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文件依据ISO9001:2000编写(A/0版)2007-02-05批准 2007-02-05实施目录1. CEE/QP-01--A/0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 (04)2. CEE/QP-02-A/0 记录管理程序 (10)3. CEE/QP-03-A/0 管理评审程序 (12)4. CEE/QP-04-A/0 人力资源管理程序 (16)5. CEE/QP-05-A/0 合同评审程序 (19)6. CEE/QP-06--A/0 服务管理程序 (22)7. CEE/QP-07-A/0 客户投诉管理程序 (24)8. CEE/QP-08-A/0. 产品设计和开发管理程序 (26)9. CEE/QP-09-A/0 采购管理程序 (29)10.CEE/QP-10-A/0 产品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32)11.CEE/QP-11-A/0 产品总装配过程控制程序 (35)12.CEE/QP-12-A/0 环保设备监测系统市場工作程序 (39)13. CEE/QP-13-A/0 标识和可追溯性管理程序 (41)14.CEE/QP-14-A/0 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程序 (43)15.CEE/QP-15-A/0 客户满意度管理程序 (45)16. CEE/QP-16-A/0 内部质量审核程序 (47)17.CEE/QP-17-A/0 不合格品管理程序 (49)18.CEE/QP-18-A/0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52)19. CEE/QP-19-A/0 数据分析管理程序 (54)20.CEE/QP-20-A/0 质量改进管理程序 (56)文件发放清单CEE/QP-01-A/0 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文件的起草、审核、批准、发布与更改的职责和程序,以保证各个使用文件的场所都能使用相应的文件的有效版本,并能及时收回失效或作废的文件。
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本公司对质量体系有关的文件的控制,包括书面文件和电子媒体文件以及适当的外来文件。
3.职责3.1营运总监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的批准。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批准《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和审核《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3.3 各部门负责人负责分管其归口部门工作文件的审批。
3.4 文件编写小组负责组织编写《质量管理体系手册》、各部门编制相关条款的《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及工作文件。
3.5 办公室负责管理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获得的文件、资料及参加外部会议者获得并上交的文件资料的管理,包括:收集、登记、分类、填制《文件发放记录表》,并送交公司领导或员工。
负责文件的发放、归档管理工作。
负责搜集、管理最新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地方法规政策文件。
4. 运行程序4.1文件的分类4.1.1第一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手册。
4.1.2第二级文件: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4.1.3第三级文件:管理标准(如规章制度);工作标准(如岗位任何要求);作业指导书等。
4.1.4第四级文件:表格。
4.2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文件发布前应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适宜的,每年在内审前还应对文件的符合性进行评审。
文本文件审批应填写《文件会签审批表》,文件的编制、审核和批准权限如4.3文件标识4.3.1文件的编号(所有文件由办公室统一配给)质量手册公司名称代号/QM-01-版次。
如:CCE/QM-01-A/0 表示公司颁布的质量手册A版第0次修订。
程序文件公司名称代号/QP-序号-版次号。
如:CCE/QP-01-A/0表示《文件控制程序》。
作业文件(管理)公司名称代号/QW-序号-版次号。
如:CCE/QW-01-A/0表示《进货检验规程》。
表格:公司名称代号/QR-记录序号如:CCE/QR-01-A/0 表示。
4.5.5版次号版本号顺序为A、B、C……递增,根据版本更换情况而变化。
修订号顺序为0、1、2……递增,根据该文件(页)的修订次数而变化。
4.4文件的发放4.4.1经审批后的文件,交由办公室登记《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并保留文件原件(文本和电子版本);需要进行分发时,填写《文件发放范围审批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由办公室发放的文件为副本,文件领用人必须签收。
4.4.2由办公室填写《文件发放范围审批表》,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再由办公室发放相关人员,并做好《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4.5文件的更改4.5.1本公司的员工均可提出对文件更改的意见。
4.5.2质量管理体系手册由办公室组织更改,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经管理者代表审核,上报营运总监批准后更改。
由办公室按换页的方式进行发放并回收更改页,保留《文件更改申请表》及更改前后的文件。
4.5.3其它文件的更改由各相应部门填写《文件更改申请表》,经原审核人审核(若原审核人发生变更,应由获得审核权的人履行审核职责),经管理者代表审批。
由办公室按换页的方式进行发放并回收更改页,保留《文件更改申请表》及更改前后的文件。
4.5.4电子媒体文件应保持与现行文本文件一致。
本公司以现行文本文件为有效版本,电子媒体应进行加密处理指定授权部门和人员使用。
4.6作废文件的回收和处理4.6.1所有失效或作废文件由办公室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出,应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并在文件封面加盖“作废文件”标识印章,确保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
