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质课教案教学案例2套

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优质课教案教学案例2套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预设: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学习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4、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设计思路:本课以儿童社会生活为主线,凸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借助课件、调查表,利用调查、游戏、合作交流、探讨、辨析等方法,引导学生参与,通过“引出规则→了解规则→寻找规则→制定规则→拓展规则”为线索展开教学活动。

力图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生活中规则的作用,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课时数预设:2课时各课时活动内容预设:第一课时:我找到规则第二课时:制定规则,遵守规则第一课时活动目标预设:1、通过做游戏,使学生初步体验、了解规则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活动兴趣。

2、让学生在讨论、调查的基础上,发现生活中的规则;了解与小学生相关的规则。

3、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CAI课件;设置游戏场地;制定调查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三组调查不同场所的规则(一组调查家庭、一组调查学校、一组调查社会),并填写调查表。

活动流程预设:一、游戏比赛,引出规则。

1、教师导言。

同学们都喜欢玩“猫抓老鼠”的游戏,今天,我们就请XX老师做裁判,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一次游戏比赛,怎么样?2、做游戏。

(1)做无规则的游戏。

因未说到“人数、时间相等”,教师故意拉大时间的差距,让学生谈看法。

(体会游戏的不公平,无规则。

)(2)做有规则的游戏。

(让学生知道有规则的游戏,大家玩得真开心。

)3、引题。

规则真的挺重要。

没有它,连小小的游戏比赛也没法做到公正、公平。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板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二、联系实际,了解规则。

1、播放课件。

教师出示P52的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

2、想一想:(1)他这样做对吗?(2)我们有没有做过因为不守规矩而影响别人的事情?我们有没有碰到不守规则的人?3、说一说。

三、合作交流,寻找规则。

1、教师导言:我们的身边除了有游戏规则,在我们的家里,在学校,在公共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呢?课前,同学们都做了调查,请拿出你们的调查报告讨论讨论。

大家一起来交流。

2、分组交流规则。

(1)按所调查的不同场所把全班学生分成三个组。

(2)根据调查表的内容,每人介绍自己调查到的规则。

3、每组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4、学生汇报:“我的调查报告”。

(1)学生1:我在公园找到三条规则:请保护树木,不要踩草地……(2)学生2:我找到的规则:请不要在这里吸烟……(3)学生3:我在学校里找到的规则有:发言先举手……(4)……4、师生评价。

对收集到有意义的规则的同学进行奖励。

(奖励“小红花”、“小飞机”。

5、请同学们继续查找资料。

下节课,我们再来交流、讨论。

第二课时活动目标预设:1、通过让学生尝试规则的制定,进一步体会规则的意义,使学生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

2、在活动中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活动准备:教师:CAI课件。

学生:课前去寻找班上存在的问题。

活动流程预设:一、导言引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天都陪伴着我们安全、快乐地生活。

二、运用规则,辨析评议。

1、教师导言:现在有了规则,我们又该怎样来遵守规则呢?大家一起来看看下面的画面。

2、播放课件,让学生仔细观察。

情景一:课文第54页插图。

情景二:放学时,同学们排着整齐的队伍,走出校门。

情景三:下午放学后五点多,两位同学在校道上掷小石子。

情景四:值日时,有些同学拿起扫帚“耍杂技”。

情景五:……3、辨析。

找一找其中哪些是遵守规则的行为,哪些是违规行为,并分析他们遵守或违反了什么规则。

4、你知道其他儿童活动场所还有哪些规则吗?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

(让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5、小结:我们知道规则无处不在,只有遵守规则,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

三、合作探讨,制定规则。

1、导言:我们已知道规则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现在,我们也来学习制定规则。

2、学生汇报课前寻找班上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学生发言)3、合作探讨,制定规则。

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课堂、课间活动、同学相处等方面来制定相应的规则。

(1)小组讨论,制定规则。

(2)全班交流,得出结论。

(课堂规则,课间活动规则,同学相处,值日公约……)(3)派代表分别上台汇报。

A、课堂规则:专心听讲,积极举手发言,认真完成作业……B、课间活动规则:做轻松游戏,不做危险的游戏……C、同学相处:团结同学,互相帮助……D、值日公约:打扫干净教室,摆好课桌椅,倒好垃圾,关好门窗……(5)……3、评议:刚才同学们所制定的规则好不好?好在哪里?(学生发言)奖励“小红星”。

