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RP项目结案(总结)报告

ERP项目结案(总结)报告

4
量产物料因为一楼冲压件批次不同有细微差异,而导致配套的其他材料在不能替代的情况下,依然可以替代领出
这种情况为不正常的流程,通过了解应该是长期以来一直沿用的方法,导致这部分仓库不能按正规流程做退领料
5
目前还有很多呆滞料留在可用仓,会影响MRP运算采购计划数量
和相关部门确认是否呆滞料并尽快调拨到呆滞品仓,保证物料需求计算更加准确
完善
32
存货核算
成本管理
产品成本构成分为两部分,一是材料自身价格,二是根据制造费用分摊到成品上的价格
新增
4、
三、
ERP不仅仅是一个软件,而是一个管理工具,承载着提升管理的责任。****通过ERP项目的实施,实现的主要改善点如下。
功能
实施前
实施后
物料
物料资料不完善,物料分类及编码规则缺乏统一规划
重新规划物料分类,制定物料编码规则,并由专人进行料件核准与发放,可以为后续的库龄分析和库存先进先出管理打好基础。
采购订单
仓库收料不能关联采购订单号,也不体现甲艾物料代码
根据新编码让供应商在送货单或者标签上提供甲艾相关信息
良率分析
检验没有参与老系统,不能形成后续的不良报表及供应商供货情况
系统以检验合格或者特采为入库依据,并为后续批号追溯打下基础,能查询供应商供货质量情况
财务凭证
凭证全部需要手工制作
全部凭证根据上游单据一键生成,大大提高结账效率
新增
7
出货、退货管理
通过关联上游单据,准确定位每张订单的发货及待发货情况,
完善
8
仓库管理
仓库管理
材料仓库:依据采购入库,按生产领料单发料;
成品仓库:严格执行订单发货,出入库数据准确;
完善
9
呆滞品管理
将呆滞物料存放对应的呆滞品仓,避免影响物料需求准确性
新增
10
盘点作业
仓库根据实际库存每月进行盘点
新增
11
供应商对账作业;
提供流程解决当月不能确定单价的采购订单,后续维护实际价格
按批次核算采购单价格,作为入库材料成本依据
当月入库价格错误可通过应付单修正。
每月按入库清单对账,高效准确。
客户供应商管理
客户维护缺乏统一管理,同一客户在集团子公司之间存在不同的客户编码
上线按客户(供应商)全称进行统一整理、筛选,确保唯一
一、
****ERP项目于2017年4月正式启动,在公司高层及各部门人员的持续配合下,由项目组负责整体实施计划,协调各方资源,分阶段推进ERP项目,于2017年6月成功上线。历经5个多月使用及运行反馈,目前已经成功月结2个月,ERP项目正式宣告成功。
****ERP核心应用模块有销售管理、采购管理、库存管理、生产管理、委外管理、工程数据、质量管理、物料需求管理(MRP);财务应用有应收系统、应付系统、票据资金系统、固定资产、总账及成本模块。****ERP项目的实施阶段已完成,随后将进入持续优化阶段。
销售报表
各类销售数据与分析困难
系统提供了多维度统计分析
成本核算
成本核算为手工做账,成本数据失真,数据出账周期长
系统自行根据采购、领料、入库等前端单据,遵循月加权成本计算原则,自行计算。所有成本数据有据可依,成本准确性大大提高。
应收应付
采购(销售)与应付(应收)脱节
采购管理系统与财务模块相关联,系统自动根据付款条件计算出应付款日,且提供应付账款明细表供查询应付账款账期的信息。
BOM
未建立BOM 管理,财务核算无基础
建立BOM分组及规则,允许一个物料存在多个版本的BOM,为财务成本核算提供可靠数据支持依据;
采购管理
采购与仓储脱节,无法稽核供应商送货
仓库严格按采购单收货,可有效管控供应商送货量;并追踪采购交货延期,通过管理手段提升采购到货及时率。
采购价格
采购价格不敏感,导致材料成本核算不准确;
项目总体实施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
项目总体进程如下:
1、
****ERP项目组由高层领导、******作为主要负责人,抽调由各部门主管及骨干成员组成的核心推动层,排除万难,分阶段完成ERP上线。在此过程中,感谢各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感谢******对ERP项目的不断推动,;感谢各部门主管及骨干的配合。****ERP项目于2017年6月正式上线。
9
销售管理
个别成品入库和出货不及时、需要将呆滞成品放置呆滞品仓、精准销售预测单数据和录入及时性
1、加强应收账期管理及应收账期准确性;
2、建立客户信用管理,定期检核客户信用余额;
3、个别物料出货存在不及时的情况
4、利用系统现有报表或结合自身特点客制销售多维度分析,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依据;
10
应付账款管理
8
采购管理
