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破解地球运动规律

2021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练习:破解地球运动规律

破解地球运动规律图1为某飞机在甲、乙、丙间沿地球大圆周飞行轨迹示意图。

图2为飞机飞到乙地时,其垂直下方所示的经线、纬线和晨昏线位置关系图,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

据此完成1、2题。

1.若飞机匀速、等高飞行,则在甲-乙-丙间单位时间内飞过的纬度差( )A.持续变大B.先变大,后变小C.持续变小D.先变小,后变大2.当日,甲地日出的地方时为( )A.5点B.6点C.7点D.8点【解析】1选D,2选C。

第1题,因甲、乙、丙是位于地球大圆上的三个点,乙是飞行路程中纬度最高的点,因此从甲-乙-丙的飞行方向是先向东北再向东,后向东南。

结合纬度特点,可知纬度差是先变小后变大。

第2题,结合文字材料和图2可知,甲、乙、丙位于晨昏线上,此时丙地地方时为17点,恰好日落;又因甲、丙位于同一纬线上,昼夜长短相同,根据丙地日落时间为17点,可知该纬度的日出时间为7点。

3.某游客在杭州(30.3°N,120.2°E)西湖边甲处拍摄了西湖的“雷峰夕照”景观(如左图),右图为“西湖景区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拍摄时间应在18点之前B.拍摄当天杭州日出东北C.拍摄后第二天杭州昼长变短D.拍摄当天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9.7°【解析】选B。

图中雷峰塔位于甲地正西方向,结合左图可以看出,日落方向位于西北,故拍摄时间应在18点之后;日落西北,应为夏半年,日出应为东北方向;拍摄第二天的昼夜长短变化状况无法判断;此时为夏半年,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北,当太阳直射赤道时,杭州的正午太阳高度为59.7°,故拍摄当天的正午太阳高度大于59.7°。

青岛(36°N, 120°E))的李明同学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44°N, 88°E)探亲。

下图示意李明购买的2020年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

据此完成4、5题。

4.从青岛北站出发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李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 )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5.Z105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李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李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是( )A.9:52 10:00B.10:00 10:00C.10:00 12:00D.12:00 12:00【解析】4选A,5选D。

第4题,北京时间为东八区中央经线上的时间,即120°E 的地方时。

青岛的经度为120°E,地方时即为北京时间。

李明从青岛北站出发的时间为4月30日17:25,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还未到18点,因此太阳位于西南方向;李明到达乌鲁木齐时的北京时间为12:00,而乌鲁木齐的经度为88°E,相差约2个小时,因此乌鲁木齐的时间约为10:00,此时太阳位于其东南方向。

第5题,列车到达乌鲁木齐时的北京时间为12:00。

为了方便,我国统一采用东八区的时间,因此李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都是北京时间,即12:00。

图1、图2分别为某日同一时刻太阳高度沿某经线、纬线分布图,读图,回答6、7题。

6.此时 ( )A.北京时间为2时B.a+c=90°C.图1经线为90°WD.图2纬线为23°26′N7.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该日北极圈上出现极昼B.该日后太阳直射点将向南移C.次日图2纬线昼长夜短D.次日南京日出东北方向【解析】6选B,7选D。

第6题,从图1中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90°N 太阳高度为c,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c;从图2中看,90°E太阳高度为最大,最大的太阳高度为a,可判断出太阳直射点在90°E,90°E地方时为12时,北京时间为14时,图1中的经线为90°E;图2中昼长为12小时,可判断出该纬线为赤道,正午太阳高度与直射点纬度和为90°,因此a+c=90°。

第7题,从图1中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90°N太阳高度为c,则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为c, (90°-c)纬线圈上出现极昼;太阳直射点可能向北移,也可能向南移;图2纬线昼长为12小时,可判断出该纬线为赤道,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从图1中看,此时太阳直射点在赤道以北,次日南京日出东北方向。

某学校高一年级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学习“地球运动”内容时,选择学校附近开阔平坦的地方用指南针、量角器等进行研学实践活动(图2示意)。

某日11时20分(北京时间)测得的正午太阳高度和夜晚测得的北极星高度(量角器方位固定不变,图1示意)。

还观测到,这一天过后,同一时刻、同一地点测量学生的身影稍微变短。

据此完成8、9题。

8.根据活动情况记录可判断,观测地点位于( )A.华北平原B.长白山区C.塔里木盆地D.云贵高原9.观测日期为当地的(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解析】8选B,9选A。

第8题,北极星的仰角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图中显示该地北极星的仰角为45°,故可判断该地纬度为45°N;北京时间11时20分为当地的12时,可计算该地的经度为130°E;综合以上可以判断观测地点位于长白山区。

第9题,该日正午太阳高度为45°,结合该地纬度为45°N,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赤道。

这一天过后,学生的身影稍变短,故可判断为春分日。

通过分析不同纬度、街道走向、街道高宽比(指临街遮阳建筑高度与街道宽度之比)及不同季节对街道一天中理论可照时数影响的变化规律,为城市街道、住宅小区朝向的设计提供依据。

