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版无机化学习题及答案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第一章原子结构和原子周期系1-1根据原子序数给出下列元素的基态原子的核外电子组态:(a)K (b)Al (c)Cl (d)Ti(Z=22)(e)Zn(Z=30)(f)As(Z=33)答:(a)[Ar]4s1(b)[Ne]3s23p1(c)[Ne]3s23p5(d)[Ar]3d54s2(e)[Ar]3d104s1(f)[Ar]4s24p31-2给出下列原子或离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并用方框图表示轨道,填入轨道的电子用箭头表示。
(a)Be (b)N (c)F (d)Cl-(e)Ne+(f)Fe3+(g)As3+1-3 Li+、Na+、K+、Rb+、Cs+的基态的最外层电子组态与次外层电子组态分别如何1-4以下+3价离子那些具有8电子外壳Al3+、Ga3+、Bi3+、Mn3+、Sc3+答:Al3+和Sc3+具有8电子外壳。
1-5已知电中性的基态原子的价电子层电子组态分别为:(a)3s23p5(b)3d64s2(c)5s2(d)4f96s2(e)5d106s1试根据这个信息确定它们在周期表中属于那个区、哪个族、哪个周期。
答:(a)p区,ⅦA族,第三周期(b)d区,Ⅷ族,第四周期(c)s区,ⅡA族,第五周期(d)f区,ⅢB族,第六周期(e)ds区,ⅠB族,第六周期1-6根据Ti、Ge、Ag、Rb、N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推出它们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
答:Ti位于第四周期Ⅳ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24s2;Ge位于第四周期Ⅳ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Ar]3d104s24p2;Ag位于第五周期ⅠB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4d105s1;Rb位于第五周期ⅠA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Kr] 5s1;Ne位于第二周期0族,它的基态原子的电子组态为[He] 2s22p6。
1-7某元素的基态价层电子构型为5d36s2,给出比该元素的原子序数小4的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Xe] 4f126s2。
1-8某元素基态原子最外层为5s2,最高氧化态为+4,它位于周期表哪个去是第几周期第几族元素写出它的+4氧化态离子的电子构型。
若用A代表它的元素符号,写出相应氧化物的化学式。
答:该元素的基态原子电子组态为[Kr] 4d25s2,即第40号元素锆(Zr)。
它位于d区,第五周期ⅣB族,+4氧化态离子的电子构型为[Kr],即1s22s22p63s23p63d104s24p6, 相应氧化物为AO2。
第二章分子结构2-1用VSEPR模型讨论CO2、H2O、NH3、CO32-、PO33-、PO3-、PO43-的分子模型,画出他们的立体结构,用短横代表σ键骨架,标明分子构型的几何图形的名称。
2-2讨论上题列举的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
答:见上表。
2-3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中哪些不能稳定存在哪些有顺磁性用分子轨道模型解释。
答:Be2不能稳定存在,分子轨道组态为[He2]σ2s2σ*2s2.键级为0。
B2、O2有顺磁性。
