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土鸡品种

中国土鸡品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土鸡的消费量在不断增大,养土鸡的场(户)也越来越多。

为了让更多的养殖场(户)了解我国地方鸡品种,特收集、编辑、整理了这份资料,希望大家能喜欢。

需要说明的是,生产性能的指标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的,如果我们改善养殖环境,供给均衡合理的营养,生产性能一定有所提高。

仙居鸡(又名梅林鸡、元宝鸡)产地(或分布):产于浙江仙居县及临近的临海、天台、黄岩等县。

保种方式:保种区和保种场保护(居仙鸡开发总公司)。

数量:2002年存栏205万羽。

主要特征:属蛋用型鸡种。

居仙鸡有黄、黑、白三种羽色。

黑色体型最大,黄羽次之,白羽略小。

目前资源保护场在培育上的目标上,主要是黄羽鸡的选育。

现以黄羽鸡的外貌特简述如下:该品种羽毛紧凑,尾羽高翘,体型健壮结实,单冠直立,喙短,呈棕黄色,胫黄色无毛,部分鸡只颈部有鳞状黑斑,主翼尾红夹黑色,镰羽和尾羽呈黑色,虹彩多呈橘黄色。

成年鸡体重:公1440克,母1250克。

180日龄屠宰率:半净堂,公82.7%,母83.0%;全净堂,公71.0%,母72.2%。

开产日龄150天,年产蛋150~180,蛋重44克,蛋壳以浅褐色为主。

狼山鸡产地(或分布):产于江苏省如东县境内,以马唐、岔河为中心,旁及掘港、拼茶、丰利,另外双甸南、通县石港等地也有分布。

保种方式:保种场保种(如东县狼山鸡场)。

数量:2002年存栏5000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狼山鸡的羽色分为纯黑、黄色和白色三种,其中黑色最多。

该鸡种体型呈U型,头尾高翘,背平,头部短圆,脸部、耳叶及肉垂均呈鲜红色,虹彩以黄色为主,皮肤为白色,喙黑褐色,胫黑色。

成年鸡体重:公2840克,母2283克。

195日龄屠宰率:半净堂,公82.8%,母80.1%;全净堂,公76.9%,母69.4%。

开产日龄208天,年产蛋160~170枚,蛋重59克。

蛋壳呈褐色。

∙∙大骨鸡(又名庄河鸡)产地(或分布):主产辽宁省庄河县,还分布吉林、黑龙江和山东等省。

保种方式:保种区和保种场保种(庄河大骨鸡繁育基地)。

数量:2002年存栏200万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大骨鸡体型魁伟,胸深且广,背宽而长,腿高粗壮,墩实有力,腹部丰满,觅食力强。

公鸡羽毛棕红色,尾羽黑色并带金属光泽;母鸡多呈麻黄色。

头颈粗大,眼睛明亮,单冠,冠、耳叶、肉垂均呈红色。

喙、胫、趾均呈黄色。

成年鸡体重:公2900克,母2300克。

开产日龄213天,年产蛋160枚,蛋重63克,蛋壳呈深褐色。

北京油鸡产地(或分布):主产于北京市郊区。

保种方式:保种场保种(中国农业畜牧所、北京农科院畜牧所)。

数量:2002年存栏6000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其中羽毛呈赤褐色(俗称紫红色)的鸡体型偏小;羽毛呈黄色的鸡体型偏大。

初生雏全身披着淡黄或土黄色绒毛,冠羽、胫羽、髯羽也很明显,体浑圆。

成年鸡的羽毛厚密而蓬松,有冠羽和胫羽,有些个体兼有趾羽。

多数个体的颌下或颊部生有髯须。

冠型为单冠,冠叶小而薄。

在冠叶的前段常形成一个小的“S”状褶曲,冠齿不甚整齐。

虹彩多呈棕褐色,喙和胫呈黄色,少数个体有五趾。

成年体重:公2049克,母1730克。

成年鸡屠宰率:半净堂,公83.5%,母70.7%;全净堂,公76.6%,母64.6%。

性成熟较晚,开产日龄210天,年产蛋110枚,蛋重56克,蛋壳呈褐色,个别呈淡紫色。

∙∙浦东鸡(又称九斤黄)产地(或分布):产于上海市南汇、奉田、川沙县沿海。

保重方式:保种场保种(上海市南汇区浦东鸡良种场)数量:2002年存栏700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公鸡羽毛有黄胸黄背,红胸红背和黑胸黑背三种,主翼羽和副翼羽多呈部分黑色,腹翼羽金黄色或带黑色。

