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药简介

山药简介

一、山药的简介及品种山药之重要山药为薯蓣科(Dioscoreaceae)薯蓣属(Dioscorea)多年生蔓性之根茎类植物,为可供食用、药用或保健用之重要作物之一,具高产及富含营养之特色。

薯蓣属植物除了系吾人粮食中淀粉及蛋白质之重要供源外,在传统医药方面,则系药用植物相当集中与重要之一属。

山药被栽培与利用之历史极早,如『山海经』、『本草衍义』、『图经本草』、『新修本草』、『本草网目』及『齐民要术』等本草典籍均有记载;最早之本草药典『神农本草经』且列山药为上品药材。

山药之利用部位为块茎(担根体),有滋养、强壮及止泻功效,为常用药用与保健用生药材料。

山药由于分布极广,遍及热带、亚热带及其它地区,物种十分繁杂,栽培生产方式亦因地区或品种而异。

全球山药之年产量在1991年约为24×106 公吨,为热带地区生产量仅次于树薯及甘薯,而营养价值则有超过之最重要根茎作物,亦为国际性重要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世界人口仍持续增长,人口成长愈快,粮食益形不足,对于根茎作物,尤其是具有高产量及高营养质量之山药之需求似将愈大,因为在单位时间及单位面积内,根茎作物及甘蔗同为热量生产最有效率之作物种类。

及早选育山药优良新品种,并建立其栽培技术,同时开发多元化新产品,似极符合目前正发展之农产品少量多样化之农业政策,有助提高农民所得。

山药之品种山药从肉质分有水山药和绵山药两大类;从外形上分有长山药、扁山药、圆山药三种。

长山药是我们比较常见的,如麻山药、大和长芋、铁棍山药、水山药等圆柱形品种。

一些常见的山药品种特性及市场适应性:1.铁棍山药。

是品质最好的长山药,但是这个品种产量特别低,亩产2000多斤,山药长得很细长。

在它的主产区消费者比较认可。

2.细毛山药。

细毛山药是山东济宁地区的一个地方性品种。

这个品种的品质也很好,亩产山药2000~3000斤,长的也是细长,但只在它的主产区有市场。

3.河北麻山药。

麻山药在河北的种植面积很大外型比铁棍山药、细毛山药要粗。

一般亩产4000斤左右,根毛比较密。

表皮不光滑。

吃起来口感带一点点麻,但是很有面。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出售,但因外形难看价格不高。

4.大和长芋。

大和长芋是日本品种,亩产比较高,一般可达5000~6000斤,高产地块可达8000斤,甚至更高。

外形比上述三个品种粗,根毛比较粗,吃起来也有面,但不如上述三个品种抗病性强,田间管理要注意防病。

这个品种外观漂亮,售价较高。

大和长芋是我国山药出口的一个主要品种。

5.水山药。

水山药以江苏北部盛产,名字有叫“水山药”的,也有叫“华籽山药”的,近年又出现一个水山药的新品种叫“九斤黄”。

它们有几个共同点:(1)产量高。

亩产过万斤是很正常的事,据说“九斤黄”亩产可达2万多斤。

(2)不结山药豆。

水山药都不结豆,主要是用山药块茎繁殖。

(3)含水量高。

水山药的含水量超过86%,炒食或生食比较脆。

正因为它含水量高又不长山药豆,所以山药的个体都比较大,在外观上比较好。

(4)含淀粉量少。

水山药炖或煮食时,吃起来口感不好,没有面,炒着拌着吃时比较脆,只在南方的一些大城市有一定的市场。

水山药很不抗病,在田间管理中要注意防病。

水山药适合在沙土地中种植,以单沟不灌沟的方式种植。

种植时要注意防止雨水塌沟,下雨时要及时排水,田间不能有积水,浇水时更要注意防塌沟。

因为单沟不灌沟种植时土质比较松散,所以山药的细胞结合不紧密,水分高不好贮藏,如果不是有可靠的市场不宜大量种植。

6.大久保德利2号。

日本品种。

这个品种的外观是扁形,如同扇面,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山药相比较感觉有点畸形。

