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当前中国记者素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中文系指导教师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新闻界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与此同时,担当着传播新闻任务的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出现了很多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意识缺失、职业道德的缺失、知识结构的不完善、新闻记者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滥用职权进行媒介审判这五个方面。
其原因主要是:媒体竞争激烈、经济利益的驱使、新闻行业相关法治建设的不完善、行业管理存在漏洞、新闻记者专业训练有待提升等几个方面。
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新闻批评体系、培养记者的道德素养、加强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教育、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这些措施进行解决。
关键词:新闻记者;职业素养;解决方法Analysis problems on the current Chinese reporter literacy and Provide Solutions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the knowledge economy era, the press has been vigorous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play with the task of dissemination of news reporters in the news dissemination process, the problem of lack of professionalism, these problems are mainly the lack of awareness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journalists, lack of professional ethics, knowledge structure, imperfect, journalists the absence of the spirit of humane care, abuse of power in these five areas of the media trial. The main reason is: the highly competitive media, driven by economic interests, the news industry rule of law is imperfect, industry management there are loopholes in the professional training of journalists to be upgrad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reporter asked to establish the system of press criticism, develop the moral qualities of the reporter, to strengthen the professionalism of journalists education, the establishment of several aspects such as punishment and restriction mechanism to resolve the issue.KEY WORDS:Journalists; Professionalism; Solution目录前言 (1)一、记者职业素养的界定 (2)二、记者职业素养中存在的问题 (3)(一)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意识缺失 (3)(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 (3)(三)新闻记者知识结构不完善 (4)(四)新闻记者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 (4)(五)、新闻记者滥用职权进行媒介审判 (5)三、记者职业素养中所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7)(一)媒体竞争激烈 (7)(二)经济利益的驱使 (7)(三)新闻行业相关法治建设的不完善 (8)(四)行业管理存在漏洞 (8)(五)记者新闻专业训练有待完善 (9)四、记者职业素养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10)(一)加强新闻批评体系的建立 (10)(二)培养记者的道德素养 (11)(三)加强新闻记者专业素养的教育 (11)(四)建立惩处和制约机制 (12)结论 (13)谢辞 (14)参考文献 (15)前言在社会经济蓬勃发展的同时,新闻领域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
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也对记者的职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报人普利策曾经说过:“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
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谈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由此可见,新闻记者在新闻传播领域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根据最近媒体公信力调查显示我国大众传媒的公信力普遍呈下降趋势。
