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45 -
段俊红 胞线粒体中氧化型细胞色素酶的三价铁结合 , 阻止 细胞的氧化反应 。 胡志祥等 报道 , 苦杏仁 、 桃仁 、 白
[7]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H22 均有显著抑制作用 , 但土贝母煎剂对用以亚硝
酸基肌氨酸乙酯的前提诱发小鼠胃的增生及癌变 , 不但无抑制作用 , 而且可能有促癌作用 ; 周爱香 [11]等 研究表明 , 复方马钱子 ( 由马钱子粉 、 川牛膝 、 当归 、 木瓜等组成 ) 有一定的镇痛 、 抗炎和调节免疫的作 用 , 但对其进行急性毒性试验时 , 出现了明显的中毒 症状 , 全身强制性抽搐直至死亡 , 对其进行慢性毒性 试验时 。 发现大剂量组 (0.9g / ks) 有 15%动物死亡 , 中 剂量组有 2.5% (0.3g / ks) 动 物 死 亡 , 这 为 I 临 床 提 供 了 一 定 的 科 学 依 据 ;Ft 本 学 者 报 道 在 1990 — 1993 年 6 月共 3 年半的时间内 , 小柴胡汤 引 起 肺 炎 28 例 , 进一步研究发现小柴胡汤 DLST( 淋巴细胞刺 激 试验 ) 阳性 , 其中柴胡 、 半夏 、 黄芩在 DSLT 试验也呈 阳性反应 , 其中黄芩最敏感 。
[9]
222 合理的配伍
中药属天然药物 , 所含成分相当复杂 , 复方制剂 的成分就更为复杂 , 往往有毒成分与解毒成分并存 , 各成分之间既可以相互拮抗 , 也可以相互促进 。 若配 伍得法 , 不仅能使药物相互协调 , 增强疗效 , 并能减 轻或消除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 如中药 “ 七情 ” 中的 “ 相杀 、 相畏 ”, 即指药物通过配伍 , 一种药物能减轻 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 。 如生姜杀半夏 , 即半夏与生姜配伍使用可减轻或消除半夏的毒性或 副作用 , 甘草或干姜片与熟附子同煮 , 附子毒性大为
明其急性毒性极小 , 可视为无毒级 。 姜树山 [10]实验研 究表明 , 土贝母对实验性宫颈癌 、 实体瘤 $180 、 肝癌
-46 -
2008 年 12 月

[21]
第六卷第六期
铜 仁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Tongre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2]
雷公藤晋碱等 , 可引起视丘 、 中脑 、 延脑 、 脊髓的病理 改变 , 使肝脏 、 肾脏 、 心脏发生出血与坏死 。 王新红 [4] 等报道 , 长春新碱可致病人惊厥 、 面神经麻痹 、 脑神 经病变等 。
12 含甙类的中药
含甙类的中药可分为四类 : (1) 含强心甙 。 可直 接作用于心脏 , 引起心肌收缩的增强 , 心率减慢 。 蟾 酥 [5] 含有的蟾酥毒甙有类似洋地黄的作用 , 临床中 毒多表现为循环系统症状 , 严重时可导致心脏综合 症 。 夹竹桃叶 ( 含有强心甙和夹竹桃甙 。 ) 也有类似洋 地黄的作用 , 国内报道 , 两只鹅吃四个夹竹桃嫩尖 (每个嫩尖含四个幼叶 )即中毒死亡 。 (2) 含皂甙 。 皂甙 的毒性主要是对局部有刺激作用 , 并能抑制呼吸 。 龙 兰舌属的皂甙对子宫平滑肌有刺激性 , 能引起母畜 流产 。 高芳 [6]报道 , 黄药子 、 高陆 、 木通等含皂甙对黏 膜有刺激性 , 并有溶血作用 , 能引起母体流产 。 (3) 含 氰甙 。 其毒性成分主要是氢氰酸 , 氰离子能迅速与细
2
中药毒理学的应用 通过对中药的毒理学研究的不断深入 , 便于医
者合理选择药物和确定剂量 , 并进行合理的炮制 、 配 伍 , 以保证用药安全 。
21 客观的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为了保证中药新药的质量和安全性 , 除进行必 要的制剂理化性质检验外 , 还要从毒理学角度对制 剂进行安全性检查 。 如静脉注射剂要进行静脉刺激 性试验 、 过敏性试验 ; 肌肉注射剂要进行肌肉刺激性 试验 ; 皮肤黏膜外用药则需做皮肤 、 黏膜刺激性试 验 、 皮肤过敏性试验 ; 此外 , 各药临床应用前大多都 必需进行急 、 慢性毒性试验 。 各国学者对此作了大量 研究 。 邓曼静 对乙肝宁颗粒进行急性毒性试验 。 表
Toxicological Research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UAN Jun-hong
(Department of Biology & Engineering,Tongren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Tongren 554300, Guizhou )
14 含萜及内酯类的中药
其毒理作用主要是对局部有刺激性 , 并对中枢 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 《 开宝本草 》 中介绍千金子种 子含脂肪油 , 有毒成分为环氧续随子醇苯乙酸二乙 酸酯 , 此外含有殷金醇棕榈酸酯以及续随子醇二乙 酸苯甲酸酯等 , 中毒后剧烈呕吐 、 头晕 , 严重者可发 生呼吸 、 循环衰竭 。
11 含生物碱的中药
生物碱毒理作用主要是使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 先兴奋后抑制 , 直至麻痹 , 还可直接作用于心脏 , 提 高心肌的兴奋性 。 如藜芦主要含有的藜芦碱 、 红藜芦 碱 、 原藜芦碱 、 假藜芦碱均能引起中枢神经麻痹 、 消 化功能紊乱和致畸胎 。 雷公藤 主要含雷公藤定碱 、
[3]
