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与能源补充试题1.一次能源有煤炭、汽油、柴油、太阳能、水力、风力等()2.全球能源发展日益呈现出六大特征:结构多元化、开发远程化、配置清洁化、消费电气化、系统智能化、资源金融化()3.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
()4.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
()5.2012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居世界第一位。
()6.我国电力生产结构与世界及部分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
发达国家发电量结构中,气电、核电占有较大比重,我国以煤电为主。
按同口径数据计算,我为煤电占全部发电量比重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40个百分点。
()7.中国能源面临的重大问题:(一)可持续供应问题、(二)输送和配置问题、(三)发展质量问题()8.基于大能源观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坚持“五个并举”、突出“一个中心”。
()9.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需要树立大能源观。
大能源观,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
()10.“五个并举”,即: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开发并举、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并举。
这是实现我国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路径。
()11.电力在能源中处于中心地位: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发展的战略。
()12.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可以保障能源供应,缓解能源安全压力;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总之,解决能源发展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关键在于电力。
()13.“一特四大”战略:即通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的坚强智能电网,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气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分布式发展,实现更大范围内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14.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是能源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
其意义在于:实现能源资源规模化、集约化开发,提高开发效率。
()优化煤电布局,改变过度依赖输煤的能源配置方式,变输煤为输煤输电并举,更好地保障东中部地区的电力和能源供应。
()15.解决中国能源问题,关键在电力。
()16.坚持以电力为中心,实施“一特四大”战略,促进电力工业科学发展,进而推动能源发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战略转型,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一条实现能源可持续发展通途。
()17.实施“一特四大”战略,关键在于发展特高压,建设以“三华”特高压同步电网为核心的坚强智能电网,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属于初级阶段。
()18.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电力工业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直流发电和输配电技术为主导的电网,然而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都属于初级阶段。
()19.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660kW,采用1.6km 110V交流电缆输电,标志着电力成为一种商品。
()20.回顾100多年来电网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电压等级不断提升、电网规模不断扩大的历史。
()21.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从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电网规模不断扩大,形成了大型互联电网;发电机组单机容量达到300~1000MW;建立了1000kV及以上的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系统。
()22.2008年12月,1000kV晋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试运行,实现了华北与华中特高压跨区联网。
()23.1989年建成葛洲坝——上海±500kV直流线路,实现了华中——华东两大区的直流联网。
()24.截至2014年9月底,中国形成了华北——华中——华东电网、东北电网、西北电网、南方电网、西藏电网五个同步电网,实现了除台湾外的全国联网。
()25.未来电网的主要特征:以化石能源发电占较大份额,大型骨干电源与分布式电源相结合;采用大容量、低损耗、环境友好的输电方式(如特高压架空输电、超导电缆输电、气体绝缘管道输电等);智能化的电网调度、控制和保护;双向互动的智能化配用电系统等。
()26.与现有电网相比,未来电网的使命将发生重大变化;(1)大规模新能源电力的输送网络,具有接纳大规模可再生能源电力的能力。
(2)灵活、高效的能源配置和供应系统,建立用户间双向流动,大幅度提高终端能源利用效率。
(3)安全、可靠的智能能源网络,具有极高的供电可靠性,基本排除大面积停电的风险。
(4)覆盖城乡的能源、电力、信息的物联网和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多网合一”,成为能源、信息的双重载体。
()27.特高压输电发展动因有:(1)满足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电力输送要求(2)保护生态环境(3)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社会综合效益(4)提高能源输送保障能力()28.2009年初1000kV亚东南——南阳——荆门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正式投运,其扩建工程于2011年15月完成,实现了单回线路稳定输送5000MW的目标。
()29.中国自1986年起就开展了“特高压交流输电前期研究”项目,对特高压输电有了初步认识。
()30.柴达木——拉萨±400kV直流输电工程(青藏工程)是在世界最高海拔地区开展的大型直流输电工程。
结束西藏电网孤网运行。
()31.2010年全部投运,额定功率为6400MW,直流线路长1891km。
