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8首古诗词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含答案)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8首古诗词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含答案)
《峨眉山月歌》李白
1、全诗感情: 抒发了诗人离乡江行对友人的思念
之情和对故乡的深深眷恋思念之情。 2、诗中连用五个地名的作用:
诗中连用峨眉山、平羌江、清溪、 渝州五个地名,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 蜀江行旅图,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 境,表达了作者的依依惜别和对友人的 思念之情。
3、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 两词同样是写秋景,但作者表达的思想感 情截然不同。 刘禹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豪放、热情;而马致远却抒发了凄愁。 在 表现手法上,《秋词》是议论兼抒情,而 《天净沙•秋思》却是借景抒情。
• 7.本词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 诗人开阔的视野和豪迈乐观的情怀。
•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一只白鹤冲破秋天的肃杀, 满载诗人的诗情,在云间遨游,将秋日的寂寥一 扫而空。
• (说明:语言要生动、优美。能说出大体意思即 可)
《秋词》 刘禹锡
3.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描 绘了怎样的图景?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表达 了诗人乐观豪迈、锐意进取的人生态度。
心的哀愁。 2.前两句诗歌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营造了边塞的荒凉、凄冷的氛围。 3. 诗歌的前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技巧? 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大漠比作白 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漠 的荒寒和月色的清冷,烘托了人物悲凉的心情, 为下文抒发戍边将士思乡之情作铺垫。
4.结合全诗内容,简要分析作者抒发了怎样的 思想感情?
漂泊、人生落魄之悲;隐喻国运衰微,盛时不 再、社会动乱、民生凋敝的现实。 4.“落花” 的含义: “落花”寓意甚多,既有个人身世之悲,也有 对一个繁华时代落幕的慨叹。 5.后两句的表现手法及思想感情。
借景抒情,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沉沦 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抒 发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 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诗歌写戍边将士听到芦笛声而引起的思乡之 情和满心的哀愁。。 诗歌前两句通过写如雪的大漠和如霜的月色,交 代了环境的凄清与寒苦,为写戍边将士的思乡奠 定了情感基调;后两句则通过写 “芦管”声的 横空而出,立刻引发了戍边将士的乡思之情。 5.前两句描绘了怎样的画面? 在月光的映照下,回乐峰前的沙子像积雪一样洁 白而带有寒意。受降城外月色皎洁、凄冷,如秋 霜那样令人望而生寒。
• 5.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你 认为诗人眼中“秋日胜春朝”的理由是什 么?
• 全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激越向上的人生态度。 原因是在如此秋高气爽的天气,看见黄鹤 直冲云霄,诗人心情豁然开朗,诗情广阔, 于是说“我言秋日胜春朝”。
《秋词》 刘禹锡
• 6.从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两个方面与《天 净沙•秋思》进行比较。
4. 赏析“晴空一鹤排云上”中“排”字的表 达作用。
• “排”,在这里是“排开、推开”的意思, 形象地写出了黄鹤一飞冲天,仿佛冲破白 云阻隔的气势,表现了作者奋发进取的豪 情和豁达乐观的情怀
《秋词》 刘禹锡
• 4.你怎样理解诗中“鹤”的形象?全诗抒 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
• 诗人是以“鹤”自喻,视“鹤”为坚强不 屈的化身,抒发了作者豪迈乐观之情。
《秋词》 刘禹锡
1.“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采用了 什么写法?采用什么表达方式?表明了自己怎样 的观点?
• 运用对比写法;议论的表达方式;将古人的悲秋 和自己的颂秋进行对比,表达了“秋日胜春朝” 的观点,表现了作者乐观豁达的心境。
2.描述“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浮 现出的画面。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岑参
1.这首诗写了重阳节这一中国传统节日,从诗中登高、 送酒等词语可以看出。 2. 全诗感情: 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忧虑,以及对饱 经战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3.“故园菊”有 什么含义? “故园菊”所负载的意义已经突破了单纯的惜花和思 乡,更寄托着对饱受战争困扰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 的渴望。 2、“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 的思想感情?是怎样表现的?
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对自身 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2、“寻常”“几度”各是什么含义? 在诗中有何作用?
寻常:平常。几度:多次。这两个 词语体现了诗人与歌唱家李龟年当年正 值人生盛时,同处权贵之家的经历,表 达了诗人对于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3.“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 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暗喻诗人衰病
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 悬挂山头,有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倒 影在平羌江面上,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 江水前行。 4、“入”“流”的妙处(两个动词写出 了峨眉山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这两个动词描写了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 水流去的情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1、全诗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开元盛世的无限怀念,
部编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8首古诗词 阅读鉴赏题 中考题汇总(背诵 含答案)
• 课外古诗词诵读(一)目录 • 《峨眉山月歌》 李白 •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岑参 • 《夜上受降城闻敌》 李益 • 课外古诗词诵读(二)目录 • 《秋词》 刘禹锡 •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 《潼关》 谭嗣同
作者运用想象手法,描绘了在战场中开放的故园 菊花,表达了对故乡亲人的思念、对国事的忧虑,以 及对饱经战患的人民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
Hale Waihona Puke • 5.这首诗与孟浩然《过故人庄》都有“菊”
这个意象,它们有什么不同?
•
过故人庄 孟浩然
•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 岑诗中的菊花盛开在战火纷飞的家乡,表达 的是诗人思乡的惆帐和忧国忧民的情怀,寄 托着对和平生活的渴望。“怜”是“爱”的 意思,属于直接抒情;
• 孟诗中的菊花开在环境优美、生活富足的农 家小院中,表达了作者对恬静闲适的田园生 活的喜爱之情。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
1.全诗感情: 全诗抒发了戍边将士浓烈的思乡之情和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