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中考语文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古诗文名句填写(8分) (共1题;共8分)1. (8分)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①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② ________ ,蜡炬成灰泪始干。
③行远必自尔,________④越明年,________ ,百废具兴。
⑤古代诗人常常借酒言事抒怀。
范仲淹在《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________,________ ”词句中,借写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生发的惆怅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________ , ________ ”诗句中,借写农人备酒待客来展现农村丰收的欢悦气象,赞美淳朴的民风与人情。
二、语文基础和语文实践活动(18分) (共7题;共18分)2.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A . 分外(fèn)解剖(pāo)深邃(suì)余晖(huī)B . 怄气(òu)田圃(pǔ)浩瀚(hàn)禁锢(jìn)C . 颓废(tuí)弥留(mí)灵柩(jiù)襁褓(qiǎng)D . 繁衍(yǎn)颤动(chàn)亵渎(xiè)田圃(pǔ)3. (2分)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在这叫喊声里——充满着对暴风雨的渴望!B . 在这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愤怒的力量,热情的火焰和胜利的信心。
C . 它们这些海鸭啊,享受不了生活的战斗的欢乐:轰隆隆的雷声就把它们吓坏了。
D . 它笑那些乌云,它因为欢乐而号叫!4. (2分) (2019七上·惠城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继美国、法国和芬兰之后,我国成为第四个拥有“生物航油”自主研发技术的国家。
B . 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 . 在寒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 广贺高铁建成通车后,使我市到广州的运行时间比原来缩短了一倍。
5. (2分)下列划线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 . 在公交车上是否必须给有需要的人让座?对此,大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B . 一个人犯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懂得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以致重蹈覆辙。
C . 外国人形象地把“高铁、移动支付、共享单车和网购”这些我们生活中鲜为人知的事物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D . “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成果展为观众展示了多姿多彩的香港风貌和未来蓝图。
6. (2分)(2019·沈阳)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①抚模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
②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
③这些文字不端架子,如行云流水,又如云端紫燕,显得气象万千。
④此刻,你就沉溺在雅洁从容的文字里,仿佛和一位智者相对而坐,听他娓娓道来,你的心就长出了翅膀。
A . 两个“和”字都是连词,“行云流水”是并列短语,“娓娓道来”是主谓短语。
B . “抚摸一本书,不只是用眼睛,还要用手指和心灵。
”这是表示并列关系的复句。
C . “在温暖的阳光下,你与一段优美的文字邂逅。
”这个句子中,“在温暖的阳光下”作定语。
D . 画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方法是:将“沉溺”改为“沉浸”。
7. (2分)(2019·江西模拟) 下列句子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这是一个方形的荷花鱼沼。
②桥的栏杆和望柱形制奇特,人行桥上,可以随意左右。
③三是殿前的鱼沼飞梁。
④这种突破一字桥形的十字飞梁,在我国古建筑中也是罕见的。
⑤沼上架了一个十字飞梁,下面由三十四根八角形的石柱支撑。
A . ①③⑤④②B . ③①⑤②④C . ③②④⑤①D . ③②⑤④①8. (6分) (2019八下·长春月考)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人类精神的食粮、智慧的海洋。
读书可以形成翩然之风度,卓尔之气质。
前进中学学生会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漫校园”的主题综合性实践话动。
请你参与此次活动,并完成下面题目。
材料一:关于读书,鲁迅认为,要多读书,但不能读死书,否则真成了“自己脑里给作者跑马”,并且“踏得一塌糊涂”了。
钱穆认为,读书要“活”,懂得一书中所蕴涵的一种活的精神;要读全书,不可割裂破碎、只注意某一方面。
材料二:读、重读、反复读,那些可以把自己钉牢的书,有助于理解事物,在大脑中形成或自己意义的框架;有助于理解人类社会与历史,及其背后的细节、逻辑。
至于哪些书能把自己“钉牢”,值得自己一读再读反复读,除了流传的经典之外,恐怕还需要自己在茫茫书海中摸爬滚打一番,细细体悟,才能找到真爱。
