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产业发展规划一、大鹏现状1、自然地理大鹏新区隶属于广东省深圳市,成立于2011年12月30日,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大亚湾,与惠州接壤,距离深汕特别合作区只需1小时,西抱大鹏湾,遥望香港新界,中心位置位于北纬22°38′ ,东经114°24′;辖区面积607平方公里,其中陆域面积294.18平方公里,约占深圳市六分之一。
大鹏新区下辖3个街道,25个社区;常住人口13.56万人(2015年)。
大鹏半岛森林覆盖率超过76%,大鹏新区东西两边临海,南北两面环山,区山地多平地少,地形较为复杂;大鹏新区位于深圳东南部,三面环海,海岸线长130多公里,受海洋影响,多雨雾,常受台风吹袭。
全区近5年年降水量约1846毫米,北部和南部易出现突发性强降水,地质灾害风险程度较高;由于植被覆盖率高,加上海洋的调节作用,平均气温较低,平均气温22.5℃,城市热岛强度较小,风速相对较大,平均风速2.5米每秒,气候舒适程度较高。
2、行政规划大鹏新区下辖大鹏街道、南澳街道、葵涌街道三个街道,25个社区;其中大鹏街道辖7个社区:鹏城社区、岭澳社区、水头社区、布新社区、王母社区、下沙社区、大鹏社区;南澳街道辖9个社区:南澳社区、南渔社区、东渔社区、东山社区、南隆社区、水头沙社区、新大社区、东涌社区、西涌社区;葵涌街道辖9个社区:葵新社区、三溪社区、高源社区、土洋社区、溪涌社区、坝光社区、官湖社区、葵丰社区、葵涌社区。
大鹏新区政府驻地葵涌街道金岭路1号。
3、经济概况(参考网站:/tjgb/21036.htm)2015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74.5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下同),较2014年增长4.0%。
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0.48亿元,下降18.3%;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66.66亿元,增长1.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07.39亿元,增长8.3%。
第三产业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5.6%、批发和零售业下降0.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4.6%、金融业增长14.8%、房地产业增长32.0%、其他服务业增长7.6%。
截至2015年末,全区星级酒店2家,旅行社4家。
全年累计接待旅游者1000.0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其中,国内游客991.3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4%;海外游客8.72万人次,下降4.9%。
全年实现旅游业总收入44.67亿元,比上年增长8.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4.0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国际旅游收入0.59亿元,增长1.7%。
2015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53.06亿元,增长1.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
按经济类型分,国有经济实现增加值8.24亿元,下降10.3%;股份制经济实现增加值73.91亿元,增长0.2%;港澳台、外商投资经济实现增加值77.82亿元,增长6.3%。
分轻重工业看,轻工业实现增加值14.22亿元,同比下降7.5%;重工业实现增加值145.74亿元,增长3.5%。
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燃气生产和供应业是我区工业三大支柱行业。
2015年全区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实现总产值192.42亿元,同比下降1.2%,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4.6%;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实现总产值63.83亿元,增长3.0%;燃气生产和供应业实现总产值65.14亿元,下降5.0%。
三大支柱行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为74.4%。
全年房地产业增加值为11.45亿元,比上年增长32.0%,占我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10.7%。
销售面积15.6万平方米,增长749.1%;销售金额24.14亿元,增长523.7%;商品房单位平方米1.55万元。
截至2015年末,全区公路总长度168.84公里,其中,省养公路55.57公里,地养公路101.30公里。
4、风俗文化新区是深圳的“文化之根”。
海防文化、渔农文化、渔村文化、客家文化是新区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点9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大鹏所城;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土洋东江纵队司令部旧址;深圳市文物保护单位4处:赖恩爵墓、赖太母刘老夫人墓、刘起龙将军墓、东山寺石牌坊;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咸头岭遗址、杨耀宗墓、南澳文氏义冢、清标彤管石牌坊、王桐山钟氏大宅;其它不可移动文物87处),文物类别有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
新区的重要文化接待窗口- 大鹏古城博物馆,是以专业技术提供社会公益服务为主体的事业单位,是展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历史文化的地方性综合性历史类博物馆,同时也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大鹏所城,全称“大鹏守御千户所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是深圳又名鹏城的由来,也是深圳市唯一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大鹏所城所在的鹏城村是深圳唯一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
咸头岭遗址名列“2006年中国考古十大发现”第二位,距今7000年。
