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人教版)必修1经济生活
第五课第二框《新时代的劳动者》说课稿
《新时代的劳动者》是经济生活第五课第二框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生产。
在我国,物质财富是在哪里生产的?是由谁生产出来的?第五课专门从微观角度分析财富创造的场所与主体:企业和劳动者。
人们消费的产品是由生产提供的,而生产又主要是由劳动人民在企业当中进行的。
而本框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财富创造的主体——劳动者,理解劳动的作用与意义,为学生今后以劳动者身份参与经济生活提供一定的指导。
本课的逻辑结构是:在了解了财富创造的场所以后,引出劳动的地位与意义及就业的作用与意义,进而引出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
由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引出劳动者应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最后,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及如何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学情分析】
从学情来看,学生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对消费与生活的关系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由于消费与学生的生活关系密切,所以学生对第一单元的学习稍容易些,而生产对学生来说相对较远,对于劳动与就业,以及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学生还处于不全面的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更没有理论高度。
但劳动者的身份将会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对本课内容会有一定的求知欲望。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立了以下的教学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懂得劳动与就业的含义及作用。
页脚内容1
○了解我国当前的就业形势及如何解决我国就业问题。
○理解当代劳动者应该树立的正确的择业就业观。
○了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及维护合法权益的基本途径与方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参与经济生活的实践能力。
○正确认识我国就业形势的辩证思维能力。
○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树立劳动光荣、劳动伟大、劳动平等的观念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树立正确的就业与择业观念。
○增强学生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
○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
2.教学难点
○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页脚内容2
(难点的依据:这部分知识需要学生从国家、社会、企业、劳动者多个角度来进行分析,且要落实劳动者树立正确的择业观这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根据教学重难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与学法,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
【教法与学法】
1.教法:
○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
我根据对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认识,结合本校学生实际,主要运用讲授法、讨论法、问题教学法的教学方法。
创设问题情景,充分调动学生求知欲,激发学生的探究心理。
让学生合作讨论,利于学生吸收各种想法并实现思想碰撞,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也有利于共同合作能力的培养。
2.学法:
○自主探究法、合作学习法
学生学习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主动获取、整理、贮存、运用知识和获得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我觉得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时,应尽量避免单纯地向学生灌输知识。
所以,我主要运用问题教学法以及创设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思考与合作讨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感悟,主动去学习。
本课属于新授课,时间为一堂课45分钟。
包括以下具体的教学流程:
【教学过程】
页脚内容3
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我设置了三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导入新课。
在这个环节我利用视频来进行导入,视频关于部分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包括北大学子卖猪肉、一女子日本留学归来卖煎饼果子、大学生投身公益事业的内容。
抛出问题“当代大学生不同的就业反映了什么?他们都属于劳动吗?”学生自由发挥并回答,老师及时归纳引出劳动的意义,指出不同行业的劳动者尽管分工不同但地位相同,强调劳动是光荣的。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贴近学生生活,视频形式可以让学生以最快速度投入课堂中,同时学生能感受当前存在的就业现象。
)
第二个环节,新课学习。
(1)在此环节,我将首先采用问题教学法,抛出问题“劳动与就业有什么关系?它们是等同的吗?”来让学生自主思考,我再从两组图片(儿童打扫与清洁工打扫、义工探访老人与护工照顾老人)来解释劳动与就业的区别与联系,再引出二者的含义与作用,对二者的关系进行梳理。
接着创设情境(情境关于人物发哥到处找工作)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发哥就业的原因,以及找不到工作的原因,引导学生从国家与个人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接着我会通过图片与相关数据来分析就业的原因(重要性与必要性),以及分析当前的就业形势。
考虑到学生的知识水平有限,对失业现象可能认识并不全面。
所以这里我会补充关于经济中存在一定的失业现象的普遍性的相关知识点,引导学生能够对失业现象有辩证的看待与思考。
(2)然后,针对当前的就业形势,谈谈该如何解决就业难的问题。
这一部分,我创设了情境(发哥迟迟未找到工作,多个亲戚对此提出了不同的就业态度),教师带领学生共同分析不同的就业态度与择业心理。
页脚内容4
接着这个情境,我模拟了一个招聘会的现场。
提供4个就业岗位(创业CEO、公务员、销售员、清洁工),每个岗位都有一定的人数要求,同学们每人只能投一份简历。
招聘会结束后,我会依次出示四个问题:
问题一:招聘现场人潮涌动,大家自由选择自己心仪的工作体现了什么样的择业观?这样的择业观有何意义?
引出自主择业观相关知识。
问题二:有的岗位条件苛刻同时又竞争激烈,你要怎样才能从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引出竞争就业观相关知识。
问题三:为什么有的岗位要求低但却几乎无人问津?
学生能回答出待遇低、工作没面子等原因,然后老师以导入的视频中的案例,引导树立职业平等的观念。
问题四:如果以上都没有你想要的工作,而你又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你该怎么办?是否会一直找下去,直到找到你心目中的理想工作为止?
引导学生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并介绍一些新兴职业。
同时让学生思考“先择业还是先就业”的问题,播放一个40s的短视频,引发学生深度思考。
(3)最后,除了劳动者需要树立正确的就业择业观外,还要提高综合素质,树立工匠精神。
播放视频有更深的了解。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模拟招聘活动,让学生感受部分岗位竞争激烈的氛围,也让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再通过几个问题将这些切身感受上升到理论层面,学生对几个正确择业就
页脚内容5
页脚内容6 业观的体会和感悟将会更加深刻,最后对于择业与就业的思考,落实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教学目标。
提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提的“工匠精神”,时效性较强)
讲完劳动者这一重要的主体后,向学生提问希望国家与企业给予什么支持,让劳动者更好地就业。
第三个环节,升华运用。
在此环节,主要运用案例分析法。
由上一环节国家与企业促进劳动者就业的措施,自然引出还要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知识点内容,包括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维护劳动者的途径措施等知识。
接着创设情境(发哥的劳动者权益受单位侵害)让学生分析侵犯了哪些权益,及时巩固升华。
最后,布置一份课后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采集就业信息,调查市场需求,寻求各种就业途径和创业方式。
(设计意图:本班学生水平较高,布置这项作业有利于让学生培养调查实践与辩证思考的综合能力,实现能力迁移。
)
【板书设计】
在教学中我既会充分运用多媒体现代教学工具,也会充分利用黑板根据上课流程及时做记录,
做到板书与授课的同步,使得课堂更有条理性。
本堂课的主体板书设计如下:
新时代的劳动者
【说课综述】
以上是我对本节课的认识和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在整个课堂中,我通过问题引导与创设情境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与探究讨论,使学生的认知活动逐步深化,既掌握了知识,又学会了方法。
总之,对课堂的设计,我始终在努力贯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方法为主线,有计划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和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指导思想。
从实际出发,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力求让学生学习更为全面透彻,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谢谢!
页脚内容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