这与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假新闻”、“有偿新闻”、“炒作新闻”是分不开的,而这些问题的出现是因为我国新闻记者职业素养的缺失,如今在我国,记者职业素养缺失的问题比比皆是。
例如在灾难采访中记者表现出来的人情冷漠;在“杨武事件”中记者表现出来的职业道德的缺失;在2002年的“肉包子事件”中记者社会责任感的缺失等等。
本文简要的对记者采写新闻中专业素养的缺失做出了分析,目的是为了帮助记者认清自己在新闻采写中所出现的错误,针对这些错误本文还简要的分析了解决方案,希望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记者在职业素养方面的缺失,提升记者的职业素养。
一、记者职业素养的界定记者的职业素养,就是记者在道德修养、政策水平、知识技能、个人素质等方面经过长期的锻炼和培养所形成的素质和修养。
我国早期新闻界对中国报业有着巨大贡献的报人对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报业之奇才”中国名记者黄远生对记者提出了“四能”说:脑能想,腿能走,耳能听,手能写。
所谓脑能想即“调查研究,有种种修养”;所谓腿能走即“交游肆应,能深知各方面势力之所存,以时访接”;所谓而能听即“闻一知十,闻此知彼,由显达隐,有旁得通;所谓手能写即“刻画叙述,不溢不漏,尊重彼此之人格,力守绅士之态度”。
著名报人邵飘萍则对记者的品性、知识与经验、身体素质方面提出了要求。
中国著名的新闻记者邹韬奋也引用了出自《孟子》中的典故“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记者的素养提出了要求。
二、记者职业素养中存在的问题(一)新闻记者社会责任意识缺失当前,我国新闻记者的社会责任意识还不够强烈。
因此,新闻记者出现了很多社会责任意识缺失的现象。
这些现象具体表现为制造假新闻、炒作新闻、新闻泛娱乐化等。
新闻记者肆意制造假新闻的例子如2007年的“肉包子事件”,记者为了赚取社会的眼球,不惜伪造新闻事实。
这则新闻一经播出震惊中外,在日本“中国食品问题”一度成为当地媒体的关注内容,大大给我国的食品形象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炒作新闻如“杨丽娟追星”事件。
对于敏感的媒体来说,杨丽娟的行为不难看出已经是一种不正常的病态行为,而媒体对于这种事件,所做的不是加以正确的引导,却是呼吁社会捐款支持杨丽娟的这种行为,试图通过炒作这一行为来获得更高的收视率与发行量。
最终导致杨爸自杀,可以说媒体的这种不负责任的炒作,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
新闻泛娱乐化的现象则是比比皆是。
新闻记者为了博取受众的眼球,不是追求有深度、有内涵的新闻,而是通过新、奇、惊来博取较高的收视率与发行量。
典型的如一些记者整天尾随明星,试图靠挖掘明星的隐私来博取受众关注等。
(二)新闻记者职业道德的缺失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主要是指记者要保证新闻要真实、客观与公正;记者清正廉洁,以正当的方式从事本职工作;记者自觉遵守法律,不得损害国家社会利益和公民合法权利;提倡公平竞争,加强协作与交流;同情弱者,注意保护少年儿童等易受伤害者。
如今我国的新闻记者在采访作风和工作态度不够扎实严谨,造成记者职业道德素养严重缺失。
记者职业道德素养的缺失现象主要表现在:记者为了博取受众眼球而故意造成的新闻失实现象;记者收受贿赂搞有偿新闻,利用公众赋予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记者制造假新闻损害国家的利益;记者为了获取新闻而不惜对新闻事件的受害者照成二次伤害等。
记者为了博取关注而故意造成新闻失实的如“中国作家协会入住总统套房”这一新闻,2010年3月30日《重庆时报》和《华西都市报》分别报道了中国作协在重庆举行会议时,有的作家入住五星级酒店,甚至是总统套房。
而事实真相却是全体与会人员住的都是宾馆平日标准的客房,并不像媒体报道的那样奢华。
而记者为了采取他们所谓的“有价值”的新闻对新闻事件受害者造成二次伤害的事件,“杨武事件”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
杨武事件发生后记者蜂拥着来到杨武家里,十几个镜头和话筒对着刚刚受过性侵犯精神频临崩溃的杨武妻子,逼着她回忆当时的场景。
而各大主流媒体更是毫无顾忌的写出“史上最窝囊的丈夫”的标题。
值得我们深思与警醒的是作为一个记者面对着这样的一个新闻,考虑的不是张扬社会的正义感,为杨武夫妇讨回一个公道,却是倾向于通过批判事件的受害者杨武来满足受众的猎奇需求。
记者这样肆无忌惮的对受害者来进行二次伤害,最后竟然使得杨武不得不跪求媒体离开,敢问记者的职业道德何在?社会良心何在?而记者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现象如山西繁峙义兴寨金矿爆炸案记者集体受贿。
面对这些新闻记者职业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该深刻的反思和警醒。
(三)新闻记者知识结构不完善新闻的职业素养对记者的知识素养做出了要求。
记者应该不断、主动的去学习,完善并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争取成为各方面知识的杂家。
目前我国新闻失实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新闻记者知识结构不完善的缘故。
记者知识结构的不完善主要表现在记者在理论知识、新闻专业知识、基础知识方面的缺失。
一些新闻记者往往由于相关知识的缺乏,在新闻采访与报道中屡屡出现许多令大多数人所不耻的常识性错误。
如2008年评选的十大假新闻中的《济南铁军探路映秀,两人牺牲》。
一篇不足300字的新闻报道,却错字连篇:“险象环生”错写成“现象环生”;“队形”错写成“队型”;而“某官兵”一词,更是不知其所指的究竟是“官”还是“兵”?记者是搞文字工作的人,先不说作为一个记者应该具备怎样的文字写作水平以及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如今却连这些简单的基本知识都不清楚,一些新闻记者的知识缺失,可见一斑。
(四)新闻记者人文关怀精神的缺失目前我国很多记者在采访新闻时,对待新闻事件被访者的态度趋于冷漠,在采访时丝毫不考虑被访者的感受,缺乏人文关怀,在言行举止方面伤害被访者。
新闻记者人文关怀的缺失在灾难报道中最为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