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汇总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汇总

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汇总宇宙中的地球1.天体系统的组成:八大行星的分类及小行星带的位置:(画图示意)2.地球存在生命的原因分析:宇宙环境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共圆、共面、共向);稳定的光照条件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温度适宜、有液态水的存在)体积、质量适中(有大气层的存在)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3点1.直接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2.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3.是人类生产生活所用的主要能源。

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能源(以电磁波形式,来自于核聚变反应)有:太阳能、生物能、煤、石油、天然气、风能、水能、波浪能】来自地球内部的能源:地热、核能、温泉;因素原因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4.年太阳辐射总量天气状况晴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日照时数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海拔高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日照时数多,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日照时间长短日照时间长,获得的太阳辐射多*年太阳辐射总量在我国的空间分布规律:西多东少,北多南少我国太阳能最丰富的地区:西藏原因:(注意逻辑关系)地势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削弱作用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水汽含量少,晴天多,雨天少,太阳辐射多;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日照时间长(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发展种植业的缺点就是光照不足)我国太阳能不丰富的地区:四川、贵州原因:(注意逻辑关系)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对应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东多西少,南多北少调节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途径:南水北调又名:跨流域调水工程)我国年降水量的时间分布规律:夏秋多,冬春少(切勿记成春夏多)调节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途径:修建水库引申——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及知识引申:* 4.5月,雨带在华南,此时华北地区正值春旱(解释其原因)春季降水少,气温回升快,蒸发量大;——自然原因工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量大,难以满足需求;当地水环境污染严重;社会经济原因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注意:西北地区更干旱,为何春旱不严重的原因:是因为当地耕地少,农业用水少,人口和城市分布少,需水量小】* 6.7月,雨带在长江中下游平原,该地受江淮准静止锋控制(解释其原因及其它同样受此系统控制的地区及时间)昆明准静止锋(冬春时贵州的冻雨);天山准静止锋(冬春时北疆的暴风雪);华南准静止锋(4、5月)* 7.8月,雨带在华北、东北(同时也证明了该地区雨季时间短,河流汛期时间短),此时,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原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以上锋面雨带的移动主要表现为暖锋的天气系统活动,并且该移动的快慢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强,雨带移动快,南旱北涝,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弱,雨带移动慢,南涝北旱】* 9.10月,雨带回到华南(同时也证明了该地区雨季时间长,河流汛期时间长,珠江是我国汛期时间最长的河流,径流量第2.)【以上锋面雨带的移动主要表现为冷锋的天气系统活动,故移动快】注意:重大体育赛事如风筝节等一般需要避开雨季,选择晴朗少雨的天气;广州亚运会选择在11月初举行除了避开雨季外,还有避开夏季高温原因)5.太阳辐射能对农业活动的影响:基地(咖啡可可橡胶剑麻油棕)。

青藏地区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是:畜牧业,品种是:藏绵羊、牦牛。

该地区种植业主要集中在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两地,种植的农作物品种主要是:青稞、小麦、豌豆、油菜。

河谷地区能够发展种植业的原因:5点海拔(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主导条件地势相对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靠近河流,灌溉便利;次要条件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不足条件: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无霜期短】【青海省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高(主要在柴达木盆地和湟水谷地)的原因:6点】海拔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气温低,作物生长期长,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靠近河谷,水源充足。

紫外线照射强,杀菌力强,自然灾害少,农作物病虫害轻;高原夜雨多,既避免了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又避免了影响光照;6.太阳活动:黑子——存在于光球层,11年周期耀斑——存在于色球层7.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影响气候(黑子数的变化带来不同地区不同年份降水量的差异变化)2.扰乱电离层,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影响3.干扰地球磁场,引发磁暴(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南北),极地地球出现极光8.地球自转的俯视方向:从南极看:顺时针从北极看:逆时针总体上遵循: 东经增大,西经减小的方向 。

9.地球公转示意图:画简图,标出近日点、远日点的位置,并标注出二分二至日的位置。

10.直射点的移动与昼夜长短的关系:*直射点在北半球的时间段: 3.21-9.23 ,此时北半球 纬度 越高,昼 越长 ; 此时,北极地区有 极昼 现象;*直射点在南半球的时间段: 9.23-来年3.21 ,此时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短 ,北极地区有 极夜 现象。

北半球昼越来越长的时间段:12.22-6.22; 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越来越短的时间段: 6.22-9.23 。

南半球昼越来越长的时间段: 6.22-12.22 ;北半球昼短夜长,且昼越来越长的时间段: 12.22-3.21 。

画图:(参考高考档案39页) 11.我国四季的划分:春季: 3.4.5月, 华北地区 多春旱。

近日点(1月初)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大远日点(7月初)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小夏季: 6.7.8月,7.8 月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