材料三:在“传统文化热”走向公众时,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传统的理解与尊重,避免庸俗化的,唯利是图的扭曲传统;需要坚持对传统的现代理解和当代转化。
把传统文化中那些符合现代生活与现代价值的内容有机的融入生活。
(1)【究观点】请从以上三则观点中,任选二则加以概括。
(每则不超过15字)(2)【受采访】(要求:记者提问任选一问作答,语言简明,表达得体,不超过100字。
)记者:同学,你好!据说你们学校开展的“传统文化漫校园”实践活动,特别注重经典的诵读。
你最喜欢那本经典著作或哪首经典诗词?请说出理由。
记者:家风依靠家规家训传承发扬,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
请晒出你的家规或家训,并说出对你成长的影响。
(3)【写书信】近日,一档读信节目——《见字如面》,持续刷爆朋友圈。
几封书信涓涓山泉,沁人心脾,荧屏内外,收获掌声无数。
请你给远在他乡的父母写封信(要求:只写出书信的开头、结尾部分,不写正文,不得出现真实姓名。
)三、浅层次阅读理解(22分) (共3题;共22分)9. (4分) (2019七上·椒江期末) 名著中的主要人物,往往具有多面性,优缺点并存。
从下列人物中任选一位,结合相关情节分析其优缺点。
A.长妈妈(阿长)(鲁迅《朝花夕拾》)B.猪八戒(吴承恩《西游记》)C.赫瓦伦斯基(屠格涅夫《猎人笔记》)10. (4分) (2019七下·凤凰期中) 现代文阅读父爱有多坚硬①这些年来,他很少和父亲说话,始终如陌生人一样保持距离。
②5岁时,他闹着做鸡毛毽子,追得满院子鸡飞狗跳的。
父亲见了,在他的屁股上落下了大红指印;上小学时,他偷偷地在教桌里放老鼠,吓得老师花容失色。
回家后,他的屁股上多了几道鞭痕;中学时,父亲教训他的话,他一脸不屑地顶回去。
父亲急了,扬起手,却怔了怔,没落下来。
那时的他已高出父亲一个头。
③高二的暑假,他宅在家里,整日沉迷于游戏中。
一天,母亲说:“你爸腰疼病犯了,你和他一起出工吧,搭把手。
”他不情愿地答应了。
父亲是维修工,只要有人打电话,他便立即出门。
那天,是6楼的露台排水口被垃圾堵死了,物业提出要扩建排水口,父亲满口应承下来。
④正值盛夏,太阳火辣辣的。
穿着白色T恤、运动短裤的他像是出行的游者,磨磨蹭蹭地跟在父亲身后上了露台。
露台上毫无遮掩,阳光白花花一片。
父亲躬身半跪,一只手做支撑,另一只手艰难地伸进排水口掏垃圾。
恶臭一阵阵袭来,他不由皱了皱眉,退后了一步。
而父亲仍然半跪在那里清理着,发白的灰色汗衫被汗水浸透,紧贴在后背。
他看不见父亲的脸,只看见父亲花白的头发在阳光下发出刺目的白光,扎得他的眼生疼。
在他的印象里,父亲是高大威猛的,健步如飞,声如洪钟。
可是眼前的父亲却黝黑瘦削,如霜后的茄子迅速地蔫了。
这让他有点不知所措起来。
忙碌半晌,终于清理干净了。
父亲跌坐一旁,喘粗气。
看到不远处站立的儿子,愣了一下,努力地站了起来,腰却如弓似的牵扯着生疼,怎么也站不直。
太阳已经爬上半空,热浪一阵阵袭来,逼得他不敢抬头。
⑤父亲躬着腰拿起电钻开始扩大排水口,电钻声尖锐地响起,火花四射,砂石飞溅,有的贴着父亲的面颊飞过。
一股无形的力量驱使着他猛地上前一步,夺过父亲手里的电钻。
这时,他才知道这是个不好驯服的家伙,震动起来如一匹剽悍的野马,随时准备脱缰而去。
没多久,他的掌心便磨出了水泡,钻心地疼。
父亲又将电钻夺了过去,只是安排他用铲子清理碎裂的砂石。
阳光火焰般包围了他,有液体顺着他的脸颊滑过,涩涩的,咸咸的。
⑥当晚,他辗转难眠,起身去卫生间时,听到父母房里有细碎的说话声。
他贴耳过去。
“以后不要儿子陪我出工了啊,他是拿笔杆子的料,哪做得来粗活。
他小时候我管得严,相信棍棒底下出孝子,看来是我错了啊。
能将他供上大学,也算是了了我的心愿……”那是父亲的声音,低沉而苍老,像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扼住了他的咽喉。
他想起了5岁时,父亲将他顶在肩头去看露天电影。
人群密密匝匝挡住了父亲的视线,而他看得兴起;小学考试,他得了双百,父亲竟喝得满面通红;为了给他筹借高中的学费,一向不求人的父亲却陪笑脸跟人说尽了好话……这些画面在他脑子里一一闪过,让他喉头发涩。
⑦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
虽然父亲给他的爱粗糙坚硬,却真挚朴实,无声地融入了他的生命里,让他也慢慢变成了如父亲一样坚硬的男子。
(选自《做人与处世》有删改)(1)阅读③-⑦段,填写下表。
(2)请结合本文,举一例简要分析前后照应的作用。
(3)你认为谁是本文的主人公?请结合内容及主旨说说你的理由。
(4)结合语境,品析下面的语句。
①请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说说第④段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②第⑤段画线句中的“液体”一词换为“汗水“好不好? 为什么?(5)分析“那一天,他一下子长大了”的原因,生活中也会有触动你情思让你成长的事例,请选取其中的一个事例并写出触动的原因及感受。
11. (14.0分)(2014·赤峰)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安陵君曰:“大王加惠,以大易小,甚善;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秦王不悦。
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
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
”秦王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
”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尔。
”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
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
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