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疫苗制备工艺

疫苗制备工艺

– 医者从症状轻微的天花病人身上进行人工接染到健康 儿童,使其通过产生轻微症状的感染获得免疫力,避 免天花引起的严重疾病甚至死亡
• 明朝隆庆年间(1567-1572年):人痘法--趋于完善
– 人痘衣法、痘浆法、旱痘法和水苗法等多种接种方法
• 人痘法的缺点:有时也会引起严重的天花
天花的防治----欧洲
疫苗的发展
• 经典的病毒疫苗和细菌疫苗 苗、肿瘤疫苗、避孕疫苗等;
寄生虫疫
• 预防性疫苗 治疗性疫苗。
三、疫苗的基本成分、性质和特征
1. 疫苗的基本成分
– 抗原 – 佐剂 – 防腐剂 – 稳定剂 – 灭活剂
– 缓冲液、盐类等非活性成分

(1)抗原:疫苗最主要的有效活性成分
• 基本条件
– 异物性 – 一定的理化特性 – 特异性
天花(Smallpox)
• 由天花病毒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患者在 痊愈后脸上会留有麻子,故名“天花”。
天花病毒:
外观:呈砖形(200纳米×300纳米) 抵抗力较强:能对抗干燥和低温, 在痂皮、尘土和被服上,可生存数 月至一年半之久
天花的防治----中国
• 宋真宗时期(998- 1023年) :人痘法--预防天花
的提呈能力;
– 刺激淋巴细胞分化,增加 扩大免疫应答能力。
常规免疫佐剂:常规免疫佐剂:铝盐类佐剂、蜂胶 佐剂、油水乳剂。
新型免疫佐剂:新型免疫佐剂:细胞因子、
CpG DNA、基因工程减毒素、免疫刺激复合物
(ISCOM)、脂质体。
其他分类: 按物理性质
生物学性质
佐剂在体内 的存留时间
颗粒性佐剂 非颗粒性佐剂 微生物及其组分 非微生物物质
• 1721年,人症接种法传入英国 • 英国医生E. Jenner( 1749-1823)
– 1796年,利用牛痘防治天花
• 1798年,医学界正式承认"疫苗接种确实是一种行 之有效的免疫方法"。
• 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 全球消灭了天花
疫苗之父---法国免疫学家 Louis Pasteur
• 包括: 蛋白质、多糖、核酸、活载体或感染 因子等
二、 疫苗的种类
1 . 按所用材料分类:
– 细菌性疫苗(旧称:菌苗) – 病毒性疫苗(旧称:疫苗) – 类毒素
2 .按疫苗研制技术分类:
– 传统疫苗
• 灭活疫苗 • 减毒活疫苗 • 亚单位疫苗:用天然微生物的某些成分制成
– 新型疫苗
项目
减毒活疫苗
天花(Smallpox)
• 临床表现:
– 主要为严重毒血症状(寒战、高热、乏力、头痛 、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 厥、昏迷)、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 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
• 传播途径: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 • 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
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
• 细菌的分离培养技术 • 减毒菌株的获得
– 连续传代培养法(1870年)
– 鸡霍乱弧菌减毒株(第一个细菌减 毒活疫苗)
– 高温培养法( 1881年)
– 炭疸菌苗
– 异体传代法:将狂犬病毒在兔体 内经连续传代,获得了减毒株
•巴氏减毒菌苗的发明:为实验免疫学建立了基础
疫苗的定义
• 一切通过注射或黏膜途径接种,可以诱导 机体产生针对特定致病原的特异性抗体或 细胞免疫,从而使机体获得保护或消灭该 致病原能力的生物制品,统称为疫苗
新型疫苗
•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 • 基因工程载体疫苗 • 核酸疫苗 • 基因缺失活疫苗 • 重组疫苗 • 合成肽疫苗 •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
新型疫苗
• 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灭活疫苗 • 基因工程载体疫苗--------活疫苗 • 核酸疫苗-------------------------------特殊的疫苗 • 基因缺失活疫苗----------灭活疫苗 • 重组疫苗--------------------灭活疫苗 • 合成肽疫苗-----------------灭活疫苗 • 抗独特型抗体疫苗--------灭活疫苗
婴幼儿和儿童 通过免疫机制使健康 人预防疾病
生物制品
结果
减轻病痛
彻底控制消灭某一种 疾病(如:天花、 脊髓灰质炎)
第一节 疫苗概念的产生及其背景
一、疫苗的产生及其背景
"12世纪,中国开始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
----《疫苗可预防疾病的流行病学与预防学》 第6版(2000年)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出版
接种次数少,反应小,免 疫效果持久。
稳定性较差,并应考虑减 毒株毒力返祖问题
一般要接种2-3次,反
应较大,维持时间较短。制品纯度较高,副反应
稳定性好,较安全
小,需多次接种
常用 疫苗
伤寒、霍乱、百日咳、
卡介苗、麻疹、鼠疫、脊 乙脑、脊髓灰质炎灭活 白喉、破伤风类毒素,A
髓灰质炎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毒活疫苗
疫苗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
贮存型佐剂 非贮存型佐剂
(一)常规免疫佐剂
1. 铝盐类佐剂 2. 蜂胶佐剂 3. 油水乳剂
常规佐剂1:铝盐类佐剂
1)氢氧化铝胶:铝胶。 2)明矾:硫酸铝钾制成10%溶液,高压灭菌;调菌 液pH至8±0.1,加入明矾液1~2%,充分混匀。 3)磷酸三钙:在疫苗中加入氯化钙和磷酸氢二钠, 使在疫苗中化合成磷酸三钙,吸附抗原后沉淀。
疫苗制备工艺
在发展中国家,死亡总 人数的30%~50%死于传染 病。
在发达国家,传染病死 亡人数仅占死亡总人数的 4%~8%,主要得益于疫苗 的广泛应用。
第一部分 疫苗概述
疫苗与药物的不同点
一般药物
疫苗
对象 病人
健康人群
年龄 目的
种类
不同年龄段的患者
治疗疾病/减轻病人 的症状
天然药物、化学合成 药物、生物药品等
灭活疫苗
亚单位疫苗
抗原
免疫 机理
优缺 点
用减毒或无毒的全病原体 用化学或物理方法将病 以化学方法获得病原体
作为抗原
原体杀死
的某些具免疫原性的成

接种后病原体在体内有一 定生长繁殖能力,类似隐 性感染,产生细胞、体液 和局部免疫
病原体失去毒力但保持 免疫原性,接种后产生 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 胞
接种后能刺激机体产生 特异性免疫效果
• 灭活病毒或细菌 • 活病毒或细菌/减毒株 • 病毒或菌体提纯物 • 有效蛋白成分 • 类毒素 • 细菌多糖 • 合成多肽 • DNA
(2) 佐 剂
• 理想的佐剂:
– 增强抗原免疫应答
• 作用机制
– 无毒、安全
– 改变抗原的物理形状,延
– 在非冷藏条件下保持稳
长抗原在机体内保留时间;

– 刺激单核吞噬细胞对抗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