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水墨画教案【篇一:美术水墨教案】《美术》第一册《水墨游戏(一)》教案教材分析:水墨画作为我国的传统艺术,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本课是小学第一次接触水墨画,所以本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接触水墨画的工具,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掌握水墨工具的性能,初步尝试用笔、用水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因为面临的对象是一年级的小朋友,所以本课是以游戏的方式呈现,主要内容是用笔和用墨两个方面,以及文房四宝和中国画的相关基础知识,在用笔这方面又分直线运笔、侧锋、滚笔和点笔等多个层次,力争从简到繁,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为了让学生更好、有序地进行游戏,根据本课使用的相关材料和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的知识,我分别把四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进行组织和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体验中国画的绘画特点和工具的使用。
2.通过尝试练习,体验中国画用笔和用水的特性。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中国画的工具和尝试水墨的特性。
教学难点:毛笔、水份的控制。
教学准备:教具:毛笔、墨汁、宣纸及其他各种纸影视文件、脸盆、范画等。
学具:毛笔墨汁等。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小朋友都喜欢玩游戏,老师也喜欢玩游戏,今天这节课就是游戏课,今天的游戏不光是你、我,老师还带来了几个新朋友——毛笔、墨水、宣纸、水,这些朋友虽然不会说话,但都很有本领,大家在游戏中要仔细观察并记住它们的本领。
老师一一介绍墨水、毛笔、碟子、宣纸等材料。
游戏有游戏的规则,为了看看那个组在游戏中最遵守游戏的规则,老师把我们四个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老师将表扬好的组。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以游戏的方式,贴近低年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中要仔细观察并记住它们的本领”,提出学习内容,让学生带着目的学习。
为了让学生更好、有序地进行游戏,根据本课使用的相关材料和中国传统文房四宝的知识,我分别把四组分成云纸组、香墨组、清水组、神笔组进行组织和教学)师生探究:1、老师示范蘸墨技巧。
取出毛笔,轻轻放入墨水中,取出、再在碟子边添一添,画不同的线,让学生观察画出的线有哪些变化?(粗细、干湿的变化)教师示范,试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毛笔先竖直了画,画出的线很细,用力按下去,毛笔接触纸面面积变大,所以就变粗;毛笔越画笔里含的墨越来越少,所以就越来越干)学生练习。
2、毛笔除了可以竖直了画线外,还可以斜着画、滚着画、点着画……教师示范不同运笔,学生练习。
(设计意图:给学生更多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究,观察老师的示范,将新授的内容在自主探究的过程得以体现,从蘸墨——添笔——画线——再蘸墨——侧着、点着、滚着、逆着画,有简单的直线到“斜着画、滚着画、点着画……”尝试不同运笔,这也是本课的重要内容,有简到繁,层层递进。
)3、出示图片:学生观察,与我们刚才画的图片有什么不同?墨的颜色有深浅的变化,那么这种变化又是这样出来的呢?(加水)4、教师示范:在毛笔中加水、再加水画线、画点……甚至可以在原来不同墨色上重复着画,一层又一层,学生练习,感受水墨变化。
(设计意图:在单色用笔的基础上,学习加水后的用笔变化,拓宽和丰富内容,有层次、有变化,把专业的中国画用笔、用墨、用水、积墨、破墨等的知识分解开来,让学生容易接受,进一步感受水墨画的神奇)5、教师试问:刚才我们了解了毛笔、墨水、水的本领,你觉得宣纸有什么本领?柔软、吸水……(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是对毛笔、墨水、水、宣纸功能的总结,让学生归纳、总结,既是本课内容的小结,又是导入环节的呼应。
始终让学生处于自主、主导的地位)6、学生练习:运用不同的方法,充分发挥宣纸、毛笔、墨水、水的本领,分小组自由练习,看看谁最有创意。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被调动起来,前面是老师引导学生练习,而这一环节是让学生自己放手创作,学生的练习,是对这课内容的小结,又是创作激情和情感的迸发)7、宣纸、毛笔、墨水、水的本领很大,其中笔墨纸砚是传统水墨画的文房四宝。
(设计意图:有了前面的练习、总结铺垫,自然引出文房四宝的知识,新鲜而不突兀,容易接受,符合低年级学生特点)8、今天的游戏结束,谁来给今天的游戏取个名字?——水墨游戏。
谁能用学过的拼音把这四字写出来。
学生写过后,老师用汉字楷书揭示课题。
并小结:水墨不仅可以画画,还可以用来写字,这是中国传统艺术中的书法。
(设计意图:给游戏取名字,进一步提高学生积极性,也是本课知识的回顾和总结,先先让学生尝试用拼音写课题,老师再示范书写,既新鲜又能自然引出书法的内容,层层铺垫,引起学生极大兴趣)9、欣赏水墨作品,水墨不仅可以画线,还可以进行造型。
鼓励学生课后尝试。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的内容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教学的重要环节,既要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的情况,又重视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等方面的评价,激励学生,发现和挖掘学生的潜能。
)教学反思:本课是以游戏的方式,将传统的水墨技巧情趣化,让学生在游戏中初步接触水墨画的工具,初步感悟水墨的特性,本课的设计主旨接近儿童的审美特征和心理特征,通过听一听、看一看、试一试、玩一玩,掌握水墨工具的特性,初步尝试用笔、用水的技巧,从而培养学生对水墨艺术的兴趣。
注重兴趣的培养,情趣的形成,让学生在快乐和自由的活动中自由表达和体验。
特别是给课题取名字、师生分别用拼音和汉字书写课题,符合、贴近一年级学生的实际,学生兴趣高涨,把书本知识进行很好延伸和拓展,效果很好。
所有的知识、体验都让学生自己发现和完成,让学生形成浓厚的水墨新趣,大胆表达,在活动中体现出愉悦的情境,让学生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到自己的成功。
