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强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从五方面入手

强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从五方面入手

强化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需从五方面入手
随着中国内地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公众对于金融知识有更迫切的需求,公众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

特别是2008年下半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市场的大幅波动对普通投资者的投资理财带来巨大的影响,更加强了他们对专业金融知识的需求。

那么,该如何强化我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呢?需要从五方面入手。

1、将金融知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建议教育部门进一步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可以从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金融知识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触金融、了解基本金融知识;在中学阶段逐步增加有关金融知识的课程,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金融现象,树立初步的金融消费、理财理念和金融安全观念;在大学阶段,把金融学有关课程作为各专业必修的公共科目。

通过小学、中学、大学三个阶段的系统学习,确保形成完整的金融知识体系。

2、健全国民金融教育组织架构体系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承担着维护金融稳定和向社会提供金融服务的职责。

因此,应当由人民银行来作为我国的金融教育领导机构,负责推动国民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同时,建立由人民银行牵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教育部、广电总局等部委共同参加的国民金融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并在省、市、县建立相应的机制。

3、增强金融教育的针对性和特色化
王大琨(IBM特聘专家、中国第3代沙盘模拟领军人物)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等国内16所顶尖商学院总裁班特聘教授
清华大学管理硕士专业毕业
现任北京天下伐谋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高级合伙人
王大琨老师有20年在不同领域企业实战经历(历经跨国企业、大型国企、著名民企三类企业),曾在万科、泰达、新浪网、香港博志成集团、北大纵横咨询集团担任高级专家、部门经理、高级总监、副总裁、总经理职务。

近9年高端管理人才培养经历。

咨询、培训过的企业超过500个。

擅长讲授沙盘模拟系列课程、TTT等课程。

采用行动学习、问题导向的咨询式授课方法推进教学。

讲课风格轻松不失严谨,以学员及客户为中心,致力与学员意识的互动和应用效能的提高。

根据学员情景演练的情况灵活进行的案例分析尤其精彩。

借鉴国外做法,针对不同区域、不同阶层、不同年龄段群体,开展层次鲜明、各具特色的宣传普及活动。

将提升国民金融素质、科学引导公众预期与满足群众实际需求相结合,立足不同阶段经济金融形势和公众对金融知识需求的变化,及时调整宣传普及的重点,创新方式方法。

特别应重点关注和满足弱势群体的金融知识需求。

4、注重对金融消费者、投资者的教育
各金融监管部门应督促指导银行、证券、保险业金融机构做好客户教育。

在教育内容上,既要加强基础性金融知识的教育,又要对金融新业务、新工具、新产品进行宣传,更要注重加强金融风险教育,促进金融客户树立正确的金融消费和投资理念。

5、加强国民金融教育立法
国家应考虑将国民金融教育写入法律中,明确各有关部门、各类金融机构、各社会团体在金融教育工作中的权利义务。

在此基础上,以国务院令形式出台《国民金融教育管理办法》,确保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规范化、制度化。

目前我国针对广大民众的金融教育普及仍然比较薄弱,国民的金融素质水平明显落后于金融业的发展。

主要表现在:普通百姓金融知识依然匮乏,不知道如何投资理财以增加自身财产性收入;信用观念比较淡薄,金融风险意识和风险识别能力较差,金融违约现象和非理性投资行为仍然比较突出,金融诈骗犯罪极易得逞,金融纠纷特别是由此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对金融创新的接受能力较低,影响了先进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推广普及。

因此,有必要借鉴欧美国家金融扫盲教育的成功经验,有效提升我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水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