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九章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修改)

第九章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修改)


2、抗体的基本结构
两条重链(H链) 4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分子量约50~70kD 二硫键(-S· S-) 两条轻链(H链) 220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约22.5kD。
根据重链的氨基酸顺序同源程度的差异,可将Ig分为类和亚 类。人的免疫球蛋白共5类:IgG 、IgA 、Ig M、IgD和IgE
2、抗体的基本结构
1、抗体的性质
(3)由不同细胞克隆产生的抗体具有不均一性和结构的 多样性。
例如将血清电泳时,免疫球蛋白主要分布于γ 球蛋白区,因而曾称抗体 为γ 球蛋白,也有少量延伸到β 区和α 2区。
抗体作为一种球蛋白,对异种动物又是很好抗原。因此,抗体 即是抗体,又是抗原。利用此种特性可以制备抗免疫球蛋白 抗体(或称抗抗体),用于荧光抗体技术中(间接法)。
4、人工制备抗体
(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 原理: 淋巴细胞增殖分化的浆细胞 (来自脾脏,有抗原特异性,能产生抗体,但短寿) 骨髓瘤细胞 (无抗原特异性,但长寿,能在体外无限繁殖)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细胞融合, 获得既能在体外培养又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特点:纯度高、特异性强、效价高、无或少血清交叉反应, 制备成本低等特性。 已广泛用作临床诊断试剂或生化治疗剂。
类型:环状法、絮状法和琼脂扩散法(单向和双向)。
三、主要抗原抗体反应
图7-5 琼脂双向扩散的几种不同方式结果示意图
3、免疫电泳 将琼脂扩散和电泳技术相结合的血清学检验方法。 特点:特异性强、很高的灵敏性和分辨力。 用途:分析抗原或抗体纯度。 类型:对流免疫电泳、火箭电泳、双向免疫电泳、琼脂免疫 电泳。 (1)对流免疫电泳 这是一种将双向扩散与电泳技术结合而成的方法。 原理:抗原与抗体分别置于凝胶板电场负、正极附近的小孔 中,通电后,抗原向正极移动,而抗体则向负极移动 ,结果在两孔间合适的抗原、抗体浓度处会形成一条 沉淀线。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和甲种胎儿蛋白(AFP)等的检测。
(2)细菌抗原
2、抗原的种类
(2)细菌抗原
①菌体抗原 (O抗原) 在细胞壁上,主要抗原。主要成分为脂多糖。根据O抗原的 组成不同进行分群。 O抗原耐热,121℃,2h不被破坏。 如沙门氏菌属的O抗原不同分成67个血清群。 ②鞭毛抗原(H抗原) 在鞭毛中,由蛋白质组成,具有不同的种和型特异性,可作 菌型鉴别。 H抗原不耐热,56~80℃,30~40min即被破坏。 在制备O抗原时常用煮沸法消除H抗原。
(二)、抗 体
1、抗体的性质 (1)免疫球蛋白是一种糖蛋白,具有蛋白质的通性。 凡能破坏球蛋白的各种理化因素均能使之灭活;能被多 种蛋白水解酶裂解;可以在乙醇、三氯醋酸或中性盐类 中沉淀,生产上常用50%饱和硫酸铵或硫酸钠从免疫血 清中提取抗体球蛋白。
(2)在体外 (试管内),抗体可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 合并出现可见反应; 在体内,与其他防御机能协同作用下杀灭病原菌,起 到抗感染作用。 但某些抗体在机体内与相应的抗原相遇时,能引起变态反应。 如青霉素过敏等。
包括两个基本内容: (1)免疫原性:抗原刺激有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 应的能力; (2)反应原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或体外发生 特异性结合反应的能力; 抗原性:免疫原性和反应原性的统称。
(一)、抗 原
1、抗原的基本性质 (1)异物性 (2)大分子量 (3)特异性 抗原刺激机体后只能产生相应的抗体并能与之结合。 特异性是由抗原表面的抗原决定基(簇) 决定的。 抗原决定基(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 本结构或具有化学活性的基团。 抗原决定基是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4)化学结构复杂 免疫原性的形成还要求蛋白质分子的化学结构复杂。极性基 团愈多或含支链氨基酸愈多,以及带芳香族氨基酸多的蛋白 质抗原性愈强。
CDR区 识别抗原 N端 重链 可变区
轻链 构架区 恒定区
键间二硫键
C端
2、抗体的基本结构
3、抗体的种类
(1)根据抗体获得方式分类 ①免疫抗体 动物患传染病后或经人工注射疫苗后产生 ②天然抗体 动物先天就有的抗体,可以遗传给后代 机体对自身组织成分产生的抗体 ③自身抗体 (2)根据抗体作用对象分类 ①抗菌性抗体 细菌或内毒素刺激机体所产生的抗体
2、抗原的种类
按抗原性的完整与否及其在机体内刺激抗体产生的特点, 可分为完全抗原和不完全抗原。 (1)完全抗原与不完全抗原 ①完全抗原 既有免疫原性又有反应原性。即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 与产生的抗体在体内或体外(试管内)发生反应的抗原。 如细菌、病毒、外毒素、血清白蛋白、花粉蛋白、 ②不完全抗原(半抗原) 只有反应原性而没有免疫原性。即不能单独刺激机体产生 抗体,若与蛋白质或胶体颗粒结合,形成大分子复合物成 为完全抗原,则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 如各种低分子量的药物、脂类和多糖等都属于不完全抗原。
三、主要抗原抗体反应
(二)、沉淀反应 定义: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适量电解质存在条 件下,形成肉眼可见的沉淀物。(沉淀原,沉淀素)
