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小说发展 (1)
林黛玉忧郁敏感, 常常被人看作刻薄、 小性儿。然而聪明伶 俐、幽默风趣、才华 横溢的诗人气质,却 是她性格的主流。
黛玉磕着瓜子儿,只管抿着嘴儿笑。可巧黛玉 的丫鬟雪雁走来给黛玉送小手炉儿,黛玉因含笑问 他说:“谁叫你送来的 ? 难为他费心。那里就冷死 我了呢!”雪雁道:“紫鹃姐姐怕姑娘冷,叫我送 来的。”黛玉接了,抱在怀中,笑道:“也亏了你 倒听他的话 ! 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 他说了你就依,比圣旨还快呢。” (第八回)
宋元小说以“话 本”最出色,为白话 短篇小说。话本是说 话艺人讲演故事的底 本。随着“说话”艺 术的不断发展,逐渐 成为宋代一种崭新的 文学样式。
作品介绍
《碾玉观音》 崔宁、璩秀秀、咸 安郡王、郭排军
顶
峰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小说 发展的高峰期,这一时期出 现了短篇拟话本小说,即一 些文人在润色、加工宋元明 话本旧篇的同时,有意模仿 宋元“话本小说”的样式体 制而独立创作一些新的主要 供案头阅读的白话短篇新小 说。如冯梦龙的“三言” (《喻世明言》《警世通言》 《醒世恒言》),凌蒙初的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 《二刻拍案惊奇》)。
小说的定义:
文学体裁的一种,以 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 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 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 活。
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
①人物: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 · · · · · ②塑造人物的方法: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行 动描写、语言描写、环境描写和正面描写、侧 面描写等。 ③情节分为: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 分,还有的包括序幕(引子)和尾声。 ④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刘备三访孔明 , 《三 国志》只云:“凡三往 乃见”五个字,《三国 演义》乃敷衍为长达三 回( 36 、 37 、 38 )曲折 跌宕的“三顾茅庐”故 事。(夸张渲染)
诸葛亮:舌战群 儒、智激周瑜、七星 坛借东风、柴桑口祭 吊周瑜、空城计„„ (无中生有)
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全书1200多人,毛宗岗认为有突出特长 者91人。其中“三绝”: 曹操:奸绝; 关羽:义绝; 诸葛亮:智绝。
人物塑造的不足:人 物性格单一、静止, 有绝 对化、极端化、简单化 倾向; 夸张过当,鲁迅认 为:《三国演义》写人 “亦颇有失,如欲写刘 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 葛之多智而近妖”;
《水浒传》: 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 题材的长篇章回体小说,又名《忠义 水浒传》,相传由施耐庵所著。
《西游记》: 神魔小说开山之作,是我国古代著 名的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由明代 吴承恩所著,全书共100回,通过唐僧取 经的故事,刻画了孙悟空的形象,表现 了他蔑视权威,不畏强暴,除恶务尽的 斗争精神。
小说的分类:
①按反映生活的规模、容量大小和篇幅长 短可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 小小说。
②按小说描写的特定内容分为言情小说、 武侠小说、侦探小说、科幻小说、纪实小说 等等。 ③按表现形式或手法分为诗体小说、章回 小说、书信体小说、意识流小说等等。
小说的考点
• • • • •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考点四 考点五 概括内容,理清情节 分析人物性格,能简洁评价人物 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 挖掘主旨 评价作者的情感态度 赏析语言,分析写作特色
薛宝钗完全按照 封建妇道所要求的温 良贤淑来塑造自己, 所以她的言行举止总 是温婉内敛、大方从 容。她还善于处理人 际关系,因此深得人 心。
且说赵姨娘因见宝钗送了贾环些东西,心中 甚是喜欢,想道:“怨不得别人都说那宝丫头好, 会做人,很大方,如今看起来果然不错 …… 若是 那林丫头,他把我们娘儿们正眼也不瞧,那里还 肯送我们东西?” …… (赵姨娘) 陪笑说道 “难为宝姑娘这么年轻的人,想的这么周到,真 是大户人家的姑娘,又展样,又大方,怎么叫人 不敬服。怪不得老太太和太太成日家都夸他疼 他。”(六十七回)
明清时期还出现了章回体长篇小说,如 “四大名著”、《金瓶梅》、《儒林外史》 等。
古典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红楼梦》(清)
明代四大奇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金瓶梅》
《三国演义》:
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是 历史演义小说开山之作。全称《三国 志通俗演义》,由元末明初罗贯中所 著。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战争的描写。
起源
中国古代 主要神话:盘 古开天辟地、 女娲补天造人、 鲧禹治水、夸 父追日等,被 认为是小说的 最早源头。
先秦寓言是最早的叙事文学之一, 又开创了自觉地虚构故事的先河,在叙 事、写人、拟人、状物、夸张等多方面 的艺术经验,为小说家所汲取。
愚 公 移 山
先秦两汉《史记》、《左传》、《战国 策》等史传散文,在写人、叙事等各方面, 都为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艺术条件,对后 来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成
