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新人教版政治必修3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高二政治《文化生活》第三单元
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复习学案
★学习目标
理解: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中华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
了解: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
掌握:1、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2、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理解:弘扬和培育民主精神的意义和途径
★学习重、难点
1、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
★学习过程
一、基础知识梳理
(一)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
1.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魂
(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
①。

(2)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②,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

2.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③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④、⑤、的伟大民族精神。

3、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⑥。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是一致的。

建设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

(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1.中国共产党对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的表现
(1)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⑦就已成为现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体,具有深厚的民族性、鲜明的⑧和先进性。

例如,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红岩精神、西柏坡精神等。

(2)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继续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如: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大庆精神、抗洪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等。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

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⑩的需要。

3、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途径)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发挥⑪的作用;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必须正确地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必须与弘扬⑫相结合。

二、判断正误(说明理由)
1.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文化传统之中,所以,中华民族精神是不变的。

()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就必须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

()
三、合作探究
2008年是很不平凡的一年,这一年中我国发生了三件惊天动地、令全世界瞩目的大事: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奋勇夺取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又获得圆满成功。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特大地震,中华大地开展了一场气壮山河、情满人间的抗震救灾伟大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上自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广大民众,万众一心,共克时艰。

地不分南北,人无论老幼,全国人民乃至全世界炎黄子孙的心都连在一起,真正做到了中华民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在这场斗争中,民族精神得到极大的洗礼,民族力量得到极大的凝聚。

这场抗震救灾斗争既从伟大的民族精神中汲取力量,又赋予民族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开拓和提升了民族精神的新境界。

有这种精神作支撑,再大的困难也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一年来,面对历史罕见的重大挑战和严峻风险,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显著成就,大力培育和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
大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的时代精神,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伟大力量!
(1)中华民族精神和当代中国人民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结合我国在2008年取得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显著成就,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在我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重要意义。

(3)在一次综合探究课上,同学们就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有同学说:“学生的主要任务是把学习搞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大人们的事,对于我们是以后的事。

”请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

★限时训练(单项选择题)
1、下列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力量的集中表现,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②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
③中华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④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⑤中华民族精神是推动中华民族之魂
A、①②③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⑤
2、伟大的事业孕育伟大的精神。

在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壮丽进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洪精神、抗击“非典”精神、载人航天精神、雅典奥运会中国健儿的拼搏精神等。

这表明
()
①民族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先进性
②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精神动力
③发扬民族精神必须立足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
④爱国主义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结晶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3、钱学森等一些科学家毅然放弃了国外优越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冲破重重阻力回到祖国。

这些海外学子身上体现的精神是
()
A、团结统一的精神
B、勤劳勇敢的精神
C、爱国主义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D、爱社会主义的精神
4、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希望国家统一、反对民族分裂的团结统一的民族精神。

团结统一精神
(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在祖国面临危难、生死存亡的关头方可展示出来
③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产物
④是使任何征服或分裂中华民族的企图都不能得逞的强大精神力量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5、下面对民族精神理解错误的是
()
A 弘扬和培育民族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
B 民族精神是民族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集中体现
C 弘扬民族精神就是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民族精神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07海南卷)“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台湾诗人的一首《乡愁》,在海峡两岸广泛流传,引起两岸同胞的广泛共鸣。

这种激荡在两岸同胞心中的情感
①表达了海峡两岸人民热切盼望祖国统一的心情
②表明海峡两岸人民具有共同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
③表明海峡两岸的所有人都赞同一个中国的原则
④体现出爱国主义深深地植根于海峡两岸人民的心中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7.(2008年广东)2008年两会期间,中央政府做出决定:具有公益性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今明两年内逐步向社会免费开放。

这项举
措有利于()①弘扬中华民族精神②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③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文化潮流④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
A.①②B.①④ C.②③ D.②④8、(09福建卷33)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成千上万的劳动模范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
凡的贡献。

“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

”是劳模精神不变的精髓,也是时代精神永恒的内涵。

表彰劳模能够()
①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修养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③奏响先进文化的主旋律④杜绝好逸恶劳的思想意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构建本课知识网络
基本内涵


的不断发展
时代特征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共对此丰富发展
社会主义革命建设

改革开放

神意义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