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公开课演示文稿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公开课演示文稿
高考真题回顾:
2010年直接考到思想感情的有: 课标全国卷、山东卷、辽宁卷、安徽卷、湖南 卷、福建卷
2011年直接考到思想感情的有: 课标全国卷、福建卷、安徽卷、江苏卷、山东 卷 2012年全国各省地高考中直接考到思想感情的
有:课标全国卷、江西卷、福建卷、辽宁卷、 天津卷、四川卷
诗歌中常见的思想感情
五把钥匙:
诗
• 一审标题
歌
• 二看作者
鉴
• 三查序注
赏
• 四找关键 • 五品意象
方法指导:
钥匙一——审标题
标题——鉴赏的向导,主题的参考
注意在标题中把握诗歌的题材类别、感情基调等 信息。《春夜喜雨》
——表达欢愉喜爱之情。(喜) 《枫桥夜泊》
——表达羁旅愁思。(泊) 《悯农》
——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悯)
• 考查形式:或单独设题,或与鉴赏诗词的形 象、语言或表达技巧联系在一起设题。
这个考点在近年来18个分 省高考中出现的频率很高.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加大了思想感情类 试题的考查力度。2009年至今的高考诗歌鉴 赏题中,大部分都直接考查了诗歌的情感,或 着眼于具体诗句,或着眼于全篇。有的直接要 求回答作者情感或观点的内容,有的直接要求 回答情感变化的过程,有的要求对作品的思想 和作者的感情做个性化的解读。
情怀。
钥匙三——查序注
序注(背景)——鉴赏的灯塔,主题的指引
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 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思想情感。
拐杖三:查注解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 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作者——鉴赏的航标,主题的区域
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知人论世)
拐杖二:看作者
抗清金平杀敌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收复失地
辛弃疾
绕床饥鼠, 蝙蝠翻灯舞。 破纸窗间自语。
屋上松风吹急雨交,代晚年 处境
平生塞北江南, 归来华发苍颜。 布被秋宵梦
觉, 眼前万里江山。
拐杖四:找关键词句
秋 思 (张籍 )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 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 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 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 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无 限的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
总结:
• 鉴赏诗歌的情感要从多角度
(标题、作者、序注、关键、意象等)
入手,每一个角度要相互关联, 不能孤立对待。
抓住典
• 忧国忧民 • 蔑视权贵 • 寄情山水 • 惜春悲秋 • 思乡念亲
建功报国 愤世嫉俗 归隐田园 思乡怀人 相知相思
怀古伤今 怀才不遇 登高览胜 长亭送别 别恨离愁
情感基调术语:
惆怅、伤感、忧愁、愁苦、悲伤、悲痛 哀怨、激愤、悲愤、愤懑 烦闷、苦闷 孤独、寂寞、孤寂 旷达、洒脱 恬淡、淡泊、闲适 思念、焦急、急切 欣喜、欢乐、欢快 向往、热爱 迷恋、仰慕、同情、憎恶
结合全词思考,这首词下阙的最后一句,表 作者现一了生作为者了怎国样事的奔情波怀南?北,回来后已是白发苍苍的老 人,并且晚年处境艰辛,居住在萧瑟破败的庙宇中,尽
管如此,但作者半夜醒来,关心的仍不是自己的处境,
突现在眼前的却是祖国的“万里江山”。/全文表现了
作者在失意中仍不忘抗金,报效祖国、恢复中原故土的
拐杖一:审标题
夜归
周密
qióng
chéng
夜深归客依筇① 行,冷燐依萤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径滑, 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 ①筇事:件此指代竹杖。
本时诗间蕴含了哪些情感? 思乡
这首诗通过“夜归”二字可以看出,作者在
深夜以客的身份匆忙往家归,深夜归家,不顾
行路的艰辛,可以看出作者对家乡的急切思念
之情。
钥匙二——看作者
分析此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首诗是作者结束流离生活后寓居成都草堂时 所作,展现在他眼前的是美丽的初春景色,/表现 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钥匙四——找关键
关键字词句——鉴赏的捷径,主题的 窗口
关键词。指诗中最生动传神的、最能体现作者 思想观点和情感态度的词语(情感语言)。
关键句。指最能概括诗歌思想内容或感情的句 子,一般是抒情性或议论性的句子,多出现在诗 词的末尾。(关注结句)
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公开课演 示文稿
优选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公开 课ppt
思想感情之于诗歌鉴赏:
• 思想感情是一首诗的灵魂。 “情动于中,而发于言。”——《诗·大序》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
所以,无法把握诗歌的思 想感情,就不能真正地读懂诗歌。
【考纲要求】
• 《考试说明》 对古代诗歌阅读要求有两点: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该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诗人写了烽火台、沙漠、高城、月 色的典型环境,而如泣如诉的笛声更触 发起征人无限的乡思。“一夜”和“尽 望”则道出征人望乡之情的深重和急切。
钥匙五——寻意象
意象——鉴赏的阶梯,主题的载体
要求了解一些意象的寓意,并关注到意象 描写的修饰性语言。
拐杖五:寻意象
绝句二首(其一)
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此诗写于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的奔波流离之后,暂 时定居成都草堂时。
这首分诗析是此作诗者表结束达流了离诗生人活怎后样寓的居成情都感草?堂时所作,展现
在他眼前的是美丽的初春景色:春日的阳光,美丽的河山, 温暖的春风,馨香的花草,泥土融化,燕子纷飞,沙土温 暖,鸳鸯在沙洲上静静得睡着。这是一派明净绚丽的景色, /表现了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 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 和表 达技巧
• ②评价文章的 思想 内容和作者的观 点、态度
解读考点
本考点可以细化为三个方面:
【考点阐释】
• 考点解读:评价思想内容,就是理解诗词所 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 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 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 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