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
(二)历史背景的差异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中国人是“炎黄子 孙”,有令人骄傲的“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战乱 纷纷,在生活中留下了许多军事用语,如“烽火连 天”“三十六计,走为上计”“、知己知彼,百战 不殆”“、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等;中国人民长 期处于封建统治和剥削之下,有“苛政猛于 虎”“、八字衙门两边开有理无钱莫进来”等民 谚。英国历史上长期受教皇和国王统治和压迫, 所以有“The king and people, the lion and the wolf”和“Kings go mad, and the people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一种民族语言都承载着该民族丰富的文化信 息,它不仅包含着该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而 且蕴含着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 方式、思维方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等。正 如Juri Lotman所说“:没有一种语言不是根植 于具体的文化之中的;也没有一种文化不是以 某种自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的。”而翻译主要 是对在不同文化背景、社会环境、思维方式等 条件下所形成的文字和语言进行转换,是将一 种语言文化转换为另一种语言文化的过程。也 就是说,任何翻译都离不开文化,语言的翻译
suffer from it”的说法;拿破仑在Waterloo惨败被囚 荒岛,英语中便有“to meet one’s Waterloo”来表 示遭遇失败等。
(三)宗教信仰的差异
在西方,宗教是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中极其重要的部 分,它渗透到社会生活、风俗习惯和文学艺术等各个 方面。西方人多信仰基督教,感到惊讶时常说 “Jesus”,遇到困难、危险时是“God save me”,而 中国许多人受佛教影响较深,习惯说“菩萨保佑”等。 《圣经》在西方影响深远,英语中有许多出自《圣经》 的习语典故,如“the forbidden fruit, Juda’s kiss, as poor as a church mouse”等;儒教、道教、佛教在 中国的历史长河中长期共存,共同对中国文化起作用 “,三教”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其影响也自 然反映到语言之中,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临 时抱佛脚”“,苦海无边”“,乐极生悲”等。由于 中西宗教信仰的差异,要求译者要了解两种特定的宗 教文化背景,翻译中切不可望文生义。
然而在英美等西方国家,人们对龙并没有好感,因为 在他们的文化里“,dragon”是一种能喷吐烟火、 凶残可怕的动物,它不仅无端吞食人类和动物,而且 制造水火灾害,危及人类生存。它常常代表邪恶,令 人感到恐怖。英语中说一个人有儿像“dragon”, 表示此人飞扬跋扈,令人讨厌。再如,中国有着尊老 敬老的优良传统“,老王”“、老李”一类的称呼 透着亲切和友好,“王老”“、李老”则更是对德高 望重者的最佳称谓,而西方人怕老,认为“老而无 用”,一句“Please sit here. You are old”,会令对 方感到不快和被冒犯。由此看来,要做好翻译工作, 熟悉两种语言的文化背景,了解不同民族在价值观 念和审美取向上的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四)价值观念的差异
无论哪个国家的语言在感情上都有爱憎褒 贬认知和价值观念也会 不同。比如“龙”在反映中西文化的差异 方面就是一个典型“。龙”在汉语中象征 着吉祥、尊贵、威严和力量。因为“龙” 是能呼风唤雨、飞天潜渊的神异动物,后来 变成华夏民族图腾的象征意象,被赋予神圣、 至尊、吉祥、非凡等各种褒义。汉语中也 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都是褒义,诸如“望 子成龙”、“生龙活虎”、“龙腾虎跃”、 “龙飞凤舞”、“龙凤呈祥”、“藏龙卧 虎”等。
实质上是文化的交流与沟通。正如美国翻译 理论家尤金奈达所说“: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 的交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
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
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因 此,翻译时要注重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尽可 能地使用语言来调整文化之间的差异,选择有 效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既忠实于原文,又符合译 入语的表达习惯,以实现译文与原文的语用等 效。
中西文化差异与翻译策略
Language is the carrier of a culture. It contains rich cultural information. Therefore translation is not merely to convert one language into another, and it is also a communication activity which involves converting one type of culture into another. In the practical translation, the translator should apply effective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s so as to achieve pragmatic equivalence between the target language and the source language.
一、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异
不同的国家、民族在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 生活方式、政治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 异,而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往往都会体现在语言之中。
(一)地理环境的差异 中西方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造成各国的地理环
境和气候等方面存在明显差异,这些差异在语言中随 处可见。例如,中国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所以中国的 河流一般由西北流向东南,所以有“一江春水向东 流”“、大江东去”的说法,而在英国及欧洲许多国 家,多数河流是由东南向西北流人大海,自然不会有我 们这样的说法。再如,美国人常用“from sea to sea” 来表示“全国上下”的意思,这是因为美国东临大西 洋,西临太平洋“,from sea to sea”意味着横跨了整个 国家。又如中国山多地广,陷入困境时是“进退维 谷”,而西方岛国人们则常说“be on the rocks”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