分子轨道组态分别为:B2:[He2]σ2s2σ*2s2π2px1π2py1;O2:[He2]σ2s2σ*2s2σ2p2π2px2π2py2π*2px1π*2py1;因为存在孤对电子,所以有顺磁性。
2-4试用分子轨道模型做出预言,O2+的键长与O2的键长哪个较短,N2+的键长与N2的键长哪个较短为什么2-5计算表明CO、NO分子轨道能级图中的σ2p轨道和π2p轨道的顺序跟N2分子轨道里的顺序相同,它们有没有顺磁性计算它们的键级,并推测它们的键长顺序。
答:CO与N2等电子(10e),无未成对电子,无顺磁性。
NO是11e分子,π2p*有1e,有顺磁性。
CO的键级是3,NO的键级是,键级降低,键长增大,因而CO的键长比NO短。
2-6极性分子—极性分子、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其分子间的范德华力各如何构成为什么答:取向力是固有偶极之间的作用力,非极性分子没有固有偶极,只有极性分子之间的范德华力有取向力的成分;诱导力是固有偶极诱导产生的偶极,因此非极性分子之间没有诱导力的成分,而色散力是顺时偶极之间的作用力,,因此任何分子之间都存在色散力。
2-7考察HCl、HBr、HI的色散力、取向力、诱导力以及它们构成的范德华力的顺序,并做出解释。
答:取向力HCl>HBr>HI,因为HCl、HBr、HI偶极矩依次减小;诱导力HCl>HBr>HI,因为偶极矩越大,诱导力越大。
色散力HCl<HBr<HI,因为分子的极化率越大,变形性越大,色散力越大。
第四章配位化合物4-1给出下列配合物的名称和中心原子的氧化态:[Co(NH3)6]Cl3、K2[Co(NCS)4]、H2[PtCl6]、[CrCl(NH3)5]Cl2、K2[Zn(OH)4]、[PtCl2(NH3)2],并用化学式单独表示其中的络离子。
答:分子式命名中心原子氧化态[Co(NH3)6]Cl3氯化六氨合钴(Ⅲ) Co +3K2[Co(NCS)4] 四异硫氰根合钴(Ⅱ)酸钾 Co +2H2[PtCl6] 六氯合铂(Ⅳ)酸 Pt +4[CrCl(NH3)5]Cl2氯化一氯五氨合铬(Ⅲ) Cr +3K2[Zn(OH)4] 四羟合锌(Ⅱ)酸钾 Zn +2[PtCl2(NH3)2] 二氯二氨合铂(Ⅱ) Pt +24-2写出下列配合物的化学式⑴氯化二氯一水三氨合钴(Ⅲ)⑵六氯合铂(Ⅳ)酸钾⑶二氯四硫氰合铬酸铵⑷二(草酸根)二氨合钴(Ⅲ)酸钙答:⑴[CoCl2(H2O) (NH3)3]Cl ⑵K2[PtCl6]⑶(NH4)3[Cr(SCN)4Cl2] ⑷ Ca[Co(C2O4)2(NH3)2]24-3五种配合物的实验式相同——K2CoCl2I2(NH3)2,电导实验表明它们的等浓度水溶液里离子数目跟等浓度的Na2SO4相同,写出它们的化学式,给出中心离子的氧化态。
答:配合物的化学式为K2[CoCl2I2(NH3)2],中心原子Co的氧化态为+2。
(注:五种物质指的是它的立体异构体,分别是三邻式、三反式、一反两顺式,其中一反两顺式有三种,而三邻式未区分对映异构体,见下图)4-4实验证实,Fe (H2O)63+和Fe (CN)63-的磁矩差别很大,如何用价键理论解释答:Fe (H2O)63+的中心原子Fe 3+用sp3d2杂化轨道成键,属于外轨高自旋配合物,有5个单电子;而Fe (CN)63-的中心原子Fe 3+用d2sp3杂化轨道成键,属于内轨低自旋配合物,有1个单电子,所以二者磁矩差别很大。
第五章水溶液5-1常温下的饱和水蒸气压为,计算相对湿度为40%时的水蒸气压。
解:P= 40%×P饱和= 40%× = kPa答:相对湿度为40%时的水蒸气压为 kPa。
5-2计算15℃,97kPa下15g氯气的体积。
5-3 20℃,97kPa下某气体的体积为,求该气体的摩尔质量。
5-4测得g氯化汞在407℃的1L容积的真空系统里完全蒸发达到的压力为60kPa。
求氯化汞蒸气的摩尔质量和化学式。
5-5 在25℃时将相同压力的L氮气和15L氧气压缩到一个L的真空容器中,测得混合气体的总压为150 kPa,⑴求两种气体的初始压力;⑵求混合气体中氮和氧的分压;⑶将温度上升到210℃,容器的总压。
