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第七章构建分析模型
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第七章构建分析模型
• 7.4 面向对象的分析
面向对象(Object-oriented, OO):
➢ 在客户和软件工程师之间必须对基本的用户需求进行交流。 ➢ 确定类(定义属性、方法) ➢ 定义类的层次结构 ➢ 表现对象之间的关系 ➢ 为对象行为建模 ➢ 重复上述步骤,直至建模完成
出之初,往往是模糊的。设计 者可以根据这些需求编写一个具体的实际例子— 用例或场景。
7.5.1 编写用例
往往用文字描述一个实际的例子。
• 7.5.2 开发活动图 用图形来形象表示用例,类似于流程图 • 7.5.3 泳道图 活动图的一种有用的变形。
• 7.6 面向流的建模
属于数据建模。 有数据流,控制流。
• 7.7 基于类的建模
属于面向对象分析。
识别分析类:哪些东西归为一类。 描述属性:类的特征。 定义操作:如何作用于类,一个类怎样影响其它类。 分析包:将有共同特征的类归为一大类。
再见
• 7.1.3 域分析
不同领域的要求和工作千差万别,软件实现起来各不相同。 但是,往往还是能在其间找到一些共同的东西。在同一领域 内的不同任务之间也能找到若干共同点。
域分析的目标:查找这些共同点,创造能复用的东西。
• 7.2 分析建模的方法
结构化分析:着重考虑数据和处理。 面向对象:对各种对象加以研究,包括其对 应的数据和处理。
• 7.3 数据建模概念
数据对象:需要被软件处理的各种信息。 数据对象指包含这些信息的各式各样的物件。 数据属性定义了数据对象的性质。 如“汽车”是一数据对象,它的数据属性可能包括品牌、颜
色、大小等等。
各数据对象之间有各种关系。
数据建模的基本要素:数据对象、数据属性,对象之间的关 系。
基数的概念:关于一个对象的出现次数可以与另一个对象的 出现次数相关联的规格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