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

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纺织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在国际竞争中优势比较明显的产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城镇化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区纺织服装产业依托喀什棉花资源优势,以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狠抓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术进步等重点工作,抓住国内纺织服装产业转移速度加快的良好机遇,主要指标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产业结构日趋合理,纺绽规模不断扩大,整体装备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新政发[2014]50号)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2014年行动方案》(新政办发[2014]82号)文件精神,为促进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健康快速发展,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4-2023年。

一、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现状近年来,特别是“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xx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八大、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和自治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和循环经济的理念统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兴区、工业强区、工业富区”的战略。

依托喀什棉花资源优势,以提高纺织服装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狠抓产业发展、园区建设、招商引资、技术进步等重点工作。

2013年xx地区棉花种植面积308.05万亩,棉花产量35.4万吨。

截止2014年底,喀什地区有纺织服装企业47家,其中:棉纺项目27个,折合环锭纺、纺锭总规模为198万锭(其中:在建项目规模118万锭);服装类项目10个,年生产能力为2300万件(套);织布类项目5个,织布机1086台;针织类5个(均为在建企业),设计规模为240万件针织品、4.5亿双高档棉袜、200万打手套、5000万米/面料;家纺类项目1个,年生产能力为5万套家纺。

主要布局在除塔什库尔干县以外的11个县(市)。

由于装备和技术升级,产品品种从原来的普梳中支纱升级到目前主要生产精梳50S-220S特高支纱。

产品质量档次得到大幅提高,质量达到2011乌斯特公报5-25%的水平。

总之,“十二五”规划实施以来,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实现了能力扩张、装备水平升级、产品品种、质量的大幅提高,纺织服装产业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

二、规划的指导思想及原则(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八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地委(扩大)会议精神,按照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业带动就业的重大战略部署,以有效承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为重点,大力推动喀什纺织服装产业跨越式发展,着力发展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的服装家纺产业,逐步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增强喀什自身发展能力;坚持可持续发展为根本保障,以拓展亚欧市场为依托,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培训力度,加快纺织服装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口岸优势,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引领,加快喀什市、巴楚县等纺织服装产业园建设步伐,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面向亚欧地区的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二)基本原则1、立足当前与谋划长远相结合。

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确保喀什纺织服装工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坚持全产业链高起点高水平发展,大力提升纺织服装行业整体技术水平,做到高端发展、技术领先,严禁落后的淘汰设备转入喀什,不断增强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2、增加产能与提升技术水平相结合。

高水平、高起点发展喀什纺织服装工业,有序地扩大生产规模和延伸产业链条,同时注重提升技术进步和技术装备改造,加-3 -大自主创新,实现产业优化升级,打造喀什高新技术纺织服装产业基地。

3、突出重点与兼顾全局相结合。

充分发挥棉纺织产业的带动作用,充分利用本地及周边地州棉花资源、合成纤维、人造纤维,开拓高档面料印染、针织、服装领域,实现纺织服装产业的全面发展。

4、市场主导与政策引导相结合。

充分调动企业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鼓励竞争,同时发挥政策的支持和引导作用,使喀什纺织服装产业有序调整和快速发展。

5、坚持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

坚持“环保优先、生态立区”方针,牢固树立“生态红线”意识,高度重视自然生态和环境保护,大力发展纺织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注重水资源的保护,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装备,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积极推进清洁生产,严格控制单位产品能源消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提高能效水平,减少污染物排放,确保印染污水100%处理和达标排放。

把环保标准作为产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企业只有在环保达标的前提下才能享受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

三、重要意义及发展目标(一)加快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1、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扩大就业,维护喀什地区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重要举措。

在当前维护社会稳定任务十分繁重的形势下,必须把促进就业作为维护社会稳定和实现长治久安的治本之策,扩大和稳定就业对于喀什地区来说不仅是经济社会问题,更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必须把就业摆在各项工作的突出位置。

2、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实现大规模企业就业的战略选择。

纺织服装产业既是喀什地区的传统产业,也是本地资源禀赋好、产业基础强、增长空间大、延伸链条长、劳动密集型特征最为突出的产业,长期以来在吸纳就业、增加收入、繁荣市场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我区现有产业结构、资源条件、人力资源等情况看,大规模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既有原料、电价、土地、区位等方面的特殊优势和产业基础,又有国内外的市场需求,特别是拥有向西出口的优势和条件,有利于吸引东部沿海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向新疆转移,具备稳定发展、逐步扩大规模的基础。

纺织服装企业生产集中度高、稳定性强,有利于各族群众接受现代文化,增强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免疫力;有利于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加快转移,大幅增加居民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和质量,尽快融入工业文明和现代生活方式。

3、发展纺织服装产业是巩固我区作为全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现实需要。

巩固和发展我区作为国家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仅仅生产棉花是不够的,必须大力发展棉花深加工,延伸棉花产业-5 -链。