5-6 在25℃,下把氨气通人容积为L刚性壁密闭容器中,在350℃下用催化剂使部分氨分解为氮气和氢气,测得总压为 5MPa,求氨的解离度和各组分的摩尔分数和分压。
5-7以下哪些关系式是正确的说明理由。
(p、V、n无下标时表示混合气体的总压、总体积和总物质的量)5-8以下系统内各有几个相⑴水溶性蛋白质的水溶液;⑵氢氧混合气体;⑶盐酸与铁块发生反应的系统;⑷超临界状态的水。
解:⑴Φ=1 ⑵Φ=1 ⑶Φ=3 ⑷Φ=15-9利用本书附表与下列数据计算石灰岩[以CaCO3(方解石)计]被CO2(g) 溶解发育成喀斯特地形的如下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CaCO3(s)+CO2(g)+H2O(l)= Ca2+(aq)+2HCO3-(aq)5-10诺贝尔发明的炸药爆炸可使产生的气体因热膨胀体积增大1200倍,其化学原理是硝酸甘油发生如下分解反应:4C3H5(NO3)3(l)=6 N2(g)+10H2O(g)+12 CO2(g)+O2(g)己知C3H5(NO3)3(l)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355kJ/mol,计算爆炸反应的标准摩尔反应焓。
5-11生石灰的水化反应放出的热足以将纸张着火或鸡蛋煮熟。
试利用本书附表的数据计算500g(1市斤)生石灰(s)与足量的水生成熟石灰(s)放出的热。
(注:可忽略溶解反应)5-12 生命体的热源通常以摄入的供热物质折合成葡萄糖燃烧释放的热量,己知葡萄糖[C6H12O6(s)]的标准摩尔生成焓为-2840 kJ/mol,利用本书附表数据计算它的燃烧热。
5-13 碘钨灯因在灯内发生如下可逆反应:W(s)+I2(g)=WI2(g)碘蒸气与扩散到玻璃内壁的钨会发生反应生成碘化钨气体,后者扩散到钨丝附近会因钨丝的高温而分解出钨重新沉积到钨丝上去,从而可延长灯丝的使用寿命。
己知在298K时:a)设玻璃内壁的温度为623K,计算上式反应的Δr G m(623K) ;b)估算WI2(g)在钨丝上分解所需的最低温度。
5-14 石灰窑的碳酸钙需加热到多少度才能分解(这时,二氧化碳的分压达到标准压力)若在一个用真空泵不断抽真空的系统内,系统内的气体压力保持10Pa,加热到多少度,碳酸钙就能分解5-15 以下反应,哪些在常温的热力学标态下能自发向右进行哪些不能第六章化学平衡常数6-1写出下列各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表达式和实验平衡常数表达式:⑴2SO2(g) + O2 (g) = 2SO3(g)⑵NH4HCO3(s) = NH3(g) + CO2(g) + H2O(g)⑶CaCO3 (s) = CO2(g) + CaO(s)⑷ Ag2O(s) = 2Ag(s) + O2(g)⑸ CO2(g) = CO2(aq)⑹ Cl 2(g) + H 2O(l) = H + (aq) + Cl -(aq) +HClO(aq)⑺ HCN(aq) = H +(aq) + CN -(aq)⑻ Ag 2CrO 4(s) = 2Ag +(aq) + CrO 42-(aq)⑼ BaSO 4(s) + CO 32- (aq) = BaCO 3(s) + SO 42-(aq)⑽ Fe 2+(aq) + 1/4O 2(g) + 2H +(aq) = Fe 3+ (aq) + H 2O(l)6-2 实验测得合成氨反应在500℃的平衡浓度分别为:[H 2]=L ,[N 2]= mol/L ,[NH 3]= mol/L ,求标准平衡常数θK 、浓度平衡常数c K 以及分别用Pa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和用bar 为气体的压力单位的平衡常数p K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