凝集反应与沉淀反应的区别: 凝集反应的抗原是颗粒性抗原,总表面积小,做抗体稀释。 沉淀反应的抗原是可溶性的胶体溶液,单位面积抗原多,需 抗体量多,抗原稀释。 以抗原的稀释度作为沉淀反应的效价。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特点
1.特异性与交叉性 特异性:一种抗原只能与它相应的抗体结合。 交叉性:两种不同的抗原分子上有相同的抗原表位,或抗原、 抗体间构型部分相同,就可出现交叉反应。 2.可逆性 抗体与抗原的结合是分子表面的一种物理结合即非共价键的结 合,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解离。分开后,二者的性质不变。 3.定比性 抗原物质是多价的;抗体是双价的。 抗原抗体的结合是抗原—抗体—抗原—抗体这样顺次结合,只有 当两者比例合适时,聚集成较大的复合物才能出现可见反应。
(二)、抗 体(antibody,Ab)
定义:抗原刺激有机体(人或动物)所产生的具有特异性的免疫 球蛋白。 抗体是由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糖 蛋白,能与相应抗原表位结合,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免疫分 子。
在血清和组织液中,占全部机体血清的 分泌型(secreted Ig,sIg): 20%~25%。具有抗体的各种免疫功能 膜型(membrane Ig,mlg):是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 含有免疫球蛋白的血清,称为免疫血清或抗血清。
4、人工制备抗体
(3)基因工程抗体(重组抗体) 在基因水平上对Ig分子进行切割、拼接或修饰,重新组装成的 新型抗体分子。。
特点:保留天然抗体的特异性和主要生物学活性,去除或减少 了无关结构,并可赋予抗体分子以新的生物学活性。 迄今已成功构建多种基因工程抗体,如人-鼠嵌合抗体、人源化 抗体、单链抗体(ScFv)、双特异性抗体(BsAb)及噬菌体抗体等。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特点
3.定比性
每一个Y字形的Ig单 体分子能结合2个抗 原表位,称之为两 价; 分泌型IgA为4 价;五聚体IgM理论 上为10价,但由于 立体构型 的空间阻 位,一般只能结合5 个抗原表位。
图7-4 沉淀反应的曲线
抗原抗体反应的一般特点
4.阶段性 第一阶段:发生特异性反应,特点是反应快,不被肉眼所见。 第二阶段:可见阶段,是非特异性的。反应较慢,受到电解 质、pH值和温度的影响。 5.敏感性 高度的敏感性,用于定性,还可用于定量和定位。
免疫学几个基本概念
1.免疫和免疫学
病原微生物感染
机体对抗 免疫
传统的免疫概念:机体抵抗病原微生物的能力,即抗传染免疫 免疫(immunity):是人和动物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 其作用是“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持机 体生理的平衡和稳定。 免疫学:研究机体自我识别和对抗原性异物排斥反应 的一门科学。
第四节 免疫学方法及其应用
一. 抗原与抗体反应的一般规律
抗原抗体反应: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在体内或体外所发生的 特异性结合反应。
体内反应:介导吞噬、溶菌、杀菌、中和毒素等作用; 体外反应:根据抗原的物理性状、抗体的类型及参与反应的 介质不同,可出现凝集反应、沉淀反应、补体结 合反应及中和反应等各种不同的反应类型。 因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在抗原或抗体的检测中多用血清作 试验,故体外抗原抗体反应亦称为血清学反应。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1.电解质 2.温度 3.pH值 0.85%的NaCl生理盐水 37℃水浴 多数血清学反应的适宜pH值为6~8
4.杂质异物
二、抗原、抗体间的主要反应
1、凝集反应 2、沉淀反应 3、免疫电泳 4、补体结合实验
三、主要抗原抗体反应
(一)、凝集反应 定义:颗粒性抗原与相应的抗体在有电解质合适条件下反应 并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团现象。(凝集原,凝集素) 一般稀释抗体(抗血清),使其与抗原有一合适比例。 1 直接凝集反应 ①玻片法 定性试验。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用途:鉴定菌种,菌种分型,测定ABO血型等。 ②试管法 定量试验。用已知抗原测定血清中抗体有无及相对含量 发生明显凝集现象的最高血清稀释度(抗体效价,滴度 ),以表示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 用途:测定患传染病的人或家畜血清中的抗体,诊断
4、人工制备抗体
单克隆抗体制备示意图
4、人工制备抗体
(2)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McAb) 应用:已广泛用作临床诊断试剂或生化治疗剂。 ①对微生物病原体的鉴定。 ②特异性抗原或肿瘤相关蛋白质的检测和鉴定。 ③疾病的被动免疫治疗和生物导向药物的制备。 ④检测血液中的药物含量。 ⑤分离某些昂贵的生物活性物质。
②抗毒性抗体 细菌外毒素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 ③抗病毒性抗体 病毒刺激机体而产生的抗体,阻止病毒侵害
④过敏性抗体 异种动物血清进入机体后所产生的使动物发生过敏
反应的抗体
4、人工制备抗体
(1)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PoAb) 定义: 将抗原免疫动物,刺激动物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 的抗体,是针对多种抗原决定基的混合抗体。 特点: 来源广泛、制备容易,但不易大量制备; 特异性不高,常出现交叉反应; 评价:应用受到限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