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写结合教案设计

读写结合教案设计

6、天安门广场
柳林七小杜莺莺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

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清天安门广场各建筑物所在位置。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读通长句子;结合有关词语理解句子。

教学准备:
小黑板、照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们去过北京吗?谁能说说北京有哪些让你难忘的地方?学生自由发言,教师相机出示自己在天安门广场上的相片,引入:今天,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去参观天安门广场。

2、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学,提自学要求:
(1)借助课文注音把课文读正确,尤其是长句子和带生字的句子要反复多读几遍,看清生字字形,读准生字字音。

(2)把生字词画出来多读几遍,尝试理解,不懂的词可做上记号。

(3)标出段落序号。

2、检查自学情况
(1)认读生字词。

(2)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

3、默读课文,想想每一节说了什么意思,指名说
思考哪些段落的意思相近,可以合并成一段
第一段(第1节)交代了天安门广场的位置和特点。

第二段(2—3节)介绍了广场上雄伟壮丽的建筑物。

第三段(第4节)写了天安门广场特殊的政治地位。

第四段(5—6节)着重写了天安门广场上的两大突出景观。

三、指导写字
1、讲解字形。

博:左右结构的字,左边小右边大,右上的部分写得扁一些,下边的“寸”要托住上边的部分。

2、学生描红、仿影。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六自然段。

2、读懂课文,了解天安门广场建筑物壮观辉煌的景观,知道天安门
广场是新中国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理解广场为什么令人向往。

2、理解“五星红旗和旭日一同升起”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牙膏盒、墨水盒、三个小药盒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读课文
1、教学第一节
(1)指名读,说说天安门广场的地理位置
(2)画出表现广场特点的词:最宽广、最壮观
过渡:作者为了突出天安门广场“最宽广、最壮观”的特点,主要写了天安门广场哪些主要的景物和场景呢?我们接着看课文。

2、教学第二段(2—3节)
(1)天安门广场到底有哪些雄伟的建筑物呢?(A介绍人民英雄纪念碑B介绍毛主席纪念堂C中国革命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人民大会堂)学生拿出准备的教具,边读边摆,理清广场上建筑物的方位关系。

(2)你从哪些地方看出她雄伟壮丽?理解:雕梁画栋\汉白玉\华表\蟠龙花纹\格外挺拔
(3)指导朗读,用赞美的语气读。

3、教学第四节
(1)指名读,说说为什么说“天安门是新中国的象征”?
(2)通过第一句和二三句的因果关系理解
(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把第一句和第四句联系起来,理解“无比向往”的原因。

(4)指导感情朗读
4、教学第四段(5—6节)
(1)指名读5、6自然段,其他同学你认为天安门美在哪?划出有关句子,自己品味一下。

交流中引导学生理解“曙光、晨曦、雄姿、旭日”等词语。

(2)指导朗读:看到国旗缓缓升起时,你心理有什么感想?看到天安门广场这么美好的景象,这么热闹的场面,同学们你的心理又感到怎样?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

学生练习朗读。

(3)练习背诵
三、总结课文
这篇课文从两方面介绍了天安门广场,前半部分讲了广场建筑的雄伟壮丽,后半部分讲了广场地位特殊,意义非凡。

四、布置作业:背诵四、五两节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六自然段。

2、在学习课文中场面描写的基础上,练笔写仪仗对清晨升国旗时的场景。

教学重点: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片段练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指名读课文
2、指名背课文四五六三节
二、巩固练习
形近字辨析组词
冻()袖()博()谈()
栋()油()搏()淡()三、片段练习
学习第六自然段的写法,写一个欢庆场面
1、讨论第
2、3自然段的写法边读书边作记号用∽∽∽∽划出表示事物的词。

用---划出表示方位转换的词。

2、小结:这是转换方位的一种,即从一种景物开始逐步承接转换。

写一处景物常常运用这种方法。

3、讨论第三自然段的写法。

4、小结:第三小节以广场为中心向四周转换。

在描写某处建筑物时运用这种方法条理会更清晰。

5、任选一种转换方法。

以《我们的教室》或《花坛》为题写一段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