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形的旋转人教版数学
一、学习目标
1、掌握旋转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
2、理解旋转的基本性质
3、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二、重点:旋转相关概念以及性质
难点:利用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三、学习过程:
(一)。
自学教材P56并填空:
1、把一个平面图形___着平面内某一点O_____一个角度,就叫做图形的旋转,点O叫做_________,转动的角叫做
________。
因此,旋转的决定因素是_________和_________。
(二)。
自学检测:
1.钟表的分针匀速旋转一周需要60分。
(1)指出它的旋转中心;(2)经过20分,分针旋转了_________度。
2.如图,如果把钟表的指针看做三角形OAB,它绕O点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OEF,在这个旋转过程中:(1)旋转中心是______旋转角是__________(2)经过旋转,点A、B分别移动______________
3.如图:DABC是等边三角形,D是BC上一点,DABD经过旋转后到达DACE的位置。
(1)旋转中心是_______(2)旋转了_______度。
(3)如果M是AB的中点,那么经过上述旋转后,点M转到了________________.
(三)自学教材P57探究,总结归纳旋转地性质。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四)旋转性质的应用
要练说,得练听。
听是说的前提,听得准确,才有条件正确模仿,才能不断地掌握高一级水平的语言。
我在教学中,注意听说结合,训练幼儿听的能力,课堂上,我特别重视教师的语言,我对幼儿说话,注意声音清楚,高低起伏,抑扬有
致,富有吸引力,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注意。
当我发现有的幼儿不专心听别人发言时,就随时表扬那些静听的幼儿,或是让他重复别人说过的内容,抓住教育时机,要求他们专心听,用心记。
平时我还通过各种趣味活动,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听边想,边听边说的能力,如听词对词,听词句说意思,听句子辩正误,听故事讲述故事,听谜语猜谜底,听智力故事,动脑筋,出主意,听儿歌上句,接儿歌下句等,这样幼儿学得生动活泼,轻松愉快,既训练了听的能力,强化了记忆,又发展了思维,为说打下了基础。
1、已知△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B=5㎝,BC=3厘米,△ABC绕点C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得到△DEC,则D=______,B=______,DE=_______㎝,EC=______㎝,
AE=_______㎝,DE与AB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
2、正方形ABCD中有一点P,把△ABP绕点点B旋转到
△CQB,连结PQ,则△PBQ的形状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家庭是幼儿语言活动的重要环境,为了与家长配合做好幼儿阅读训练工作,孩子一入园就召开家长会,给家长提出早期抓好幼儿阅读的要求。
我把幼儿在园里的阅读活动及阅读情况及时传递给家长,要求孩子回家向家长朗诵儿歌,表演故事。
我和家长共同配合,一道训练,幼儿的阅读能力提高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