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学设计及意图 1 / 7 篇一:雷雨教学设计 《雷雨》 荡湾小学:凌月圆 设计意图: 语文课需要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作为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努力抓住具体的语言文字,激活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多元感悟、合理想象,同时关注语言形式,实现语言潜移默化地同化、顺应,把语文课上得扎实、灵动。 教学目标: 1、 整体感知课文,认识“垂”等4个生字,会写生字“垂”。 2、 学习雷雨前一部分,通过自主感悟语言文字、活化雷雨前自然界出现的现象 和特点,品味用词的准确与生动,激活生活体验,想象说话。 3、 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揭示课题,初读课文 1、 猜谜导入: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你能猜出来吗? 出示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入水中都不见。”——雨 你知道有哪些雨。 2、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让我们一起把课题读一下。 《18、雷雨》 雷雨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种自然景象,在夏季的时候经常出现雷雨天气,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写雷雨的。 3、 出示自读要求,让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1) (2)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特别难读的地方可以多读几遍。 看看课文是怎样把雷雨一步一步写下来了。 二、 学习字词,理清脉络 1、 学习字词。 师:让老师来考考你,刚才读得是否仔细。 出示词语,指名读——小老师带读——开小火车读 出示生字卡片:这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谁来叫叫它。 你觉得读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2、理清全文脉络 师:小鹿斑比真淘气,它把课文的顺序打乱了,想考考我们小朋友。你能给这些句子排排队吗? (1) (2) (3) (4) 指名排队。 尝试让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排。 红色的三个自然段是写什么时候。 蓝色的呢?黑色的呢。师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 小结:原来小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描写雷雨的。 三、 学习第1~3自然段 1、 师: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小作者是怎样描写雨前的景色的。 2、 出示前三个自然段,思考:雨前的景象是怎样的?从哪能些词句中感受到的。 3、 出示句子:“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树上的蝉一叫” (1) (2) (3) 雷雨教学设计及意图 2 / 7 (4) (5) 读了句子,你有什么感受? 哪个地方感觉很闷。“叶子一动也不动。” 课件演示“黑沉沉的乌云压下来。”你看见了什么? “树叶一动不动”说明了什么?这么热的天,蝉为什么一声也不叫呢? 指导朗读:谁能有感情地读读这个自然段。 4、 出示2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感觉。 (1)“树枝乱摆”——你有什么想说的。 (2)站起来,出示狂风音效,让学生演示:谁能表演一下树枝乱摆。 (3)指导朗读“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4)动画演示:蜘蛛是怎样逃的?蜘蛛,你为什么要逃呀? (5)指导朗读“一只蜘蛛从树上垂下来,逃走了。” (6)出示音效和动画,说话训练:忽然,一阵大风吹来——说说一种景物的特点。 (7)交流反馈,根据图片说,说说图上没有的景象。 5、你看到什么变化?先出示闪电图片, 再出示音效,你听着听着,有什么变化? 指导朗读。 出示音效,指导朗读。 6、小结: 读了这三段,让你感觉到—— 齐读三段: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小鹿斑比又要考你了,你会填吗?先自己试试吧。 指名填,齐填。 7、深华 小作者观察到雷雨前会有乌云、风、闪电、雷声等,你还知道大自然中有哪能些景象表示要下雨了吗? 出示图片。 四、学写生字“垂” 1、学习了课文的第1~3自然段,接下来,让我们动动小手,写写其中的生字吧!出示“垂”,认读。 2、出示动画,指导书写,说说写时该注意些什么。 3、生仿写:姿势漂亮的人才能把字写好! 4、学会了写“垂”,你能用垂说话吗? 五、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会认“压,乱,垂,虹”四个生字,会写一个生字“垂。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充分感受雷雨前的情景,初步感知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象。 3.联系生活,培养学生有观察天气变化的意识。 重点:感受雷雨前的情景。 难点:联系生活感知,感情朗读雷雨前描写。 一揭示课题,整体感知课文 1.雨有很多种,你知道有哪些雨?(板书雨)(学生自由说) 2.今天我们将要迎接的就是一场雷雨。(板书雷雨) 小朋友们见过雷雨吗?你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的呢? 老师提示雷雨一般是在什么季节下的?(夏天午后) [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雷雨可以说是学生记忆中的一个影象。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的切身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课文的学习作铺垫。教学过程中,学生回答见过的雷雨是什么样时,描述的语言比较苍白,学生在接下去的课文阅读中与自己对雷雨的表达形成对比,可以感受到课文语言描述的魅力。] 雷雨教学设计及意图 3 / 7 3.有一位小朋友把他观察到的雷雨景象写成了一篇文章。