现阶段,欧洲是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主要市场,中西亚和俄罗斯等国家纺织服装工业与我国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市场潜力巨大。

必须从跨越发展的高度、从改善民生的高度、从维护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发展服装产业的重要作用,采取必要措施,扎实有效推进。

(二)发展目标第一阶段(2014-2018年),根据自治区《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以及“三城七园一中心”发展目标要求,我区坚持以喀什市、巴楚县等纺织服装工业园区为引领,到2018年,全地区纺锭总规模达到300万锭,气流纺产能达到5万头,坯布产量达到2亿米,针织品5000吨,服装服饰产能达到1亿件以上,全地区纺织服装工业总产值达到300亿元,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5.7万人。

第二阶段(2019-2023年),基本形成以喀什经济开发区为龙头,以喀什市、巴楚等纺织服装产业园为支撑,纺织产业体系较为完整的纺织服装出口加工区,产业内生发展动力明显提升,品牌服装建设成效显著,纺织服装成为助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重要引擎。

到2023年,全地区纺锭总规模达到500万锭,气流纺产能达到10万头,坯布3亿米,针织品1万吨,成衣产量达到2亿件,印染品5万吨,全地区纺织服装产业生产总值620亿元,全产业链就业容量达11.5万人。

四、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形势(一)政策机遇中央、自治区高度重视新疆纺织服装产业发展,2014年先后出台了《关于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的意见》(新政发[2014]50号)和《发展纺织服装产业带动就业2014年行动方案》,明确了10个方面的扶持政策,2014年10月,自治区以新财建〔2014〕430号、431号、432号、433号、434号5个政策性文件明确了纺织服装企业贷款财政贴息;服装、家纺等纺织深加工产品出疆运费和进疆面料运费补贴;毛纺、麻纺产品出疆运费补贴;使用新疆地产棉补贴;提高出疆棉纱、棉布运费补贴标准等。

自治区对南疆地区政策性倾斜较为明确,我区必须抢抓这难得的利好机遇,顺势而为,千方百计争取差别于疆内其他地州市优惠政策,突破“七园”界限,为打造国家重要的纺织、服装工业基地奠定基础。

(二)资源优势喀什是全国重要的产棉地区之一,种植面积300万亩,年产皮棉在35万吨左右,是我区传统的农业支柱产业,也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

喀什劳动力资源丰富,2013年底全地区人口总数422.82万人,占新疆人口总数2264.30万人的18.67%;全地-7 -区有约80万人需要转移就业,其中:农业富余劳动力71.5万人,城镇待业青壮年6.36万人,每年新增城乡未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约2万人、应返乡高校毕业生约7000人。

全区劳动力供给远大于现实就业岗位,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基数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提供了所需的人力支撑。

(三)区位优势喀什地处欧亚大陆中心,边境线长达896公里。

有红其拉甫、吐尔尕特、伊尔克什坦、卡拉苏、喀什国际航空港等5个一类口岸和1个二类口岸(新怡发)对外开放,面向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8个国家近15亿人口的大市场,具有“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的独特区位优势。

2010年6月,国务院决定在喀什设立经济开发区,实行特殊经济政策。

目前,综合保税区启动区即将投入运营。

中吉乌铁路、中巴铁路项目前期加进推进,中巴经济走廊重要地位凸显。

通过大力发展纺织、服装产业,以贸促工,工贸联动,发挥区位等多种优势,为努力打造中巴经济走廊,开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市场奠定工业基础。

(四)当前纺织、服装行业发展形势2012年以来,受国际市场需求减弱、国内市场需求增长趋缓、劳动力成本高等因素影响,我国纺织行业运行呈下滑态势,生产增速明显下降,出口数量有所减少,企业效益出现下滑。

受劳动力成本、原料成本、进出口关税等因素影响,东部沿海纺织、服装企业向国内中西部转移趋势活跃,部分企业甚至将工厂迁至印度、越南、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家。

如以差别化优惠政策辅之,喀什承接东部沿海城市、对口支援省市以及其他省市纺织、服装企业转移具备明显优势。

五、喀什地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重点及规划布局我区纺织服装产业发展重点是棉纺织、针织、印染、服装、家纺及产业链延伸配套项目。

(一)发展重点1、纺纱制品:恢复新棉集团喀什分公司11.2万锭纺纱生产线,加快新疆喀什齐鲁如意50万锭纺纱、岳普湖县新疆光大西域科技新建20万锭棉纺项目、英吉沙县东昶棉业10万锭纺织、英吉沙县鸿泰棉业10万锭纺织、英吉沙齐鲁纺织25万锭纺纱、喀什广新纺织20万锭纺织、新疆新金利纺织10万锭纺织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各类纺纱制品,扩大棉纱锭产出规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