熟
唐代小说又称为 “传奇”,多传写奇闻 异事,为文言短篇小说。 改变了六朝小说粗陈梗 概的叙述方法,开始进 行具体细致的人物、情 节和生活场景的描写, 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作 为一种文学体裁已真正 成熟。
著名的唐传奇: 元稹《莺莺传》 蒋防《霍小玉传》 李朝威《柳毅传》 白行简《李娃传》
继续发展
发展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小 说是从魏晋南北朝时期开 始的,这一时期出现了志 人小说和志怪小说。前者 的代表是刘义庆的《世说 新语》等,后者的代表是 干宝的《搜神记》等。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 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 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 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 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 “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 焉。 ——《世说新语· 雅量》
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红楼梦》的一大成功之处,就在于塑 造了一批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并给读者 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贾宝玉个性 叛逆,多愁善 感,温柔多情。 同情、尊重女 性。
“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 我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 逼人。”
“女子出嫁前为珍珠,嫁人后便失去光芒 成了死珠,再老便与污浊男子同流,成为死鱼 眼了。”
明清时期,文言小说仍然盛行。在清 代,最富有创造性、文学成就最高的文言 小说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这部小说 将文言短篇小说推到了后人难以为继的艺 术境界。
画皮
பைடு நூலகம்这篇小说见《聊斋志 异》第一卷。现已被改编为 多部影视剧。
太原王生、鬼、陈氏、道 士、疯乞丐
作品介绍
卖油郎独占花魁
这篇小说见《醒世恒言》第三卷。是 “三言”当中艺术水准较高的一篇,历来 为人所称道。 秦重 莘瑶琴(王美娘)
此前的中国小说,由于受史传文学、话本 小说的影响,往往只有外部言行的描写。“三 言”中有很多生动、细腻的心理描写,并常常 与细节描绘相配合,从而更逼真、巧妙地刻画 人物,这是对中国古代小说写心传神艺术技巧 的新开拓。 《卖油郎独占花魁》堪称这方面的典范。
《金瓶梅》: 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小说 世情小说开山之作
潘
金 瓶
莲 李
儿 庞春
梅
《红楼梦》: “四大名著”之首,中国古典小说的最高 峰。又名《石头记》,是我国最伟大的现实主 义长篇小说。共120回,前80回是曹雪芹所著, 后40回为高鹗续写。全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 爱情悲剧为主线,通过对贾府的兴衰历史的叙 述,揭露了封建家族的荒淫腐败,揭示了封建 制度必然灭亡的命运。
作品介绍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这篇小说见《警世 通言》第三十二卷。是 《卖油郎独占花魁》的姐 妹篇。 杜十娘、李甲、孙富
原文节录
(杜十娘)对李甲道:“妾风尘数年,私有 所积,本为终身之计。自遇郎君,山盟海誓,白 首不渝。前出都之际,假托众姊妹相赠,箱中韫 藏百宝,不下万金。将润色郎君之装,归见父母, 或怜妾有心,收佐中馈,得终委托,生死无憾。 谁知郎君相信不深,惑于浮议,中道见弃,负妾 一片真心。今日当众目之前,开箱出视,使郎君 知区区千金,未为难事。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 无珠。命之不辰,风尘困瘁,甫得脱离,又遭弃 捐。今众人各有耳目,共作证明,妾不负郎君, 郎君自负妾耳!”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一语未完,只见宝玉头上带着大箬笠,身上 披着蓑衣。黛玉不觉笑了:“那里来的渔 翁!” …… 宝玉道:“ …… 你喜欢这个,我也弄 一套来送你 ……”黛玉笑道:“我不要他。戴上 那个,成个画儿上画的和戏上扮的渔婆了。”及 说了出来,方想起话未忖夺,与方才说宝玉的话 相连,后悔不及,羞的脸飞红,便伏在桌上嗽个 不住。宝玉却不留心……(第四十五回)
到晚间,众人都在贾母前,定昏之余,大家 娘儿姊妹等说笑时,贾母因问宝钗爱听何戏,爱 吃何物等语。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人,喜热闹戏文, 爱吃甜烂之食,便总依贾母往日素喜者说了出来。 贾母更加欢悦。(第二十二回)
宏伟紧密的结构
《红楼梦》以宝玉挨打、抄检大观园等 重大事件为分水岭,把大大小小的事件和 人物组织起来,条理清晰,首尾连贯,连 环勾牵。刘姥姥三进大观园等情节也起了 重要作用,标志着贾府家庭衰败的过程。
精彩的细节和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与环境描 写对于人物性格的刻画, 故事情节的展开,矛盾 的揭示,气氛的渲染都 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红楼梦》中的细节与 环境描写非常独到精当。
蘅芜苑 潇湘馆
深入细腻的心理刻画
中国的古典小说向 来不大重视人物的内心 描写,但《红楼梦》在 此方面却有突出的成就, 小说中许多地方描写得 极为深入细腻,对揭示 人物内心世界、刻画人 物复杂性格起了很大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