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鸟类
红树林区的生境多样性为鸟类(尤其是水鸟)的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所有要素。

致密、幽静、少外界干扰的有林地是鸟类栖息和筑巢的理想场所。

退潮时林外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鹭类、鸻鹬类等涉禽提供了觅食场所,而涨潮时的潮沟及林外浅水水域也是鸭类理想的觅食、休息场所。

在红树林内还可以看到许多陆鸟,如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Zosterops japonica)、褐翅鸭鹃(Centropus sinensis)等。

红树林区的鸟类包括水鸟和非水鸟,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

我国红树林区的游禽有潜鸟、、鹈鹕、军舰鸟、鸬鹚、鸭、雁、天鹅、鸥等类群,涉禽主要有鹭类、鸻鹬类和秧鸡类。

非水鸟在红树林鸟类群落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可分为攀禽、猛禽、陆禽和鸣禽。

与一般的湿地相比,红树林区鸟类组成的重要特点是鸣禽种类丰富,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林中鸟类。

我国红树林区的雀形目鸟类特别丰富,香港米埔、深圳福田、海南东寨港和福建盐害红树林区分别记录到123、60、41和29种雀形目鸟类。

丝光椋鸟白鹡鸰
黄腹花蜜鸟
在红树林区常见的鹭类有白鹭(Egretla garzetta)、大白鹭(Egretla alb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tulcus ibis)等。

大型的长腿涉禽,通常有长、直和外形似匕首的嘴,脚和颈部都很长,脚部裸露,这些特征让它们能在浅水中寻找食物。

飞行时颈向后缩成S型,脚向后伸直。

常见于鱼塘、溪流、海岸、沼泽和红树林等环境,繁殖季节时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中营巢。

在退潮后的泥滩、红树林外围的基围鱼塘等地觅食。

不同鹭类喜好的觅食生境也有所不同,白鹭和苍鹭(Ardea cinerea)喜欢在泥滩上觅食,而池鹭和牛背鹭更喜欢在鱼塘区觅食。

鹭类的食物广泛,主要有鱼类、两栖类、昆虫和底栖动物等。

“夫妻”枝头唱
红树林缘滩涂栖息的大白鹭和小白鹭
鸻鹬类也是红树林区常见的鸟类,环颈鸻(Charadrius hiaticul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re)、红脚鹬(Tringa totanus)、青脚鹬(T. nebularia)、红胸滨鹬(Calidris canutus)、翘嘴鹬(Xenus cinerea)等是红树林区主要的鸻鹬类。

环颈鸻、黑腹滨鹬、红脚鹬、青脚鹬是在红树林区越冬的冬候鸟,红胸滨鹬、翘嘴鹬则是在春秋季迁徙过境的旅鸟。

鸻鹬类双脚细长适合软湿泥地的活动,在开阔的潮间带上,以小跑步的方式来觅食滩涂上的无脊椎动物如沙蚕、红虫、招潮蟹等。

部分鹬科的嘴尖柔软且具触觉神经,能感应泥中蠕虫之类的活动。

在涨潮时,鸻鹬类经常飞到附近的农田休息。

(左)黑腹滨鹬(右)红胸滨鹬(中)红脚鹬。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