代后,抗菌素和中草药研究兴起,土 霉素、金霉素、红霉素、链霉素等相继应 用于细菌病防治;中草药的研究与应用受 到重视,证实了大黄、乌柏叶、地锦草、 辣蓼、大青叶、板兰根、穿心莲等具有防 治疾病的效果,其中大黄、乌柏叶的药理 和药效研究为中草药在渔业病害防治方面 展现了光明的前景。
主要有消毒剂、驱杀虫剂、 水质( 底质) 改良剂、抗菌药、中草药等5大类。
•以产量估算,消毒剂约占35%, 抗菌药、 中草药以及其它类渔药各占20% 。
•以产值估算,消毒剂约占30%,驱杀虫剂、 水质( 底质) 改良剂分别占20% ,其它渔药占 30% 左右。
抗菌药
磺胺类药物:磺胺二甲嘧啶、复方磺胺甲噁唑、 复方磺胺嘧啶、磺胺间甲氧嘧啶钠。
鲆溶藻弧菌、鳗弧菌、迟缓爱德华氏菌病多联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其中只有草鱼出血病灭 活疫苗被列为国家兽药标准。还有两种进 口疫苗。
抗菌类中药制剂有38种
大黄末、三黄散、双黄白头翁散、双黄苦参 散、五倍子末、板黄散、清热散、板蓝根末、 苍术香莲散、柴黄益肝散、穿梅三黄散、大 黄芩鱼散、大黄五倍子散、地锦草末、大黄 解毒散、扶正解毒散、肝胆利康散、根莲解 毒散、虎黄合剂、黄连解毒散、加减消黄散、 六味地黄散、六味黄龙散、龙胆泻肝散、七 味板蓝根散、青板黄柏散、青连白贯散、清 热散、山青五黄散、银翘板蓝根散、大黄芩 蓝散、蒲甘散、青莲散、清健散、板蓝根大
我国水产药物发展现状与新药研 发思路
目录
• 渔药的定义 • 我国渔药的发展历程 • 渔药的特点 • 鱼病的种类及国标渔药 • 我国渔药理论研究概况 • 渔药研发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 今后的工作方向 • 具体的研发重点
一、渔药的定义
是指用来预防、治疗、诊断水产动物疾病 和协助机体恢复其正常功能的物质。 狭义的渔药就是指用来预防(包括改善环境、 增强机体抗病力和消灭敌害等)和治疗疾病 的药物。 广义的渔药还包括诊断试剂、繁殖用药 (激素类)、促生长剂(喹乙醇类)、麻醉 剂、诱食剂….
• 我国从20 世纪50 年代开始鱼病研究。早期的渔 药研究偏重于实际应用而缺乏理论的阐述。大 量的研究工作集中在药物筛选、有效浓度和安 全浓度、应用范围及给药方法等。
• 早期渔药的主要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 敌百虫、高锰酸钾、硝酸亚汞;磺胺药;孔雀 石绿、食盐加小苏打治疗水霉病;福尔马林、 漂白,石灰、茶饼、巴豆等。
重金属盐类:硫酸铜硫酸亚铁、硫酸锌、 硫酸锌三氯异氰脲酸。
菊酯类:高效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 菊酯
伊维菌素,阿维菌素?
消毒剂
阳离子消毒剂的苯扎溴铵溶液 含氯消毒剂:次氯酸钠溶液、三氯异氰脲
酸、溴氯海因、含氯石灰、二氧化氯 碘制剂:复合碘溶液、高碘酸钠溶液、聚
维酮碘溶液、碘附、蛋氨酸碘溶液 醛类消毒剂:浓戊二醛溶液、稀戊二醛溶
二、渔药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 渔药在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中占有重要 地位。渔药具有来源广泛、易于工业化生 产、使用方便、疗效直观等特点,是防治 水产动物病害的重要途径之一,尤其在对 控制细菌性和寄生虫性疾病上,有较独特 的效果。
• 我国池塘养鱼历史悠久,存有一些鱼类病 害防治技术的记载及民间土方土法防治鱼 病的经验,但这些记载和经验均缺乏科学 的验证。
病毒性 7.25%
细菌性 43.96%
寄生虫 23.19%
藻类性 2.90%
真菌性 2.42%
渔药的类别
环境改良剂 微生态制剂
环境
鱼体
疫苗 免疫增强剂(?) 维生素、微量元素 抗应激药物
病原
抗菌、杀虫药等 消毒剂 微生态制剂
现有的国标渔药
抗微生物制剂有22个品种 驱杀虫药制剂有15个品种 消毒剂有13个品种 环境改良剂有8个品种 激素、维生素、促生长等有9个品种 疫苗有6个品种 中草药单方或复方制剂有48个品种
喹诺酮类抗菌药:恩诺沙星、诺氟沙星(氟哌酸)、 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 、氟甲喹、乳酸诺氟沙星可 溶性、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盐酸环丙沙 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和噁喹酸。
甲砜霉素,氟苯尼考。 硫酸新霉素,盐酸多西环素(强力霉素)。
抗寄生虫药
盐酸氯苯胍、阿苯达唑、吡喹酮预混剂、 甲苯咪唑溶液。
有机磷类:精制敌百虫、敌百虫溶液、辛 硫磷溶液
液、戊二醛苯扎溴铵溶液。
环境改良剂
主要有絮凝剂、吸附剂、螯合剂、酸碱 度调节剂、增氧剂等: 过硼酸钠、过碳酸钠、过氧化钙、过氧化 氢溶液、硫酸铝钾、硫代硫酸钠、氯硝 柳胺。
鱼用疫苗
• 到目前为止,仅有4个疫苗产品获得生产批 准文号和国家新兽药证书,包括:草鱼出血 病活疫苗(GCHV-892株),草鱼出血病细胞 灭活疫苗,嗜水气单胞菌败血症灭活疫苗和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