舞草龙、渔民娶亲等民风民俗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北撤纪念亭、东纵革命司令部旧址等历史文化遗迹保存完好,已成为省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新区具有地方特色的有价值村落19个,半云天村被评为“广东省自然生态类最美乡村旅游示范点”。
二、政策导向1、大鹏半岛自然保护区2010年,经深圳市政府批准,大鹏半岛市级自然保护区成立。
深圳市政府相关文件显示:该保护区属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面积146 .22平方公里(不包括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面积51.63平方公里),范围包括排牙山和笔架山山地、葵涌坝光银叶树红树林湿地、南澳接到东涌红树林湿地、西涌香蒲桃林等。
市政府还要求,凡是涉及保护区撤销和范围调整或变更等,需报市政府批准。
2、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其中,2012年出台深圳《大鹏新区保护与发展综合规划(2012~2020)》通过专家评审,将大鹏半岛定位为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规划了包括全国海洋经济科学发展示范市核心区、广东省生态与生物资源重点保护区、深圳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区在内的多项职能,提出重点开发下沙旅游启动区、坝光生态科学小城等5个地区。
2013年,总投资48亿元的5个五星级酒店同时开工,一批高档次旅游设施初步形成。
“中国杯”、“大鹏杯”帆船赛吸引了35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200支船队,大鹏新区“航海之都”的美誉扬帆起航。
首届深圳大鹏新年马拉松赛,1500名选手乐跑庆新年。
2014年,大鹏新区旅游发展及产业策划国际咨询活动成功举办,来自世界各地的团队及专家、评委围绕着“实施旅游岛”进行观点碰撞并引发深度思考,探讨生态发展之路;下沙片区以54亿元的成交价成功拍出,致力打造成国际生态旅游区的标杆;环国家地质公园、较场尾综合整治成效明显,塑造了海滨城区新形象;第三届国际户外嘉年华更加成熟,成为新区“新兴户外胜地”的旅游名片……数据显示,2014年大鹏新区共接待游客977.7万人次,较新区成立前增长近50%,近3年,每年新增旅游人数均超过100万人次。
3、国际生物谷2013年,深圳市政府公布在大鹏新区建设国际生物谷计划,以坝光为核心启动区,打造国际领先的生物科技创新中心、全球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基地,国际生物谷(深圳•坝光)的发展规划共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以启动和集聚为核心,启动6平方公里的全面建设,形成融合研发基地、特色学院、研究性医院、公共服务与一体的生态科技小城;第二阶段以拓展和完善为核心,产业进一步集聚,服务进一步完善,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科技园区和绿色滨海小城;第三阶段以释放和辐射为核心,立足坝光,辐射整个大鹏新区,促进在全市范围内形成基于大科学、大数据、大合作的生物科技全产业链。
规划到2020年,坝光核心启动区集聚100家以上各类产学研主体,在站博士后300名以上,造就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领军人才,使全市生物产业增加值达2000亿元。
三、潜在问题1、平衡保护与发展的双重使命如何平衡保护与发展一直是大鹏半岛需要破解的难题,新一轮的城市发展给大鹏半岛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既需加强资源环境的保护,又必须面对因长期严格控制导致大鹏经济发展水平与原特区巨大差距的状况,以缓解多年坚守与发展诉求之间的突出矛盾。
2、应对日益增加的生态安全压力城市用地不断扩张对生态体系产生巨大冲击,导致自然山体割裂破损状况日益突出,由于生态廊道被切断,造成生境碎化和生境阻隔,资源物种总数的密度低于同纬度远离城市中心的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下降。
3、地区建设与管理水平亟待提升管理体制的落后是大鹏半岛保护与发展的重大障碍,长期严格的规划控制,虽然使生态资源得到较大保护,但也造成经济发展模式单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正是由于保护与发展长期对立,未能得到有效统一,导致地区经济活力不足,建设管理水平难以提高。
4、妥善处理原住民分享发展利益的强烈诉求95%以上的原村民集体股份公司分红在2000元以下,相当一部分公司负债经营,村民收入主要依靠补贴,2007年至2010年原农村户口人均补贴6000元/年,大部分原自然村(居民小组)若不加补贴均属贫困村。
如何优先处理好原住民的生存与发展问题成为一大挑战。
5满足日益旺盛的旅游开发需求。
大鹏半岛是深圳的自然资源富集地,仅有的几处景区已人满为患。
市场化导向下,一些旅游资源频频遭遇“蚕食”,零星、低端的开发使得环境资源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对大鹏半岛开发的整体性和高端性造成潜在影响。
6、能源设施布局与建设滨海城区的矛盾大鹏半岛分布有下洞油气仓储库、秤头角LNG接收站、迭福LNG接收站、能东电厂,迭福海域拟建中石油LNG调峰应急站。
众多的能源设施占据了宝贵的海岸线资源,影响了滨海城区的发展,“核电安全区”、“高压走廊区”对游客度假、居民生活、城市景观都产生了较大影响7、人文文化开发与宣传不足大鹏旅游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国内及国际市场中显现出优势,必须与其独具特色的人文文化景观相结合,而不仅仅是依靠自然资源来吸引游客。
同时,虽然大鹏开始打造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已经三年有余,我们也看到了西涌度假区,东涌度假区的发展,农家乐,民宿,以及海上运动的发展。
为大鹏新区在国内旅游业中大大提高了知名度。
但相比其他国际著名的海岛旅游城市,资源开发、利用力度仍然不足,尤其是人文景观的开发与宣传,特别是面向海外游客时,拥有浓厚文化底蕴的我国传统文化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国内,国外游客在旅游之时难以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浓浓的民族风情.8、民众环境保护意识不强旅游业人流涌动所带来的环境问题不可忽视,游客除了有深圳市及周边城市各大旅游团队之外,还有不少来大鹏进行个人休闲度假旅游的游客,大批流动的人群给环境保护带来了不少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