下图示意某日北半球街道高宽比为1∶2的四种不同走向街道理论可照时数与纬度的关系。

据此完成10、11题。

(tan22°≈0.40,tan26.5°≈0.5,tan33.5°≈0.66)10.该日最可能为( )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11.上图中实线所示街道为( )A.东西走向B.南北走向C.东北—西南走向D.西北—东南走向【解析】10选D,11选A。

第10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日四种街道的日照时数均小于12小时,反映该日昼短夜长。

且从赤道到40°N~50°N,日照时数呈现出递减的趋势,即表现为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这是北半球冬季的典型表现,中纬度地区日照时数在8~10小时左右,接近全年最低值,应为冬至日。

第11题,结合上题可知,该日为冬至日,该日日出东南、日落西南,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则朝南的街道无论弯曲角度多大都能有光照,但图中显示实线所示街道在40°N~50°N范围内几乎没有光照,这种状况只能说明该街道走向与南北方向垂直,为东西走向街道,南面街道建筑完美遮挡了射向街道的阳光。

我国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以此来命名城市,且沿用至今。

下图为山、河的南北两侧太阳光照示意图。

据此完成12、13题。

12.在古代,衡阳因靠近衡山得名,洛阳因临近洛水得名。

甲、乙、丙、丁四座城市能代表衡阳、洛阳位置的是( )A.甲-衡阳、丙-洛阳B.乙-衡阳、丁-洛阳C.乙-衡阳、丙-洛阳D.甲-衡阳、丁-洛阳13.夏至日正午,下列山体北坡为阳的是 ( )A.山东泰山B.陕西华山C.湖南衡山D.海南五指山【解析】12选C,13选D。

第12题,衡阳因山得名,据左图可知衡阳应位于山南的乙处,洛阳因临近洛水得名,据右图可知,洛阳应位于河北岸的丙处。

第13题,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南,山的南坡为阳坡;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正北,山的北坡为阳坡。

泰山、华山、衡山三座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南坡为阳坡。

海南五指山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山的北坡为阳坡。

下面甲图中的阴影表示黑夜,C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0,乙图为①②③④四地昼长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14、15题。

14.甲图图示时刻( )A.北京时间为14时B.武汉太阳高度为该日最大值C.CD线两侧日期不同D.华北平原正逢日落15.若甲图为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光照图,则乙图所示四条曲线中,能正确表示B点全年昼长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14选C,15选B。

第14题,读图可知,120°E平分昼半球,其地方时为12时,所以北京时间为12时,华北平原正逢正午左右;武汉在115°E附近,其地方时为11时40分左右,该日太阳高度最大值应在当地时间12时;CD所在经线平分夜半球,地方时为0时,即为自然日界线,两侧日期不同。

第15题,据材料可知,C 点自转线速度为0,即C点为极点,又因甲图为冬至日光照图,冬至日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夜现象,则B点在北极圈上,北极圈上全年昼长的变化为夏至日(6月22日前后)昼最长且正好出现极昼现象,之后昼渐短,夜渐长,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正好出现极夜现象,读乙图可知,只有②曲线符合条件。

2018年11月17-18日, APEC第二十六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都莫尔兹比港举行(10°S, 147°E)。

北京时间19日11时外交部召开记者会。

据此完成16、17题。

16.这次会议召开期间,莫尔兹比港( )A.正午日影朝南B.日出方向为东北C.白昼比上海长D.正午太阳高度比赤道小17.外交部举行记者会时,全球与北京处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约占全球的( )A.大于二分之一B.二分之一C.八分之三D.四分之一【解析】16选C,17选A。

第16题,由材料可知,2018年11月17-18日太阳直射点位于15°S附近,故莫尔兹比港正午日影朝北;全球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上海位于北半球,昼长小于12小时,该地昼长大于12小时,白昼明显比上海长;莫尔兹比港位于10°S,正午太阳高度比赤道大。

第17题,当北京(东八区)时间为11月19日11:00时,180°经线地方时为15:00,即地球上处于新的一天的时间范围为15小时,即处于19日的时间范围是15小时,故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占全球的15/24,大于二分之一。

2019年9月,我国的一个旅游团来到某国国家公园游览。

该国家公园有大量独特的白蚁丘。

白蚁丘相对宽阔的两面可吸收早晨和傍晚较弱的太阳热量,而较窄的两面则可对准正午炙热的阳光,以保持白蚁丘内部温度相对稳定。

抵达该地时刚好是北京时间12:00,白蚁丘的日影朝向正南略偏向东。

下图为白蚁丘景观图。

据此回答18~20题。

18.该国家公园位于( )A.印度B.东非高原C.澳大利亚北部D.巴西高原19.白蚁丘窄面的朝向大致为( )A.南北方向B.东西方向C.东北—西南方向D.西北—东南方向20.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夏”至“夏至”期间,正午时白蚁丘的影长( )A.逐渐变短B.先变短再变长C.逐渐变长D.先变长再变短【解析】18选C,19选A,20选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