秋季:9.10.11月。

【夏秋季节台风多发】冬季:12.1.2月。

【区别于1.2.3.4季度之分,第1季度是指:1.2.3月】引申——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的湿季划分:11月-来年4月年降水量700-1000㎜北半球热带草原的湿季为5-10月(非洲大草原动物逐水草而南北迁徙)热带季风气候(只存在于北半球)的雨季划分:6-9月年降水量1500㎜以上(印度易遭受旱涝灾害)12.地方时与区时计算公式:东加西减1小时15°4分钟1°地方时:某地地方时=已知时间(地方时)±(4分钟*两地经度差)区时:某地区时=已知时间(区时)±两地时区差正午太阳高度角的计算公式:H所求地太阳高度角=90°- 所求地和直射点的纬度差13.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最大值,南半球所有地区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

14.日出、日落时日影朝向——15.地球的内部圈层:地壳地幔地核地球的外部圈层: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浆的发源地: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岩石圈的位置:地壳和上地幔顶部16.大气的垂直分层:对流层:气温变化特点:随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对流运动显著,与人类关系密切平流层:气温变化特点:气温随海拔升高而升高(原因:臭氧吸收紫外线增温)以水平运动为主,有利于飞行高层大气:有电离层存在,有利于无线电短波通讯(出现太阳活动时会受到干扰)冷热不均引起的大气运动1.大气受热过程——画示意图*大气是如何对太阳辐射进行削弱的?*大气保温作用的原理:大部分太阳辐射能射到地面,使地面增温,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增温,又以地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给大气,使大气增温,大气通过大气逆辐射将部分热量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

*解释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温室气体排放增多-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保温作用增强-气温升高,全球变暖*大气保温作用原理在生产中的应用:秋冬季节,北方农民人造烟雾来增强大气逆辐射,从而使地里的农作物免受冻害;利用温室大棚生产反季节蔬菜;果园中铺沙或鹅卵石不但能防止土壤水分散失,还能增加气温日较差,有利于水果的糖分积累问题归类补充:.海南成为中国冬季大菜园的原因分析。

4点海南岛地处热带,菜可四熟;中国冬季大部分地区气候寒冷,蔬菜无法生长,对蔬菜的需求量大;保鲜、冷藏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借助于发达的交通网络,海南岛能够快速的将蔬菜运往各地。

.我国南菜北运的负面影响:4点1.增加公路和铁路的交通压力2.受天气因素影响大,价格波动大3.增加蔬菜成本,导致居民日常支出增多,降低幸福指数4.增加能源消耗,增加废气排放*昼夜温差大小的原理分析:天气状况:晴朗天气,白天大气的削弱作用和夜晚的保温作用都弱,昼夜温差大;下垫面性质:下垫面的比热容大,地面增温和降温速度慢,昼夜温差小,如海洋一般小于陆地。

2.热力环流过程:近地面受热不均→气流上升运动(上升或下沉)→同一水平面气压差异→大气热力环流(而大气的水平运动就是风)*近地面的风一般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三个力的作用。

风向由高压指向低压,斜穿等压线。

*高空中的风一般受地转偏向力、水平气压梯度力两个力的作用,风向平行等压线。

【等压线知识补充——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写出图中虚线分别代表的气压场类型;判断图中1.2两地天气状况;判断图中A.B.C.D四点风向是否正确,更正错误如果等压线图中气压值出现低于995时,一般代表的天气系统为台风】3.三圈环流:具有全球性的有规律的大气运动形式。

【作用】:促进高低纬度之间、海陆间的水汽和热量交换,促进了地球上的水量平衡和热量平衡。

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在下图中标注气压带名称、风带名称,左侧绘制三圈环流图,并画出风向示意图)※气候类型和自然带分布规律自然带分布规律(在下表中写出你知道的地带性、非地带性土壤名称)受单一气压带、风带控制的气候类型:温带海洋性气候:成因:终年受西风带控制特征:终年温和湿润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热带雨林气候:成因: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特征:终年高温多雨南北纬10°之间受气压带、风带季节性移动影响而形成的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成因: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西风带控制特征: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南北纬30-40大陆西岸热带草原气候: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一年可分干湿两季热带沙漠气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全年高温少雨※气温变化规律时间变化:*夏季高、冬季低北半球陆地气温最高月7月,北半球陆地气温最低月1月;北半球海洋气温最高月8月,北半球海洋气温最低月2月;*一天当中14点最高、日出前后最低(南亚热带季风区5月气温最高)【气温日较差比较:内陆大于沿海晴天大于阴天内陆地区如新疆(或河谷地区)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种植水果有利】空间变化:*垂直变化规律:在对流层内每升高1千米温度降低6℃气温垂直递减率越大(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更剧烈),对流运动越旺盛,气温垂直递减率越小(随海拔升高气温下降不明显),对流运动越小,大气越稳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