收稿日期 :2008-09-17 作者简介 : 段俊红 (1981 — ), 女 , 山东荷泽人 ,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工程讲师 、 硕士 。 研究方向 : 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 。
—— —— —— —— —— —— —— — 长期以来中药制剂在临床上的应用被视为 “ 无 毒 ”, 但在实际应用中 , 有些中药具有一定的毒副作 用 , 如使用不当还会产生 “ 毒性 ”, 造成较大的危害 , 且中药成分复杂 , 有些成分的潜在毒性尚无充分了 解 , 缺乏警惕 , 可出现意想不到的不良反应 [1]。 如夏 枯草 、 板蓝根 、 牛黄解毒丸 、 大青叶注射液等均能引 起过敏反应 ; 款冬花 、 花椒 、 小茴香的挥发油有致癌 作用 ; 马兜铃 、 天仙藤 、 关木通等都含有马兜铃酸 , 它 是一种致突变剂 , 能引起染色体损害并对啮齿动物 有较强的致癌作用 。 1 中药的毒理作用
杂志 ,2000 ,(2) :43 — 44.
Vol.6.No.6 Dec.2008
降低 。 现今十八反 、 十九畏也被开发利用 , 吴正杰报 甘草与大戟 、 甘遂 、 芫花相配伍治疗牛的前胃疾 病效果甚好。 吴慧英[22]报道,官桂畏赤石脂可以治疗女 性月经不调、产后血晕。 因此,通过对中药毒理的深入 研究。 合理的配伍,以便为开发新的药物另辟蹊径。 3 中药毒理学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目前中药毒理学主要偏重于定性的毒性评价和 病理描述 , 对阐明药物的毒性发生机制 、 毒副作用在 服药者中发生率的个体差异 , 对如何在中草药开发 、 申报 、 销售及毒副作用监测过程中发挥中草药毒理 学的主动作用等方面研究不多 。 对有毒中药 、 中药 中有毒成分及其含量问题和 “ 十八反 ”、“ 十九畏 ” 的 研究深度不够 , 对中药或方剂的毒性与不良反应认 识不足 , 尤其是缺乏评价中药毒性级别的客观实验 数据和对中药安全性的评价重视不足 。 而且有毒中 药所特有的减毒增效限量标准和作用机理未能进行 充分的研究 。 但是 , 国内外学者将不断完善并推广 中药的毒理学评价标准和检测方法 。 探索简便 、 快 速 、 精确的毒性试验方法 。 对药物与动物体之间关 系的研究 , 建立临床诊断化验室 、 毒性分析室 、 真菌 实验室和动物试验室 ( 符合 GLP 实验室标准 ) , 利用 现代分析技术手段 , 以及更高的现代光谱技术 , 如紫 外光谱 、 红外光谱 、 质谱 、 气相色谱 、 液相色谱 、 核磁 共振以及 x 一衍射等对各种中草药有毒成分进行分 析 、 提纯和鉴定 。 同时生物标志物 、 基因技术等生物 学实验方法也不断进入中草药毒理学各个研究领 域 。 3Rs [23]也在中草药毒理学研究中得到应用 ( 所谓 3Rs 是 在 生 物 医 学 实 验 中 减 少 (reduction) 、 替 代
段俊红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系 , 贵州 铜仁
554300)
摘 要 : 中药在改善人民生活质量 , 保障健康和生态环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我们必须加强对中药毒理 学的研究 。 笔者就近年来中药的毒理作用作以综述 。 关键词 : 中药 ; 毒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310 —(2008 )06 — 0045 —(03 )
Abstrac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improving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health and environment. We must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in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oxicology. The author has made a summary on the toxicological effects in recent years. 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toxicological effect
2008 年 12 月
第六卷第六期
铜 仁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学 报 ( 自然科学版 )
Journal of Tongren Vocational & Technical College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
Vol.6.No.6 Dec.2008
中药毒理学的研究进展
15 含无机矿物质的中药
这类中药含有砷 、 汞和铅等重金属化合物 , 含汞 中药朱砂 、 水银的毒性作用是由于汞与蛋白质的巯 基有特别的亲和力 , 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活性 ; 砷 可刺激胃肠道 , 同时阻碍细胞的氧化功能 , 促使细胞 死亡 ; 铅是原浆毒 , 可使卟啉代谢紊乱 , 阻碍血红蛋 白的合成 。 现今资料报道女性服用含铅中药后 , 可致 癌 、 致畸胎和致突变 ; 国外精神病院研究 , 儿童接触 铅后表现出多动症 。 关于砷 、 汞的毒性资料屡见不 鲜 , 这里就不多介绍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