4.6.2因为某种原因需保留作废文件,应在文件封面加盖“留档存查”标识进行。
4.6.3要销毁作废文件,由办公室填写《作废文件和记录处理申请表》报管理者代表审批后实施。
并由管理者代表指定监销人,销毁人在监销人的监视下进行销毁(焚烧或破碎)。
4.7文件的受控与非受控4.7.1受控文件是指质量管理体系运行中要执行的文件。
4.7.2非受控文件是指顾客需要的质量手册不需要更改和后续跟踪的文件。
4.7.3 受控文件包括:《质量管理体系手册》、《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第三层次文件、第四层文件记录、外来文件(部分)等。
4.7.4受控文件在其封面加盖“受控文件”印章,提供给顾客或其他需要者使用的文件属非受控文件,本公司不负责更新。
4.7.5持有人应妥善保管文件。
受控文件如遗失或损失,须及时向办公室报告,由办公室报管理者代表进行重新发放和其他决定。
4.8地方、行业、国家、国际法规政策文件的管理4.8.1各部门负责与各类法规政策文件认可发行机构联系有关最新版本的信息,保证能获得最新版本。
4.8.2获得最新版本的部门将标准文本及相关信息交办公室,办公室核实后发放新版本,并在发放新版本的同时及时回收旧版本。
4.9外来文件4.9.1外来文件包括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发送到我公司(含各部门)以及通过外部会议等途径获得的文件。
4.9.2通过信函、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获得的文件、资料,由办公室统一收集、登记、分类、填制《外来文件接收记录表》送交公司营运总监/总经理批阅。
4.9.3通过外部会议等途径获得的文件、资料由参会者交至办公室,然后按本程序4.9.2执行。
4.9.4办公室将批阅后的文件、资料送执行部门办理,并填写《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
4.10文件的归档各归口部门需归档的文件应于每年年底之前送办公室档案资料室归档。
书面文件由本部门负责提供,电子媒体的文件资料由电脑、网络管理人员提供。
4.11文件和记录借阅4.11.1本公司内部借阅填写《内部借阅记录表》即可办理借阅,借阅的文件及记录不得私自复印或带出本公司办公室区域。
4.11.2外部借阅应填写《文件或记录借阅单》,交主管部门审核,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方可借阅。
4.11.3作为质量记录的文件应执行《记录管理程序》5相关文件CCE/QP-02-A/0:《记录管理程序》6.质量记录文件会签审批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清单文件发放范围审批表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文件更改申请表外来文件接收记录表内部借阅记录表文件或记录借阅单作废文件和记录处理申请表CEE/QP-02-A/0质量记录管理程序1.目的确保按标准要求和文件规定进行质量记录,以证实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证实质量体系有效运行,并为质量不断提高提供历史性数据资料。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所的相关的记录。
(记录可以呈任何媒体形式,如硬拷贝或电子媒体。
)3.职责办公室负责,相关部门协助和配合。
4.运行程序建立质量记录的控制程序实施控制。
4.1标识、收集、编目、查阅、归档、贮存、保管和处理。
a)标识根据质量记录产生特征等分门别类并以代码标识;b)收集质量记录按权限规定收集;c)编目建立质量记录清单,质量记录应有编号;d)归档按类别等级归档,形成质量记录归档网络;e)查阅质量记录以内感既便于查阅使用又不致混乱、丢失和损坏;f)贮存贮存于适宜场所,防止自然和人为破损;g)保管便于检索并规定适当的保管期限,到期及时处理;h)处理过期的记录应归档贮存或经授权人批准处理。
4..2质量记录要清晰,填写完整,防止模糊不清造成误解。
4..3顾客或其代表要求时,可提供给顾客或其代表查阅,第三方认证审核时,积极配合,出示要求的记录。
4..4任何适宜的形式均可作为记录的媒体。
4..5来自供方的质量记录应予以相应归类和保管。
4..6质量记录不更改,但允许更正。
如因笔误或计算错误需要修改原数据内容时,应采用单杠线“—”划去原数据内容,在其上方写上更改后的数据内容,更改的内容应有填制人签名及更改日期以示负责。
5.相关文件CCE/QP-01-A/0:《文件和资料控制程序》6.质量记录质量记录清单CCE/QP-03-A/0管理评审程序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管理者对本公司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审的职责、内容和方法,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满足GB/T19001 idt ISO9001:2000标准的要求,以实现本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
2.适用范围本适序适用于管理者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
3.职责3.1营运总监批准《管理评审计划》,主持评审会议,确定决议事项,批准《管理评审报告》。
3.2管理者代表组织管理评审,负责向营运总监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情况和内审情况,负责《管理评审计划》的落实及组织协调工作,并审核《管理评审报告》。
3.3各部门主管领导负责提供管理评审资料,执行管理评审决议。
3.4办公室负责做好管理评审会议记录,依据会议记录编制《管理评审报告》,跟踪决议事项,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
4.运行程序4.1评审输入管理评审会议召开前,由管理者代表制定管理评审计划,下发参与人员,计划中要求有关人员准备资料作为管理评审输入,内容可包括:内、外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结果;项目(顾客)回访情况以及情况报告,顾客反馈的意见和建议;过程的业绩和服务的符合性,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的实施阶段性检查情况,阶段性服务项目质量表现,评价质量方针、目标的适宜性和有效性;纠正措施、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验证情况;上次管理评审提出的存在问题情况的跟踪评价;可能影响质量管理体系的变化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