它含水量比长山药少,淀粉、蛋白质和黏液汁含量均比长山药高,煮炖吃起来又绵又面,适口性好。

和长山药比它种植时不用深挖沟,收获时也很省工,每亩地只需要2~3个工。

目前主要用来进行深加工出口。

它的适应性很好。

在我国适合种长山药的地区都可以种植,且此品种抗病性很好。

从种植者的角度来看,这个品种产量高,用工少,易于管理适合大面积发展。

在我国市场上目前还没有这个品种出售,但从其贮存性及肉质口感上来说都极其突出,消费者很易接受,是一个值得大力推广的品种.二、山药的营养价值剖析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

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

临床上常用治脾胃虚弱、食少体倦、泄泻等病症;2、滋肾益精:山药含有多种营养素,有强健机体,滋肾益精的作用。

大凡肾亏遗精,妇女白带多、小便频数等症,皆可服之;3、益肺止咳:山药含有皂甙、黏液质,有润滑,滋润的作用,故可益肺气,养肺阴,治疗肺虚痰嗽久咳之症;4、降低血糖:山药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于治疗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疗佳品;5、延年益寿:山药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淀,预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6、抗肝昏迷近年研究发现山药具有镇静作用,可来抗肝昏迷。

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1、适宜糖尿病患者、腹胀、病后虚弱者、慢性肾炎患者、长期腹泻者;2、山药有收涩的作用,故大便燥结者不宜食用;另外有实邪者忌食山药。

注意事项山药与甘遂不要一同食用;也不可与碱性药物同服。

用法用量1、山药切片后需立即浸泡在盐水中,以防止氧化发黑。

2、新鲜山药切开时会有黏液,极易滑刀伤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许醋洗,这样可减少黏液。

3、山药质地细腻,味道香甜,不过,山药皮容易导致皮肤过敏,所以最好用削皮的方式,并且削完山药的手不要乱碰,马上多洗几遍手,要不然就会抓哪儿哪儿痒。

4、好的山药外皮无伤,带黏液,断层雪白,黏液多,水分少。

皮可鲜炒,或晒干煎汤、煮粥。

去皮食用,以免产生麻、刺等异常口感。

5、山药鲜品多用于虚劳咳嗽及消渴病,炒熟食用治脾胃、肾气亏虚。

食用功效山药味甘、性平,入肺、脾、肾经;不燥不腻;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主治脾胃虚弱、倦怠无力、食欲不振、久泄久痢、肺气虚燥、痰喘咳嗽、肾气亏耗、腰膝酸软、下肢痿弱、消渴尿频、遗精早泄、带下白浊、皮肤赤肿、肥胖等病症。

三、山药的种植前景山药是一种药食兼用的滋补保健佳蔬,其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及抗病机理正逐步被发现和证实,并愈来愈受到广大消费者青睐。

1 食用价值:山药块根肉质细腻,富含粗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淀粉和糖。

山药不仅可烹制(如炒食、红烧、油炸、蒸煮等),且可作粉或配制成多种滋补食品(如山药酒、糕点、饼干、粉精、营养面、八宝粥及系列饮料等),其营养十分丰富。

2 药用价值:山药的块根和珠芽均可供药用,具有健脾、固精、补肺、益肾的功能,主治脾虚食少、水泻不止、肺虚咳喘、肾虚遗精、带下尿频、虚热消渴等症。

常服多食,久病可愈,无病养身,实为保健佳品。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山药能防止血管动脉硬化,改善血液循环,增强肌体免疫功能,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故山药可作为抗肿瘤和放、化疗及手术后体虚者的辅助药物。

3 经济价值: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鲜品3000公斤—3500公斤,产值在8000元左右。

山药不仅耐贮易运,且可加工增值、外销出口。

山药本身具有的价值,决定了其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但目前,我国山药专业加工厂尚未形成规模,仅仅处于起步阶段。

