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五四学制)东晋南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五四学制)东晋南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课堂小结
第一个时期 东晋
第二个时期 南朝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灭东 亡晋
的 建 立 与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想一想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经济中心”与“经济重心”的 区别 “中心”涉及政治的影响,一般来讲首都在哪 儿,就在哪儿形成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统 一时期,一般只有一个中心,分裂时期,则可 能有多个中心。“经济重心”则是指经济最发 达、地位最重要的某个较大地区。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问题探究
1、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是什么?
客观 原因
优越的自然条件 南方战乱少,社会较安定
主观 原因
北人南迁,带去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工具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商业
农业和手工业 的发展,同时 促进了商业的 交流和城市的 繁荣。 南朝时的_建_康__, 是当时商业最 为活跃的大都 市。
问题驱动课堂 东平县实验中学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学习目标:
1.识记:东晋建立的情况,南朝政治,江 南开发的概况; 2.理解:东晋南朝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 南移; 3.分析:江南经济逐步发展的原因。 重点:江南地区的开发 难点:江南地区开发的原因及其表现
一、东晋的兴亡
建立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随后,镇
(主要原因)
南北方人民的共同努力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2、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农业方面:
(1)修建水利工程,开垦大量良田; (2)农业生产技术有了很大改进; (3)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
南 方 牛 耕
施肥图
龙骨水车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江南地区的开发的表现:
手工业方面:
缫丝、织布、制瓷、冶铸、 造船、造纸、制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 面有显著发展
南 (江
朝 原南
政 因地
权 表区
的 现的
更 )开


当堂达标1-5CACBA 6-10ADCBA 课后巩固CABCA 材料题:6.(1) 江南地区已经得到相当程度的开发。 (2) 原因 :1.江南地区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 条件;2.南方地区战争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3.北民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增加了劳动力。
(3)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表现见教材P84-85
1、右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
B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
A.优越的自然条件 B.人口的大量迁移 C.统治者的措施 D.稳定的社会环境
2.李白的诗句“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水嘉”,
反映了西晋末年中原动乱、人口南迁的情况,人口南迁
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
A.破坏了南方环境和农业发展 B.加剧了南北矛盾和割据状态 C.完成了经济和政治重心南移
D
D.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民族交往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获得开发的最
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B.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B
C.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守长江下游的皇族司马睿于317年重建晋王

东晋政
朝,以建康为都城,史称东晋。 “王与马,共天下”
权特点

收复失地
东晋初廷对北方将领不信任、多加牵制,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兴盛: 淝水之战战胜前秦,出现“荆扬宴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
衰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420年,东晋灭亡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材料分析
材料二:(东晋建立后)百许年中,无风 尘之警,区域之内,晏如也。……地广野 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之年), 则数郡忘饥。 ——《宋书》 材料二反映南方的经济有何发展?
东晋建立以来,南方农业得到了发展,人民 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二、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楚越之地(指江南地区),地广人希 (稀),饭稻羹(gēng,用蒸、煮等方式做成的 糊状食物)鱼,或火耕而水耨(除草),……不 待贾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 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司马迁《史记·货殖列传》 (1)材料一反映西汉时期南方的社会经济发 展状况如何?原因是什么?
耕作方式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人民生活不 富裕。原因:我国政治、经济中心在北方,南 方地区地广人稀,没有得到大规模开发,生产 技术落后。
山东东平县实验中学中国历史第一册 (五四 学制) 东晋南 朝 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二、南朝政权更替
420年,东晋被其大将刘裕建立的宋取代。此 后160多年间,南方先后经历了宋__、__齐__、__梁__、__陈__四 个朝代,都城都在__建__康__,历史上总称_南__朝____。
南朝
(建康)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