供应商基本信息、采购下单、采购变更、收货、检验、退货流程顺畅,使用正常。但对账存在一定问题,供应商送货不显示公司物料及订单号
1、进一步利用系统的明细报表和管理报表来分析追踪。
2、利用采购交货状况、采购交货等报表进行采购的跟催
3、尽快让供应商来料单上显示我公司采购订单及物料编码
4、当月不能确定单价的物料,下月及时维护应付单价格
物料需求计划
手工编制物料需求,需要向仓库、采购、生产等部门询问物料情况,最后的采购往往比实际需求大
ERP提供简单灵活的自定义计算条件,根据时间、库存、预计入库和出库等数据,计划人员可收集到精确的数据,而且效率更高
采购入库
采购--收料--入库--退料没有形成关联
规范了物料的采购入库流程,规范了暂估入库的流程,采购物资及时入库、及时估价后,反映了供应公司的真实存货物资和存货资金占用情况
3、用户教育培训,为企业建立人才梯队
系统上线后,除一线操作人员,绝大多数工作人员都从繁重的数据录入、报表整理工作中解放出来。可在部门内部做只是分享,培养可胜任多岗位工作的储备人才,建立人才梯队。
4、管理稽核及效能提升
ERP的应用,很大程度上将用户从单纯的录单工作中解放出来。尤其是财务人员,可抽出更多的时间用于稽核数据流转的准确性、及时性。分析企业管理提升点,改善企业管理,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
能明确各供应商的往来情况,并区分暂估情况
销售(采购)订单执行跟踪
销售员很难追踪订单生产、入库、发货状况,仓库手工一般在第二天更新生产入库、发货数据,导致销售员很难和客户沟通订单进度
可随时查看销售订单全程跟踪,查看采购、生产、发货及其合计数量
物料替代
没有建立替代关系,以及替代料件的物料需求计算
在BOM中建立替代关系,根据MRP运算,自动考虑替代需求
新增
16
品质管理
保质期管理
所有物料增加保质期管理‘
新增
17
来料检验
检验不合格并退料批次不计入应付,不需要和供应商对账 ,
新增
18
不良品处理单
允许对检验不合格的物料启用特采、挑选等处理,并记录依据,
新增
19
产品入库检验
追溯产线合格率,
新增
20
生产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
根据订单或者预测单自动计算需要生产采购的料件
2
BOM
BOM准确率大概在90%左右,剩余的错误需要研发、仓库、生产一起发现并及时沟通解决,BOM准确才能为成本核算提供依据,
1、生产部精准损耗率、用量并反馈开发
2、仓库对发现的BOM规格窜料要及时通知开发纠正
3、开发仔细核对物料替代、是否发料等设置的准确性
3
仓库管理
生产领料、退料不及时
首先保证入库单据日清日结,在库存准确的情况下,尽快实现领料、退料的日清日结
其他操作
详见采购、销售、生产模块操作手册
完善
12
采购管理
采购价目表
执行采购核价管理,按核价单生成采购单件。随着应用的深入,采购单价错误率大大减少。
完善
13
订单管理
完善老系统订单格式; 允许预付款
完善
14
订单变更
可以对数量、交货日期、采购价格进行变更,
新增
15
价格管理
提供当月不能确定单价的采购订单下月进行应付维护,并反写入库成本,
应付对账滞后
仓库、资材、财务完善应付对账规则,以便快速核对
11
计划管理
物料需求计划已经开始正式执行,但是数据还不够精确
1、仓库尽快做到单据日清日结,呆滞品调拨到对应呆滞仓
2、精准安全库存、损耗、用量等基础数据
12
存货核算
成本计算在每月结账的时候才去使用
1、财务每天进行一次成本计算
2、查看合法性检查报告,对于报错和警告提醒,通知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6
仓库盘点准确率有待提高,盘点时间尽量和实物盘点同步
每月最后一天实物和账务一起盘点
1、每月最后一天尽量不收料,缺失需要的,算到下月第一天
2、系统盘点前,保证所有出入库已经在系统生成(除生产个别确实需要在第二天入库的)
7
存在生产汇报、入库、领料窜单
1、产线和数据统计人员需要严格区分成品的订单归属
2、仓库发料制单人员和严格核对发料和订单的归属
新增
2
BOM管理
建立产品BOM档案管理;允许同一物料存在多个版本,
新增
3
销售管理
预付款管理
提供使用客户预付款管理;
新增
4
客户料号
建立公司物料代码和客户料号对应关系,允许一对多、多对一方式,
完善
5
订单管理
所有订单纳入系统管理,
遵循订单出货,完善的订单追踪及相关数据查询;
完善
6
发货通知
市场部根据当天需要发货的明细在系统中通知仓库
2、
核心应用模块:采购管理、库存管理、销售管理、质量管理、应收系统、应付系统、出纳管理、固定资产、总账及成本管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