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18课,和这位小朋友一起看看这场雷雨吧 4.请同学们打开书本八十页,自由地朗读课文。 读之前,老师有要求: (1)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你的同桌,可以问问我这个新朋友,也可以请这里的小鹦鹉们帮助你。(课件出示带拼音生字:压,乱,垂,虹) (2)标段落序号。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这里采用命令式的要求,不如借鉴梁老师的教给学生读书方法:你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说,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更乐意去读。] 二.学习生字 1. 读准生字音: 刚才小朋友读得非常认真,谁来当当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这儿的生字。小老师带读(提示垂是翘舌音)——同桌检查读(请同桌互相检查着读一读,比比谁读得好)——开火车读 2.读准了字音,那么,它们的样子你们都记住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它们。 小朋友记字的方法可真多。 [这里四个生字的读音对学生来说相对较容易,可以适当减少教学时间,学生的识字方法很多,教师要适当总结,以便学生在今后的识字中有“法”可依,进而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能力。] 3.书写一个生字: (1)这四个字中,你认为哪个字最难写,需要提醒小朋友注意? 是啊,“垂”不但难读,而且特难写, (2)师范写生跟着书空——生观察说(你会提醒小朋友注意哪个笔画?)——师再范写(边写边提醒: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垂的笔顺,先写千(用彩色笔写),一横比一横长,最后一横却要最短。) (3)生练写(把这个字写两次。) [“垂”字教学是生字教学中的重难点,“垂”的书写的笔画长短在不同的参考书中不一致,教学时,我尊重教科书中的书写,采用第三横最长这种写法。它的笔顺和结构教学效果与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出入,仍掌握得不够好,在平时的生字教学中,要更多地强调提醒学生去观察写字。] 三.学习1—3自然段雷雨前景象 小朋友们,大自然很奇妙,每当雷雨来临之前,大自然会有很多变化。 1.读准字音。 2.读通句子。 请同学拿起书看课文,谁来读1-3自然段描写雷雨前的景色。 (1)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仔细听,他有没有把生字音都读准了。) 读得真流利,字也读准了,谁也能像他一样把雷雨前的景色读流利,读正确。 (2)自由练读。--(你们也喜欢这样读吗)齐读 (3)默读。 师:很好,都会读了,接着,老师请你们默读,边读边想象雷雨前的景色。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掌握字词的同时,充分接触熟悉文本内容。] 3.读出感情。 你读了这雷雨前的景象后,有什么感受? 学生交流:很可怕,很恐怖?? 你是从那句话中读出这种感受的?(随生回答出示句子) (1)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你能带着这种(要根据学生说的心情)的心情,读好这句话吗? a. 如果该学生读的好,你可以让学生评评,他读出这种感受了吗? 雷雨教学设计及意图 4 / 7 b. 也可以自己说:“黑沉沉”你读的特别好,让我们仿佛感受到乌云的象我们压下来,大地一下子变暗了。 谁也能向他一样读读。 c 师问:“谁能做个压的动作,”学生做动作后, 师问:(出示图乌云图)现在有满天的乌云向你压下来,压的你透不过气来,你有什么感觉? 谁能再读读?---齐读 [这句话的朗读指导是重点,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压”,图文结合增强 学生的想象感受,这里老师的语言渲染直接影响学生的回忆感受,老师必须入情入境引导学生朗读。] (2).学生齐读后,师说:是呀,雷雨前,乌云密布,大地变暗,小朋友门都感到害怕,就连树叶和蝉好象也和我们一样。 引读:----“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叫。”(出示句子) 你感觉到什么?(雷雨前没有一丝风,闷热,很静,) 雷雨前没有一丝风,真闷真热,范读——真安静啊——齐读 (3)“忽然一阵大风,吹得树枝乱摆。” 怎样是“乱摆”?做动作。(你们看过风吹树枝乱摆的情况吗?) 学生说后读——大家一起做动作读。 (4)“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是啊,蜘蛛也知道雷雨快要来了,很害怕,赶紧拉一条丝,垂下来,逃走了。 (播放蛛蛛垂下来逃走的动画)谁来当当这只害怕的蜘蛛,指名学生读。 [学生对“垂“字的理解有困难,用文字解释也比较复杂,所以采用多媒体直观手段,让学生一看就明白了蜘蛛是怎样垂下来快速逃走的。这儿让学生来扮演角色朗读,学生很感兴趣,能够进入角色带着自己的见解朗读句子。] 你还从那句中感受到害怕? (5)“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师评:你不光看到了闪电,还听到了雷声,真是个会读书的孩子。) (播放雷雨前闪电雷声的动画)再朗读。 (句式训练,出示句子) 用“_____越来越______”说句子。(充分说) [这个句式不是难点,是对知识的复习,学生在以前接触过这个知识点,相对较容易,学生发言积极,增强自信心。] 过渡:同学们说得越来越好了 4.说话训练。 师动情的说:雷雨前的天气闷得让人透不过气来,黑沉沉的乌云像巨石一样压下来,狂风席卷大地,闪电雷声也不甘示弱,赶来凑热闹,多可怕的气氛呀。 要下雨了,其他的小动物们都在干什么? (出示:要下雨了,——) [这里不但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还是一个知识点的拓展。激发学生对原有生活经验的回忆,学生的回答往往会有让你有惊喜,课外积累多的学生说出了小鱼浮出水面吐泡泡,小燕子飞得很低很低,蚂蚁忙着搬家等现象,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要及时评价,肯定其合理性,可以让其他学生明白更多的自然现象,懂得平时要去观察,去发现。] 5.是啊,要下雨了,(出示)满天的乌云——齐读 篇二: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 南沙区区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参赛 教师报名表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