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智慧武汉国家信息中心F_

智慧武汉国家信息中心F_


2011-03-23
8
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4)
智慧城市设计的通用模型:
❖ 我们从总体框架、应用体系、技术结构、评价指标、运行管理机制,以及规 划、投资、建设与运营模式等6个方面设计了智慧城市的通用模型:
2011-03-23
9
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5)
智慧城市的总体框架:
辉煌的助推器,是与其他国家中心城市在同一起跑线上起步竞争的重 要历史机遇,是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建立核心竞争力新优势、提升承载 环境新水平、开创文化文明新局面的必然选择。
2011-03-23
13
3、武汉“智慧城市”的概念设计(2)
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可行性分析: ❖ 技术创新资源分析 ❖ 城市经济实力分析 ❖ 产业发展优势分析 ❖ 组织领导保障分析 ❖ 国家政策扶持分析
❖ 09年5-11月,为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同志对于“智慧地球”的一系列重要批示,受 国家发改委高技术司指派,单志广作为发改委推荐的两名专家之一(另一名为清 华大学吴建平教授),被工信部聘为 “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战略”研究起 草专家组成员(21人,其中院士5人,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1人), 参加了对工信部牵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开发和应用战略研究报告》的专家咨询 和研究起草工作。
2011-03-23
5
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1)
1)基本认识: ❖ 犹如“智慧的人”肯定千差万别、各不相同,不可能千人一面,“智 慧城市”也必然因城而异、各具特色,共性之中彰显个性,不可能千 篇一律。
2)通过分析国内外智慧城市案例,我们把智慧城市大体划分为四种类型: ❖ 管理导向型:例如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 ❖ 产业导向型:例如宁波、佛山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 ❖ 民生导向型:例如广州智慧城市的建设思路。 ❖ 品牌导向型:例如新加坡智慧城市建设的思路。
❖ 我们提出了“ 3 横 3 纵”的 “智慧城市”总体框架设计,包括:智慧基础 设施、智慧资源管理、智慧产业和智慧运行服务,以及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和 运行顺畅的安全保障体系和制度、标准、规范等:
2011-03-23
10
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6)
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
❖ 我们认为构建智慧城市的技术体系至少包含13项关键技术,可以分为 4 大类: 设备与器件相关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应用服务技术,以及对用户体验极其 重要的情景计算相关技术:
2011-03-23
14
3、武汉“智慧城市”的概念设计(3)
武汉智慧城市建设的目标: ❖ 增强城市运行管理的综合能力 ❖ 提升城市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 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 提高居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智慧武汉国家信息中心F
1、 投标人相关研究基础 (2)
2)信息化规划研究方面:
(1)虎门港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 (2) 国家发改委“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 (3) 国家能源局电子政务信息化建设‘十二五’规划; (4) 广西南宁市‘十二五’信息化发展规划; (5) 2011-2020年克拉玛依市信息产业发展规划; (6) 北京市朝阳区‘十二五’信息化专项规划; (7) 淮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五年规划(2009-2013年); 等等。
2011-03-23
11
2、对“智慧城市”的基本认识和理解 (7)
智慧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
❖ 我们提出了6大一级指标、32个二级指标,76个三级指标 组成的 三 级指标 体系,其中一级指标由经济活力、便捷通畅性、市民素质、公共管理能力、 环境友好性、生活幸福指数 等六大指标组成。按照指标体系,我们可以评估 智慧城市的发展阶段(初级、中级、高级)和智慧城市发展的成熟度。
❖ 2010年1月5日,单志广作为专家组成员,参加了科技部 863 计划信息技术领域 主题项目“智慧城市(一期)” (2000万元)的评审。
5)标准体系制定方面
❖ 国家社区信息化标准体系撰写 ❖ 信息技术服务标准体系撰写
6)合作基础方面
❖ 已在“智慧虎门港”信息化发展战略规划、北京市西城区智慧行政服务中心等项 目中国家信息中心和武汉力龙数码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展了良好的合作。
2011-03-23
12
3、武汉“智慧城市”的概念设计(1)
武汉建设智慧城市的必要性分析:
❖ 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重要保障 ; ❖ 是打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重要载体 ; ❖ 是实现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目标 ; ❖ 是优化城市运行管理方式、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抓手 ; ❖ 是改善民生、创造和谐幸福城市生活的重要动力; ❖ 是抢占新一轮产业发展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 ——建设智慧城市是武汉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响力为目标, 通过智能的感知、建模、分析、集成和处理,以更加精细和动态的方式优化城
市管理、城市运行和城市生活,从而使城市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智慧”状态。
2011-03-23
7
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3)
我们认为,智慧城市是综合城市发展规划、城市运行 管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等为一体的 城市发展新策略和新模式,是信息社会条件下现代城市发展 的高端形态,是促进城市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跨越发展、 率先发展、和谐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提升现代城市总体实力、 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战略制高点。
3)信息化工程咨询和评估方面:
承接了大量国家、地方各级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委托的信息系统规划、项 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评估等工作,累积完成项目 130 余个, 完成各类工程技术报告210个,项目投资总额超过 300 亿元人民币。
2011-03-23
4
1、 投标人相关研究基础 (3)
4)智慧地球、智慧城市等专家服务方面:
2011-03-23
6
2、对“智慧城市”的认识和理解 (2)
对智慧城市的基本内涵的理解:
❖ 以推进实体基础设施和信息基础设施相融合、构建城市智能基础设施为基础, ❖ 以在城市经济社会各领域充分运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为主线, ❖ 以最大限度地开发、整合和利用城市信息资源为核心, ❖ 以为居民、企业和社会提供及时、互动、高效的服务为手段, ❖ 以提高城市运行管理和综合服务水平、改善居民生活质量、提升政府行政效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