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影视导演基础知识
第一讲 导演在影视创作中的中心职能
(一)导演中心的形成
(二)影视的本性(即影视艺术的综合性和叙述方式上的蒙太奇特性)
决定了导演必然成为创作的中心
强调导演中心,并不意味着贬低剧作的作用。对一部影片来说,剧作
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剧作是通过导演的再创作而成活的,
导演必然用自己的思想去阐发,至少要加上许多他的主观理解和
色彩。决定影片质量的关键还是导演,因为最终剧作还是要靠导
演体现在银幕上。
第二讲 导演的工作程序
导演拍摄一部影片时的工作程序:三个时期(八个阶段)。.
其中导演构思是导演创作中最重要、最有特点,也是必须首先完成的
一项工作内容。
前期(筹备期):
第一阶段:根据文学剧本产生导演构思,即对未来影片的总计划
和各种重大问题作出思考和决定。
第二阶段:写出或通过各个部门的讨论形成分镜头剧本。这是对
导演构思的具体落实,或者说是未来影片的设计图。
第三阶段:选演员、选外景、商定内景的方案和确定人物造型,
商定影片音乐、音响构成。
中期(实拍期):
第四阶段:写出并向摄制组宣讲“导演阐述”。
导演要把一部影片的创作意图,以及如何达到,用非常简洁、清
楚的语言,写在“导演阐述”中。也就是说,“导演阐述”表达了导
演创作一部影片的初衷。在好的影片中,导演阐述基本上是能够实现
的。
导演阐述的内容因人而异。一般来讲,有以下几个方面:
影片主题、时代背景、人物设计、分场景设想、风格样式,以及
对各部门的要求。
第五阶段:排演。
每个导演的工作方法不同,排演方式也各异。有的导演把影片中
的所有的戏从头到尾串排下来,让演员适应一下未来的形象感觉;有
的导演则强调电影(电视剧)表演的现场感受,根本不排戏,而是通
过小品练习,在表演方法上达到一致,以便于导演将来在镜头前的调
动;还有的导演在摄影机摆定以前,让演员走地位。无论导演采用什
么样的方法进行排演,其目的都是通过演员的实体活动,检验自己从
接到剧本到实拍以前所有的工作。排演的过程中,还可能产生新的分
镜头方案。
第六阶段:实拍。
后期:
第七阶段:剪辑
第八阶段:声画合成。
包括配对白、音乐、音响效果、混录等等。这些工作结束了,一
部影片才算是最后完成。
第三讲 导演构思
在导演工作程序的八个阶段中,导演构思是导演创作里最重要、
最有特点,也是必须首先完成的一项工作内容。
导演构思产生于第一阶段,它的酝酿、修改、落实,却贯穿于影
片创作的全过程。
导演构思的任务是使剧作银幕(屏幕)形象化。通过连续不断、
结构有致地出现在银幕(屏幕)上的人物和一切视觉听觉形象,阐发
影片的思想内涵,达到感染观众的艺术作用。
导演构思所包括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一)主题意念的把握(二)确定人物形象的配置和基调,安排
具体的行为动作来表现性格
(三)造型形式和音响手段的选择和组织(四)叙述结构的安排(五)
样式的确立和风格的追求
第四讲 导演与剧作
一, 剧本是一剧之本
二, 导演与剧作
三, 影视剧作的(叙述)语言
前面讲了,美国人悉德·菲尔德在《电影剧本写作基础》一书中为
电影剧本下了这样一个明确的定义:“一部电影剧本就是一个由画面
讲述出来的故事。”
影视剧作,是以语言为手段进行造型描绘的那一部分,首要的部
分。
影视剧作的语言,包括叙述性语言和对话性语言两个方面。
叙述性部分也可称散文部分,是指剧本中关于肖像、动作、心理
和景物、环境、场面、细节之类的描写,关于人物关系的介绍,关于
年代和时间的交代,关于演员表演的提示,以及关于摄影机的位移、
画面的剪接和其它有关辅助元素(光影、音乐效果等)的情景说明。
对话性部分是指关于人物的言谈、内心独白和画外解说的描写。
这两种语言,前者主要以创造视觉形象为己任,服务于人们的眼
睛;后者主要以创造听觉形象为己任,服务于人们的耳朵。正是两者
的有机统一,才为我们创造出视听结合、完整有力的综合银屏形象。
对影视剧本的叙述语言提出了一些特殊的要求:
1, 可见性2,运动性3,具体性4,简洁性
第五讲 导演指导下的演员表演艺术
导演的主要表现手段
四个方面:表演艺术;画面构成;音响构成;蒙太奇
导演通过这些手段,来完成和实现他的构思。