母鸡全身黄色,有深浅之分,羽片端部或边缘有黑色斑点,因而形成了深麻色或浅麻色,主翼羽和副翼羽为黄色,腹翼羽杂有褐色斑点。

公鸡单冠直立,母鸡冠较小,有时冠齿不清。

冠、肉髯、耳叶均呈红色,虹彩黄色或金黄色,喙、胫、趾均为黄色。

有胫毛和趾毛。

成年鸡体重:公3550克,母2840克。

360日龄屠宰率:半净堂,公85.1%,母84.8%;全净堂,公80.1%,母77.3%。

开产日龄208天,年产蛋130枚,蛋重58克,蛋壳为浅褐色。

产地(或分布):产于山东省寿光县。

保种方式:保种场保种(山东省寿光县慈伦种鸡场)。

数量:2002年存栏3000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寿光鸡有大型和中型两种,还有少数小型的。

大型寿光鸡外形雄伟,体驱高大,骨骼粗壮,体型近似方形。

成年鸡全身羽毛黑色,颈背面、前胸、背、鞍、腰、肩、翼羽、镰羽等部位呈深黑色,并有绿色光泽。

其他部位的羽毛略淡,呈黑灰色。

单冠,公鸡冠大而直立,母鸡的冠形有大小之分,喙、胫、趾呈灰黑色,皮肤白色。

大型成鸡体重:公3610克,母3310克;中型成年鸡体重:公2880克,母2340克。

成年鸡屠宰率:大型鸡半净堂,公83.7%,母80.3%,中型鸡半净堂,公83.7%,母77.2%;大型鸡全净堂,公72.3%,母65.6%,中型鸡全净堂,公71.8%,母63.2%。

开产日龄,大型鸡240~270天,中型鸡190~210天。

年产蛋,大型鸡90~100枚,中型鸡120~150枚。

蛋重,大型鸡6 5~75克,中型鸡60~65克。

蛋壳均呈褐色。

产地(或分布):产于浙江省萧山县。

保种方式:中国地方禽种资源基因库保存。

数量:2002年原产地处于濒危状态,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保存300羽母鸡和80羽公鸡。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型较大,外形近似方而浑圆,公鸡羽毛紧凑,头昂尾翘。

单冠红色、直立。

肉垂、耳叶红色,虹彩橙黄色。

全身羽毛有红、黄两种,母鸡全身羽毛以黄色为主,有部分麻栗色。

喙、胫黄色。

成年鸡体公2758克,母1940克。

15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4.7%,母85.6%;全净膛,公76.5%,母66.0%。

开产日龄180天,年产蛋141个,蛋重57克,蛋壳呈褐色。

产地(或分布):产于江苏省张家巷市鹿苑镇。

保种方式:中国地方禽种基因库保存。

数量:2002年原产地处于濒危状态,江苏省家禽科学研究所保存2000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型高大,胸部较深,背部平直。

全身羽毛黄色,紧贴体躯。

颈羽、主翼羽和尾羽有黑色斑纹。

胫、趾黄色,腿裆较宽,无胫羽。

成年鸡体重:公3120克,母2370克,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1.1%,母82.6%;全净膛,公72.6%,母73.0%。

开产日龄180天,蛋重54克,年产蛋145个,蛋壳呈褐色。

固始鸡产地(或分布):原产河南省固始县,分布于河南商城、新县、淮宾等及安徽省的霍邱、金寨等县。

保种方式:保种区和保种场保种(河南三高集团)。

数量:2002年存栏4000万~5000万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型中等,外观清秀灵活,体形细致紧凑,结构匀称,羽毛丰满。

公鸡羽色呈深红色和黄色,母鸡羽色以麻黄色和黄色为主,白、黑很少。

尾型分为佛手状尾和直尾两种,佛手状尾羽向后上方卷曲,悬空飘摇。

成鸡冠型分为单冠与豆冠两种,以单冠居多。

冠直立,冠、肉垂、耳叶和脸均呈红色,虹彩浅栗色。

喙短略弯曲,呈青黄色。

胫呈靛青色,四趾,无胫羽。

皮肤呈暗白色。

成年鸡体重:公2470克,母1780克。

180日龄屠宰率:半净膛,公81.8%,母80.2%;全净膛,公73.9%,母70.7%。

开产日龄205天,年产蛋141个,蛋重51克,蛋壳呈褐色。

边鸡(又称山西右玉鸡)产地(或分布):产于内蒙古和山西接壤的地带,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盟的凉城、和林、丰县、兴和等地及山西省右玉县。

