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案例-文档

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案例-文档

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思品与社会六年下册,第二单元第三章第一节,无情的灾害。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查找资料,了解曾经发生在我国以及世界上的重大自然灾害,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2)知道学生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和《中公河流分布图》,看看哪些地区易发生地震、洪灾。

自己的家乡是否位于地震洪灾带上。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珍惜我们现在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
教学难点:知道学生会看地图,冰从中有所感悟。

教学准备:师准备:多媒体课间一图片、音乐。

生准备:搜集一些重大自然灾害。

教学过程:
1.图片导人
师:请同学们欣赏一组图片并谈感受(多媒体播放图片)。

生:大自然风景真美啊!
生2:这些xx 的风景让人赏心悦目。

(设计意图:欣赏美丽的风景图片和即将学的新知自然灾害形成鲜明的对比,懂得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师:大自然总是这么xx 多姿吗?
生:不是,大自然还有很多的自然灾害。

(引出新知,师板书课题:灾害)
2.出示教学目标(略)(指名读教学目标,使学生明确这节课要学什么,做到心
中有数。


3.出示自学要求,自学36~ 39页
(1)大自然有哪些灾害,这些灾害给人类造成哪些后果?(2)阅读《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看看我国有哪些地区位于地震带上,你的家乡离地震带近吗?
(3)阅读《中国江河分布图》,我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你的家乡在河流带上吗?
(出示自学要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学、思考、并组织好语言回答)检查自学情况:
师:大自然有哪些灾害?
生:地震、洪水、台风、瘟疫……(师板书)师:这些灾害给人类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生:地震使房屋倒塌,山体滑坡,道路损毁。

生2:洪水吞噬了许多村庄和市县,毁坏了大片良田和很多工厂。

生:台风把大树连根拔起,吹倒房屋和通信设施。

生:中国四川汶川地震
69227 人遇难,1998年,长江、嫩江和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3000多人被夺取生命。

(此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具体事例和数据中,感受灾难的无情,师板书危害生命,财产损失)
师: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自然灾害?
生:汇报
师:老师也搜集了一组灾难中的图片,看看你们又有了哪些新感受。

(多媒播放图片,并配乐“孤独”营造悲伤心痛的气氛,感受灾害的无情,从而
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生1:灾难中的孩子,无家可归,无学可上,而我们此时此刻多么幸福啊!
生2:从图片中感受到失去亲人的那种撕心裂肺的痛苦……
师:同学们从这些图片中更深刻感受到大自然的灾害是多么的无情,(板书:无情)那么从教科书上的两个地图上,你又知道了什么?
生:我们国家是地震多发国家,青藏、新疆、华北是地震多发区。

生:我们家乡黑龙江不在地震带上,我很庆幸,同时和灾害中的孩子相比更应该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

生:从《中国河流分布图》看,我们国家河流众多,所以也是一个有重大洪灾隐患的国家。

生:我们家乡绥滨南临松花江,北临黑龙江,有洪灾隐患,所以防洪工作很重要,去年东方发生洪灾,庄家颗粒无收。

很多人无家可归。

师:同学们自学能力很强,那么世界上还有哪些自然灾害?生: 1998年10月26 日,加勒比海沿岸,米切尔飓风。

生: xx 海啸
师小节(略)
(设计意图:六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自学能力强,地图分析透彻,所以给学生充分自学交流的时间,是十分必要的)
4.拓展知识
师:大自然的灾害是无情的,是不是所有的灾难都是无法抗拒的?有没有人为因素呢?
(小组合作交流,打开思维,树立环保意识,大自然的灾害是不可抗拒的,但我们可以利用我们的聪明才智去预防和减少大自然灾害带来损失伤害。


师:总结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培养学生努力打造实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与社会的实践能力。

为此我用的品德课堂,力求每个学生在课上都能有所收获,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现就本节课,谈谈教后反思。

1.采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
六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强,有自己独道的思维能力。

在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并搜集相关的材料,课中出示自学要求,给学生充分的实践去自学、汇报、讨论、交流感受。

而我一个引导者、组织者,为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展示平台。

2.有效的小组合作交流小组合作交流的问题,一定要有共性,有些难度,才适合小组合作交流;有一定的深度,才有合作交流的价值,也才能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

而本节课,在拓展知识里,我设计了“哪些自然灾害有人为的因素在里面?”充分的调动了学生交流的积极性,并作出了精彩的回答。

而不是流于形式才进行的小组合作。

3.合理的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自从我校有了“班班通”,确实为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力的条件。

本节课,我设计了两组图片:一组是,美丽如画的大自然,一组是灾难中痛苦不堪的悲惨场面。

两组图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并配上相应音乐,让风景图片更加唯美,让灾难中的场面更加刺痛人心。

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看、听、想、说,加深对本课主题的内化理解。

当然,本课还要很多不足,例如:应适时点播学生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
活... 因此,在漫长的教学路上,不断探索前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