8【篇二:幼儿园水墨画】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初探[摘要]搞好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应从培养幼儿兴趣与技能训练相结合。
作为总体日标,要注意科学选材,在实施过程中采取适合幼儿的教学形式;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借鉴他人的好方会,并认真总结积累经验几个方面进。
[关键词]幼儿园水墨画教学初探中国水墨画,是我们一种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民族艺术,在幼儿园开展水墨画教学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画具有简练、概括的特色,用毛笔蘸墨画画,可大可小,可粗可细,可干可湿,挥洒自如,变化天穷,痛快淋漓,很适合幼儿作画大胆,构思夸张的特点。
多年来,我园的水墨画教学不够完善,由于受到科技理性的影响,长期存在着以下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重技能训练,轻兴趣艺术想象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
教学目标和内容计划都是围绕如何让孩子学会画,怎样才能画得象。
用支解、抽离情境的方法传授艺术知识技能,忽视幼儿对艺术的整体感受、欣赏和理解。
教学方法以摹仿为主,枯燥单一。
二是教学面窄,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以前的教学主要针对大班幼儿(五岁左右),而不是从小班开始,有步骤、按阶段、系统地制定一套完整的整体计划。
内容设置也较随意。
这种教学形式已经不能适当前幼教发展的需要。
指导思想也与新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艺术的目标定位不符。
因此,在幼儿园如何科学地开展水墨画教学这一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
近两年我把幼儿水墨画教学作为一个课题来研究。
通过努力取得了一些成效。
如何搞好幼儿水墨画教学呢?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已们拙见。
一、制定科学的教学目标是关键对3-6岁幼儿进行水墨画教学,首先教育者主观要明确,我要让孩子得到什么?因些目标定位是关键。
我的指导思想(总目标)是:培养幼儿学习水墨画的兴趣;学习绘画的技能。
通过学习丰富他们的感性经验,激发他们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11家11儿童以往的教学倾向于让学生被动地学到知识技能。
老师常常在黑板上画个例,要求幼儿照葫芦画瓢,稍有出格,便加以制止和批评,过分强调知识技能的掌握,如线条画的不直、圆圈画的不圆……。
这种艺术教育的后果是幼儿艺术感受能力下降,直觉、整体的审美方式遭到破坏,审美结验极度缺乏。
同时在象不象钵标尺下,幼儿伽艺术想像力和创造力也泯灭了。
在目标定位上体现了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新取向。
这种定位使幼儿真正喜欢艺术教育,可以真正地使幼儿艺术能力得到发展,提高其审美惑受,对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有独特价值。
幼儿园艺术教育的落脚点不同于专业的艺术教育,它不以幼儿掌握扎实的艺术技能好目标,而是希望幼儿在自由、宽松的艺术活动过程中学会用艺术表达自已的思想和情感。
注重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并不代表培养幼儿的技能就不重要。
正如没有一定的技能也就无法用画笔来表达心中的感受一样。
正如没有一定的技能也就无法用画笔芽表达心中的感受一样。
我国著名的现代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得非常好:“从前的艺术教育太注重技巧,现在的艺术教育是注重儿童的个性,儿童的创作。
但艺术的技能究竟要不要教,这是一个很重大的问题。
儿童若是没有相当的技能,断画不出很好的作品。
艺术是一定要教的,不然让幼儿自已去瞎摸,就是摸了一辈子,顶多不过象初民时代的作品罢了。
”培养幼儿对水墨画的兴趣私教他们学习绘画技能这两者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
两者相互渗透,可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明确了兴趣和技能的关系,就能确定一个科学的总体目标。
如同一列火车有了明确的目的地。
随后的学期目标是紧紧围绕着总目标而制定的;每个月目标又是围绕学期目标进行的;而每同的目标又是月目标的展开;最后每买的目标落到了每节课程的具体实施上,形成了一个体系。
二、选择合理系统的教学内容是重点在选择教学内容的时候,我认为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考虑。
主观上教育者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客观上还要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规律。
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我充分地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
幼儿的思维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直观到抽象逐步发展的,经历了从直觉行动思维--具体形象思维- -表象思维到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四个发展阶段。
每个年龄段的教学内容都要遵循这一规律。
例如小班孩子(3-4岁),认识事物比较直观,思维也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主,他们表现事物不完整,往往表现的是事物中印象最深刻的某一部分。
针对这一特点,给小班幼儿选择的内容多以生活中常的可用图形来高度夸张和概括的事物为主。
例如 (气球)、 (花)、 (伞)、 (猫)等。
这一阶段的教学重点主要扳在兴趣培养上。
内容的量也不宜多和杂。
开始时可先让他们练习棉签画和手指画,以便熟悉水、墨、色等工具,逐渐过渡到用毛笔作画.中班幼儿(4-5岁)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观察事物的能力也有了明显的提高,能在成人启发指导下找出事物的特征和规律。
如教他们画小猫,让他们知道猫的特征:有头、耳、尾、四条腿等,接着再教他们画小狗,这时可引导他们观察比较狗和猫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同法亦可教画小兔小羊等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