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危险评分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高危评判标准:
STEMI的患者具有以下任何1项者可被确定为高危患者: 1.年龄>70岁 2.前壁MI 3.多部位MI(指2个部位以上) 4.伴有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如低血压、窦性心动过速、严重 室性心律失常、快速心房颤动、肺水肿或心源性休克 5.左、右束支传导阻滞源于AMI 6.既往有MI病史 7.合并糖尿病和未控制的高血压
心肌梗死(TIMI)危险评分
以下变量符合为1 分,不符合为0 分,总分7 分。 (1)年龄≥ 65 岁;(2)至少有3项冠心病危险因子( 高血压、 糖尿病、高血脂、吸烟史);(3) 既往冠脉造影证实有冠脉狭 窄≥ 50%;(4)就诊时心电图ST 段移位;(5) 最近24 h 内至 少有2次心绞痛发作;(6) 过去7 d 内MI:0 ~ 2 分低危,3 ~ 4分中危,5 ~ 7 分高危。
心率(次/ min) < 50 50 ~ 69 70 ~ 89 90 ~ 109 110 ~ 149 150 ~ 199 ≥ 200
0 3 9 15 24 38 46
年龄(岁) < 30 30 ~ 39 40 ~ 49 50 ~ 59 60 ~ 69 70 ~ 79 80 ~ 89 ≥ 90
低度危险为无上述高度、中度危险特征,但有下列特 征: 1.心绞痛的频率、程度和持续时间延长,诱发胸痛阈 值降低,2周至2个月内新发心绞痛 2.心痛期间心电图正常或无变化 3.心脏标志物正常
近年来,在结合上述指标的基础上,将更为敏感和特 异的心肌生化标志物用于危险分层,其中最具代表性 的是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反应蛋白、高敏C反应 蛋白(HsCRP)、脑钠肽(BNP)和纤维蛋白原。
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
评价指标 Killip分级 Ⅰ Ⅱ Ⅲ Ⅳ
得分
0 20 39 39
收缩压(mmHg) < 80 80 ~ 90 100 ~ 119 120 ~ 139 140 ~ 159 160 ~ 199 ≥200
58 53 43 34 24 10 0
x88.4=umol/l 1 4 7 10 13 21 28
39 28 14
注:GRACE: < 85 分低危,85 ~ 133分中危, > 133 分高危
中度危险为无高度危险特征但具备下列中的1条: 1.既往MI、周围或脑血管疾病,或冠脉搭桥,既往使 用阿司匹林 2.长时间(>20分钟)静息性胸痛已缓解,或过去2周 内新发CCS分级Ⅲ级或Ⅳ级心绞痛,但无长时间 (>20分钟)静息性胸痛,并有高度或中度冠状动脉 疾病可能;夜间心绞痛 3.年龄>70岁 4.心电图改变:T波倒置>0.2mV,病理性Q波或多个导 联静息ST段压低<0.1mV 5.TnI或TnT轻度升高(<0.1ng/ml,但>0.01ng/ml)
0 8 25 41 58 75 91 100
CK(mg / dL) 0 ~ 0.39 0.4 ~ 0.79 0.8 ~ 1.19 1.2 ~ 1.59 1.6 ~ 1.99 2.0 ~ 3.99 > 4.0 危险因素 入院前心脏停搏 ST 段下移 心肌酶升高
冠心病危险评分
ICU姜麟波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危险评判标准
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病协会(ACC/AHA)将具有以下 临床或心电图情况中的1条作为高危非ST段抬高型ACS患者 的评判标准: 1.缺血症状在48小时内恶化 2.长时间静息性胸痛(>20分钟) 3.低血压,新出现杂音或杂音突然变化、心力衰竭,心动 过缓或心动过速,年龄>75岁 4.心电图改变:静息性心绞痛伴一过性ST段改变 (>0.05mV),新出现的束支传导阻滞,持续性心动过速 5.心肌标志物(TnI,TnT)明显增高(>0.1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