保种方式:保护区保种。

数量:2002年存栏5万只。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型中等,身躯宽深,前胸发达,背平而宽,胫长且粗壮。

冠型以单冠为主,间有少量的草莓冠、豌豆冠与个别的冠羽。

公鸡冠形直立,母鸡冠形较小,有明显的S状弯曲,冠色鲜红。

虹彩呈红色或黑红色,脸、肉垂、耳叶均呈红色,有胫羽,胫多呈黑色。

公鸡的羽色主要分为红黑和黄黑色,个别为黄白和白灰色。

母鸡的羽色有白、灰、黑、浅黄、麻黄、杂色七种类型。

成年鸡体重:公1825克,母1505克。

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79.0%,母73.8%;全净膛,公73.0%,母67.5%。

开产日龄240天,年产蛋100个,蛋重66克,蛋壳深褐色占70%,其余均呈褐色或浅褐色。

(待续)彭县黄鸡产地(或分布):主要产于四川省成都市的彭县,分布于四川平原丘陵地区。

数量:2002年产地处于濒危状态。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型浑圆,体格中等大小。

多数鸡单冠,极少数鸡豆冠。

冠、耳叶红色,虹彩橙黄色,喙白色或浅褐色。

皮肤、胫白色,少数鸡呈黑色,极少数鸡有胫羽。

公鸡除主翼羽有部分黑羽或者羽片半边黑色、镰羽黑色或黑羽兼有黄羽、斑羽外,全身羽毛黄红色。

母鸡有深黄、浅黄和麻黄三种羽色。

成年鸡体重:公3950克,母1880克。

成年鸡屠宰率:半净膛,公83.0%,母77.3%;全净膛,公79.1%,母72.1%。

50%开产日龄216天,年产蛋140~150个,蛋重54克,蛋壳呈浅褐色。

林甸鸡产地(或分布):主产于黑龙江省林甸县及其邻近县。

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

数量:2002年存栏20~30万只。

主要特性:属偏肉用的兼用型鸡种。

体型中等,全身羽毛较厚,羽毛颜色以深黄、浅黄及黑色为主,公鸡多呈金黄色,尾羽较长、呈黑色。

头部、肉垂、冠均较小,多数鸡单冠,少数鸡为玫瑰冠。

虹彩呈红色。

喙、胫、趾为黑色或褐色,胫较细,少数鸡有胫羽。

皮肤白色。

成年鸡体重:公1740克,母1270克。

开产日龄240~270天,年产蛋70~90个,蛋重60克,蛋壳呈浅褐色或褐色。

峨嵋黑鸡产地(或分布):产于四川省峨眉、乐山、峨边三县沿大渡河丘陵山区。

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

数量:2002年调查产区共有5万余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型较大,体态浑圆,全身羽毛黑色,着生紧密,具金属光泽。

大多呈红色单冠,少数有红色豆冠或紫色单冠或豆冠。

虹彩橘红色,少数栗色。

部分有胫羽,喙、胫、趾黑色,极少数颔下有胡须。

皮肤白色,偶有黑皮肤个体。

成年鸡体重:公2832克,母2223克。

成年公鸡全净膛80.3%,胸腿肌占41.3%,成年母鸡全净膛71%,胸腿肌占39.2%。

开产日龄186天,年产蛋120个,蛋重54克,蛋壳呈褐色或浅褐色。

静原鸡(又叫静宁鸡、固原鸡)产地(或分布):产于甘肃省静宁县及宁夏固原县。

保种方式:保种区保护。

数量:2002年存栏1~2羽。

主要特性:属蛋肉兼用型鸡种。

体格中等,公鸡头颈昂举,尾羽高耸,胸部发达,背部宽长,胫粗壮;母鸡头小清秀,背宽胸圆。

成年公鸡羽色主要有红羽和黑(红)羽。

成年母鸡羽色较杂,有黄羽、黑羽、白羽、杂色羽等,以黄羽和麻羽最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