中国建成了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输电容量最大、输电距离最长、技术最先进的特高压直流工程——向家坝——上海±800kV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
()32.特高压直流定位于主网架建设和跨大区送电。
特高压交流定位于大型能源基地的超远距离、超大容量外送。
()33.常规直流输电系统可以不依托坚强的交流电网就能发挥作用。
()34.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与±800kV直流输电作为特高压电网的组成部分,在电网中的应用各有特点,两者相辅相成,互为补充。
()35.随着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数量和输送容量的增长,必将要求受端电网建设坚强的1000kV特高压交流电网,以解决其带来的安全性问题。
()36.交流系统的控制在大多数交流和直流之间的相互作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7.直流输电的稳定性能与送端电网电气强弱有关。
()38.“三华”坚强智能同步电网,形成“弱交强直”的交直流混合输电格局,电网结构将更加合理。
特高压电网承载能力强,能够实现电力大容量、远距离输送和消纳,能够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具有抵御各种严重事故的能力。
()39.未来我国能源总体流向将呈现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总体格局。
()40.新能源是指在新技术基础上开发利用的非常规能源,包括水能、风能、太阳能、海洋能、地热能、生物质能、氢能、核聚变能、天然气水合物能源等。
()41.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作为技术成熟、具有规模化开发和商业化应用的新能源发电方式,发展速度居于新能源前列。
()42.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传统交流输电系统的基础上,将通讯技术与现代控制技术结合,实现对交流输电系统参数的灵活快速控制。
基于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的装置具有响应速度快、无机械运行部件等优点,它可以实现如下功能:(1)控制潮流(2)增加电网安全稳定性(3)提高电网输送容量。
()43.柔性直流输电技术也称轻型直流输电技术,是以电流源换流器、可关断器件和脉宽调制(PWM)技术为基础的新一代直流输电技术。
它在孤岛供电、声调配电网的增容改造、交流系统互联、大规模风电场并网方面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
()44.输变电设备状态监测系统总体架构为“三级部署,两级应用”。
()45.智能电网发展思路基本原则:(1)坚强与智能并重(2)统筹协调发展(3)高效集约发展(4)安全环保发展。
()46.智能电网集成了第三次工业革命最为关键的新能源技术、智能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对于促进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广泛的带动作用,发展智能电网的意义十分重大。
()47.我国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具备。
要遵循电网电压等级越来越高、联网规模越来越大、配置能力越来越强的发展规律,把智能电网作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导产业,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优先发展。
()48.发展智能电网,能够有效解决我国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实现我国能源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环保发展、友好发展。
()49.智能电网推动和承载第三次工业革命:推动能源开发方式变革,推动能源配置方式变革,推动能源消费方式变革,推动生产生活方式变革,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50.哈密南——郑州±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西北首个“风电”外送的特高压工程。
每年可向华中地区输送电量500亿千瓦时,可减少排放二氧化硫33万吨、氮氧化物27.8万吨。
()51.在2013年1月18日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特高压直流输电关键技术、成套设备及工程应用”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这是国家电网公司迄今为止获得的国家科技最高奖项,也是我国电工领域在国家科技奖上收获的最高荣誉,在世界电工领域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52.全力服务清洁能源发展。
2013年,国家电网并网风电、光伏发电容量分别达到7037万千瓦和1546万千瓦,成为全球风电、光伏发电接入规模最大的电网。
蒙东、甘肃风电日发电量占用电量比重最高达到94%、33%,这些指标与风电发展水平较高的丹麦、德国相当。
()53.推进电能替代:中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燃煤和燃油是我国声调PM2.5的重要来源,其中50%~60%来自燃煤排放,20%左右来自机动车排放。
积极倡导“以电代煤、以电代油、电从远方来”的能源消费新模式。
()54.国家电网计划在京港澳高速、京沪高速和青银高速沿线建设电动汽车充电站,且时间表大幅提前。
()55.国家电网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29日,是经国务院同意进行国家授权投资的机构和国家控公司的试点单位,连续9年获评国资委业绩考核A级企业,世界500强排名保持第7位,是全球最大的公用事业企业。
公司以建设运营电网为核心业务。
()56.公司稳健运营菲律宾、巴西、葡萄牙、澳大利亚等国家的海外资产。
()57.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电网坚强、资产优良、服务优质、业绩优秀深化“两个转变”:转变电网发展方式、转变公司发展方式创建“两个一流”:建设世界一流电网、建设国际一流企业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在、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国家电网公司智能电网题目及答案一、智能电网发展概况1.与现有电网相比,智能电网体现出()的显著特点。
A.电力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高度融合B.对用户的服务形式简单、信息单向C.电源的接入与退出、电能量的传输等更为灵活D.以上都不是2.智能电网的先进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A.信息技术,传感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与电网基础设施有机融合,可获取电网的全景信息,及时发现,预见可能发生的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