影视表演艺术的主要特点:
1,影视表演艺术是影视综合艺术当中的一个有机部分
2,影视表演的生活化
3,演员表演的统一风格
除上述几个主要特点之外,影视表演是面对摄影机(摄像机)的
表演,这种镜头前的表演还带来一些具体的技术上的特点。
镜头前表演的技术上的特点:
1,单元性的表演2,不连贯的表演3,不同景别的表演
影视表演的这些具体特点,要求导演和演员在整个创作过程中,
头脑要有一种高度严密的思考,非常明确这一个镜头和整体的关系,
这一个片断在整个人物性格的历程中,处于一个什么地位,怎样通过
表演手段化片断为整体,使每个镜头都是整个人物形象的组成部分之
一。因此,影视演员的表演必须有导演的参与才能完成。戏剧表演虽
然事先排练时演员在总的方面必须和导演的意见相一致,但到了正式
演出时,表演并不直接受到导演的制约,因而每一场演出都会有所不
同。而影视演员演戏时,导演就在对面,必须严格地把自己每一个单
元的表演纳入导演的总体构思当中。
根据影视表演的特点,导演要有一整套和演员合作的正确的方式
和手段。首先是要建立正常的良好的合作关系。 正常的合作关系
有以下几点:
1,为演员创造真实的表演环境2,帮助演员克服影视特殊的表
演方式带来的一些限制和困难,使其表演生活化3,善于启发和诱导,
与演员建立一种真正的合作关系
第六讲 画面构成
画面构成的因素
1, 人物造型
演员——导演造型观的重要表现。
故事片人物形象的最后体现,是由演员来完成的。从这个意义
上讲,演员是体现剧作的文学内容、戏剧情节,完成人物命运和人物
性格塑造的主要承担者。
2, 动作的空间环境造型
与人物造型相结合的,是环境的造型。
环境不仅要作为一般情节展开的地点,还要真正使它作为一
种造型因素,让环境作为一种造型因素,在追求真实的前提
下,努力发挥造型本身的艺术感染力和说服力,让环境用一
种无声的语言表达导演创作意图的一部分。
3, 独立的造型手段
国产影片《农奴》中,为了揭露农奴主与外国人勾结搞反叛
活动是道貌
岸然地在宗教的掩盖下进行的,设计了一系列用造型本身说话的
道具。比如,农奴主和国外土匪联系的发报机是一尊佛像,佛像
头上有一粒红珠子,是盏灯。发报时,珠子就一闪一闪的。又比
如,主人公强巴觉醒后,从高大的佛像的肚子里抱出一捆叛乱者
藏匿在里面的枪支。
这两个场面,不用旁白,不用其它手段,其含义显而易见。
这就是影视不同于其它门类艺术的独立的造型手段。
4,光影和色调
银幕(屏幕)形象的创造,一方面是由演员根据剧作提供的角色性格
进行表演创作;另一方面,由摄影机运用画面和光线处理,和演员的
表演一起完成银幕(屏幕)形象的创造。后一个因素的存在,就是银
屏形象区别于舞台形象之处。光线对于塑造人物的外部形象和内心活
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银幕(屏幕)技巧
影视的艺术内容是由无数既有连续性又有独立性的画面表现出
来的。构成画面的是银屏上的一切造型因素,即由光影、色彩和色调
组成的人和空间,以及由镜头调度和演员调度等形成的人物活动,人
和环境的相对运动等等。那么,如何拍摄这一个个的画面(镜头),
并按照导演构思,把它们连接起来,就涉及到一系列的银屏技巧问题。
影视的结构实际上包括了两个相互联系和相辅相成的方面:
内部结构:即画面内的结构;外部结构:即一个镜头和它前后镜
头之间的结构。
一, 内部结构
1, 景别
2,摄影(摄像)机的角度
镜头角度指的是摄影机和主体之间的高低程度。
正常角度——平角度。摄影机基本上正对着主体。
低角度镜头——摄影机仰视主体。
高角度镜头——摄影机俯视主体。
3,运动的三种类型主体运动 摄影机运动 主体和摄影机的综合
运动
4,摄影(摄像)机的运动方式推 拉 摇 移
二,外部结构——镜头的连接
1连接镜头的主要方式:切叠化淡变……2动作的连接A 姿态的连续
B 动作的连续C 视线的连续3轴线4构图和切5反打6运动十二种
基本运动7主镜头
第七讲 音响构成
影视剧是视觉艺术的说法是不完整的。完整地说。它应该是一门视听
艺术。
音响在影视中的作用:
1,给造型以补充和渲染,增加画面的感染力,使之产生丰富的含义
2,参与剧情,制造矛盾冲突
3,产生空间感,改变时间,创造幻觉
音响与画面有两种结合方式:同步和对位。
声画分立是各式各样对位法中的一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