因此,应加大开发山药系列保健食品的力度,以满足市场需要。

山药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其根茎含薯蓣皂素4%,是生产可的松、强的松等药品和化纤溶剂的原料,同时又可食用,属药食兼用的品种。

由于应用范围广,国内需求量很大,且野生资源受到破坏,产量逐年减少,货源紧缺,导致价格上涨。

目前市场价每公斤达到5元,因此,开发山药前途光明。

四、山药的种植及管理山药怎样管理好山药又名薯蓣和长芋,为多年生草本蔓生性植物,地下肉质根状块茎为主要产品。

山药在我省各地均有栽培,为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特对山药出芽后的田间管理介绍如下。

1、支架山药发芽后应立即支架,架柴不能多次使用,因架柴易携带病菌和虫卵,架柴以竹竿最好,支架以1.8米为宜,过高容易倒伏,过矮采光不好,影响产量。

2、定芽每株山药只留一个健壮芽,多余的芽均要除去,以保证在地下只发育成一枝山药。

3、锄草根据杂草生长情况进行。

4、浇水和排涝山药喜旱不喜涝,雨水过大容易造成塌沟、发生死棵、病害泛滥等现象,使山药块茎生长受影响,变弯曲畸形。

山药生长过程中,应根据年降水情况进行浇水,偏旱情况下,一般浇3~4次,应轻浇,雨水丰沛应注意排涝,防止发生塌沟现象。

5、预防病虫害从6月中旬开始,根据田间病虫害情况,杀虫、杀菌药各喷4~5次,前期重在防虫,可用敌百虫等高效低毒农药,后期重在防病,特别是高温多雨季节,是病菌传播发展的最佳季节,可用代森锰锌、甲基托布津等杀菌农药。

6、追肥山药除要有充足的基肥外,还要进行追肥,以满足山药生长的需要。

6月20日前后追施钾镁肥,每亩20公斤,促使山药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7、喷生物调节剂6月20日前后,山药茎叶生长已基本满足生殖生长的需要,此时喷多效唑以抑制山药枝蔓生长。

8、控制山药豆生长山药豆生长与地下块茎生长争夺养分,目前无很好的措施控制山药豆生长,可适时采摘部分山药豆,以促进块茎生长。

山药病虫害防治的方法山药抗病性很强,很少得病,但近几年有时发生炭疽病,造成茎枯落叶。

一般在播种之前,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浸种,或把山药栽子的伤口放在干草木灰中蘸一下,也可把山药栽子、段子或零余子放在草木灰中贮存。

苗期发病可用50%多菌灵或代森锰锌800倍液喷雾,7-10天1次,5-6次即可。

山药的虫害非常严重,主要是地下害虫,如金针虫、蝼蛄、蛴螬,把山药地下块茎钻很多洞,有时还藏在块茎内休眠。

金针虫本身有一层膜质,药剂不易渗透其体内触杀,以胃毒药剂较好。

最好是采取综合措施预防,其方法如下:(1)深翻土地冬前深翻土地25-30厘米深,把越冬的成、幼虫翻至地表,使其冻死、晒死或被天敌捕食。

(2)施肥腐熟的有机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能改变土壤的通气、透水性能,使作物生长健壮,增强抗病、抗虫性。

轮作换茬也是防病、防虫的有力措施,一般3-4年轮作一次较好。

(3)毒谷用0.15公斤90%敌百虫30倍液,拌秕谷制成,每667平方米施1.5-2.5公斤。

撒到土表面,再用锄头把表土松一松,这样有些药在土内,有些在土表。

(4)毒铒0.15公斤90%敌百虫30倍液,拌炒香的麦麸或豆饼(或棉籽饼)5公斤制成毒铒,在无风闷热的傍晚施用效果好,拌时应加铒料重量1-1.5倍的水。

或用40%-50%乐果乳油100克兑水5公斤拌50公斤炒至糊香的铒料(麦麸、豆饼、玉米碎粒等),每隔2米左右刨一趟,每3-4米刨一个碗口大的坑,放一撮毒铒后再覆土,每667平方米用毒铒1.5-2.0公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