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上都遗址简介
元上都遗址位于上都镇东北约20 公里。遗址北部有
连绵起伏的山岗,南边有滦河流过,东西两边及滦河之南
是广阔的草原。1264年,忽必烈就任蒙古大汗后不久,将
开平府(建于1256年)升为上都,实行两都制。上都城是由
忽必烈的汉族谋士刘秉忠设计建造的,主要体现了汉族传
统的城市布局,并兼顾蒙古游牧生活的习俗,是一座富有
特色的草原城市。
上都城由宫城、皇城、外城组成,全城呈方形,外城
周长约9公里,城墙全部用石块和土砌成。皇城在东南角,
是当时随皇帝前来避暑的官员们的临时驻地,宫城在皇城
中部偏北,是皇帝及其嫔妃驻地。《马可〃波罗行纪》中
记载“终抵一城,名曰上都,今在位大汗之师建也。内有
大理石宫殿,甚美。其房屋皆涂金,绘种种鸟兽花木,工
巧之极,技术之佳,见之足以娱人心目”,由此可想象当
年上都之繁华。元上都在元末农民起义战争中被摧毁,现
在古城墙依然耸立地表,古城内外建筑台基众多,当年房舍
错落有致的布局,依稀可辨。
元上都遗址作为元王朝的龙兴之地,保存着丰富的历
史信息,见证着蒙古民族的历史进程,维系着蒙古文化的
传统。元上都的影响力不仅仅在于遗址的城墙内外,充满
生命力和民族特色的文化景观更是在人们心中占有神圣的
地位,每年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
目前,元上都遗址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