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土猪养殖方法,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
本技术的土猪养殖方法养成的猪肉肉质有韧性,口感好,而且肥肉(油脂)少,含有更多蛋白质,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
权利要求书1.一种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0~40份、玉米25~45份、红薯18~24份、胡萝卜10~15份、虾壳粉3~6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红薯40~60份、红薯藤20~30份、荞麦10~20份、鱼骨粉2~4份、豆饼30~40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苏氨酸0.1~0.4份和赖氨酸0.2~0.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每个阶段,每天对猪舍消毒1~2次,并保持光照、通风透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青贮草料由红薯藤、车前草、鱼胆草、苜蓿和野豌豆至少之一通过青贮工艺制作而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病药制作方式为:将等质量的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猪牙草洗净后放大锅内煮沸,在加入适量白糖减轻苦味,以水剂方式投放在保育猪食料中。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长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所述猪舍中4~6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2平米。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土猪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8份、玉米粥4份和发酵豆粕14;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次,其中1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6份、玉米30份、红薯24份、胡萝卜12份、虾壳粉5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60份、红薯50份、红薯藤24份、荞麦16份、鱼骨粉3份、豆饼36份、食盐0.4份、粮食发酵的酒糟7份、苏氨酸0.2份和赖氨酸0.3份。
技术说明书土猪养殖方法技术领域本技术涉及畜禽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土猪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猪肉是人们生活中最普片的肉类食物,但目前市场上售卖的猪肉大都来自于成规模的饲养场圈养,定时投放猪饲料喂养出来的猪。
由于饲料中含有催长及催肥的添加剂,饲料养殖猪成长快,猪肉能够快速投放市场,但也由于添加剂的作用导致猪肉口感松软,而且肥肉较多。
技术内容本技术提出一种土猪养殖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饲养场养殖猪的猪肉口感松软,肥肉较多的问题。
本技术的一种土猪养殖方法,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0~40份、玉米25~45份、红薯18~24份、胡萝卜10~15份、虾壳粉3~6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红薯40~60份、红薯藤20~30份、荞麦10~20份、鱼骨粉2~4份、豆饼30~40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苏氨酸0.1~0.4份和赖氨酸0.2~0.5份。
其中,上述每个阶段,每天对猪舍消毒1~2次,并保持光照、通风透气。
其中,所述青贮草料由红薯藤、车前草、鱼胆草、苜蓿和野豌豆至少之一通过青贮工艺制作而成。
其中,所述防病药制作方式为:将等质量的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猪牙草洗净后放大锅内煮沸,在加入适量白糖减轻苦味,以水剂方式投放在保育猪食料中。
其中,在生长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所述猪舍中4~6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2平米。
其中,包括: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8份、玉米粥4份和发酵豆粕14;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次,其中1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6份、玉米30份、红薯24份、胡萝卜12份、虾壳粉5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60份、红薯50份、红薯藤24份、荞麦16份、鱼骨粉3份、豆饼36份、食盐0.4份、粮食发酵的酒糟7份、苏氨酸0.2份和赖氨酸0.3份。
本技术的土猪养殖方法对土猪分阶段养殖,每一阶段均采用无添加的食料喂养,养殖成本低,而且食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养成的猪肉肉质有韧性,口感好,而且肥肉(油脂)少,含有更多蛋白质,更加有利于人体健康。
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一种土猪养殖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本技术的土猪养殖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幼猪阶段(1~35天)S1: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3~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7~9份、玉米粥3~6份和发酵豆粕12~16。
发酵豆粕中含有大量的有益微生物,显著改善仔猪肠管微生态平衡,降低常见病症发病率,提高免疫力,抑制有害细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而且可以适当降低抗生素与药物的用量,完全可以达到或超过单一使用抗生素与药物的效果,从而有利于饲料与养殖行业的健康发展。
当然,在出生时及转入保育舍前还是会注射一次猪瘟疫苗,以增强抗猪瘟能力。
保育猪阶段(36~70天)S2: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5次,其中1~2次加入防病药,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0~40份、玉米25~45份、红薯18~24份、胡萝卜10~15份、虾壳粉3~6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2%。
保育猪阶段,保育猪的抗病能力较弱,食用防病药增强猪的防病能力,虾壳粉有助于猪消化食物,而且含钙高,有助于生长,胡萝卜含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花青素、钙、铁等营养成分,为保育猪提供了足够的营养,玉米和红薯为保育猪提供了丰富的蛋白质。
青贮草料是野生猪草经过发酵后的饲料,适口性好,粗纤维含量高,也容易消化。
生长猪阶段(71~100天)S3: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4次。
生长猪在散养场地自由活动,坡度能够适度增加猪的活动量,增加瘦肉的生长,而且瘦肉紧实度高,口感好。
由于山地围场中本身有适用于猪食用的植物,可以减少人工投食的次数。
也可以定时打开成猪舍围栏驱赶生长猪去散养场活动并自主进食。
人工投食可以在生长猪活动过程中,不同位置的食槽随机投食,以增加生长猪的活动量。
肥育猪阶段(100天~出栏)S4: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5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50~80份、红薯40~60份、红薯藤20~30份、荞麦10~20份、鱼骨粉2~4份、豆饼30~40份、食盐0.3~0.5份、粮食发酵的酒糟4~8份、苏氨酸0.1~0.4份和赖氨酸0.2~0.5份。
肥育猪阶段和生长猪阶段的养殖方式相似,区别仅在于肥育猪食料的成分,需要更多的营养成分。
肥育猪食用粮食发酵的酒糟后有微醺的感觉,能够促进猪的睡眠,有助于肥育猪长肉。
上述每个阶段,每天对猪舍消毒1~2次,并保持光照、通风透气,以避免猪舍病毒滋生。
青贮草料由红薯藤、车前草、鱼胆草、苜蓿和野豌豆至少之一通过青贮工艺制作而成。
防病药采用如下工艺制作:将等质量的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猪牙草洗净后放大锅内煮沸,在加入适量白糖减轻苦味,以水剂方式投放在保育猪食料中。
在生长猪阶段和肥育猪阶段,所述猪舍中4~6头生长猪围成一栏,保持平均每头生长猪占地1~2平米。
较高密度养成猪,不仅建猪舍少,费用低,而且肥育猪进猪舍后没有活动场地吃饱则睡,易长肉,增重快,减少饲养费用。
实施例1幼猪阶段:断奶后每天每只幼猪投食专用食料4次,专用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米粥8份、玉米粥4份和发酵豆粕14;保育猪阶段:每天将保育猪食料投食4次,其中1次加入防病药,所述保育猪食料按质量份数包括:青贮草料36份、玉米30份、红薯24份、胡萝卜12份、虾壳粉5份;所述防病药为板蓝根、陈皮、金银花、水芹菜根、芦苇根、山楂、白扁豆、大蒜及猪牙草按等质量比组成,且占保育猪食料质量的1%;生长猪阶段:在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并在散养场不同位置设置食槽和水槽,且猪舍的位置高于所述食槽和水槽位置,按保育猪食料每天投食3次;肥育猪阶段:在所述具有坡度的山地围场散养,按肥育猪食料每天投食4次,所述肥育猪食料包括:玉米60份、红薯50份、红薯藤24份、荞麦16份、鱼骨粉3份、豆饼36份、食盐0.4份、粮食发酵的酒糟7份、苏氨酸0.2份和赖氨酸0.3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