四、规范行为,拓展规则。

1、播放课件。

(课本P56的插图)2、评一评,他们这样做,对吗?(让学生判断,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要自觉遵守)3、教师总结:规则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生活处处有规则。

大家都要自觉遵守。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

4、拓展规则。

在校园内,有这些规则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在家里、在社会上还有哪些规则,我们该怎样做,才是个遵纪守法的小公民。

附:我的调查报告《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学案例教学目标:(一)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游戏,体验规则的重要性;2.通过调查和交流,感受生活处处有规则;3.初步形成规则意识,遵守活动规则和学校纪律。

(二)能力目标1.能够积极用各种办法搜集、整理生活中的规则;2.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自己的调查报告。

(三)知识目标了解社会规则,初步懂得规则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请同学们拿出笔来,在笔记本上自由地画圆、画方。

(教师不做任何提示和要求)学生在笔记本上画完后,让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比较与评价,看谁画得最好。

2、师:老师只要求你们自由地画圆、画方,为什么有些同学自觉地拿出圆规和尺子来画呢?这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呀?板书课题3、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这句话吗?都在哪儿听到过这句话呀?小结:大家说得非常好,做任何事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规矩是指一定的标准、法则和习惯,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生活中的规则。

(板书:规则)【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获得直接经验,揭示课题含义,联系生活,了解到“规矩”就是“规则”,贴近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二、在游戏中初步了解规则的重要性。

1、我们现在来玩个“传球游戏”。

哪一组最先把球传到最后一名同学手中获胜,最后一名同学拿到球后请举手向老师示意,老师来当裁判。

师发球,不做任何提示。

2、生自由传球,师宣布获胜队。

(生指出不公平,教师追问:怎样才能让这个游戏公平呢?)生发言。

3、归纳游戏规则,再玩。

师:通过刚才的游戏,同学们想一想,没有这些规则行不行?为什么不行?小结语:看来没有规则我们连游戏都玩得不开心,只有有一定的规则,只有参加游戏的人都遵守游戏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大家才能玩得开心、快乐。

生活中除了游戏规则,规则还存在于哪些地方呢?【设计意图】玩是孩子的天性,让学生在玩中获得感知。

安排学生两传球游戏,通过比较、体验,学生从内心真正感受到规则在游戏中的重要,这种通过体验和感悟所得到的体会,是真实的,有利于激发他们自觉遵守规则的行为,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关注儿童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体现。

三、寻找规则,感知规则的普遍性。

(一)寻找生活中的规则1、师:请同学们认真看图,看看自己又会有什么收获?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游戏、家庭、学校、公共场所)2、师:通过自己的学习,同学们有了这么多收获,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课前,老师也让大家做了调查,现在就请同学们将自己的调查结果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一下,一会儿以小组的形式汇报。

(学生讨论交流,整合资料,老师巡视指导)3、学生以小组汇报,从中指导对规则进行分类。

4、师:前几天,我们社区的叔叔阿姨找到老师,想请老师帮他们做一块关于规则的板报。

老师正为缺少帮手发愁呢,其他小组的同学,你们愿意把你们的调查资料收好,课下和老师一起完成这个任务吗?生:愿意。

师:那老师先谢谢你们这些小帮手了。

(深鞠一躬,表示感谢)【设计意图】“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社会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社会调查,作为一种学生主动了解、接触社会的直接手段,让学生从书店、电影院、学校里找规则,贴近儿童的生活,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规则;用自己的方式认识规则,让学生在了解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的基础上,引发他们关注生活现象,有效地理解规则的重要性。

(二)寻找学校中的规则1、我们校园中有哪些规则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出示图画)2、师引导:透过校园的画面,我们仿佛走进了我们的教室、老师的办公室、图书室等,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则?3、师:同学们经过努力找到了这么多规则,老师也虚心向同学们学习,找了一些学校中的规则,同学们想看看吗?生:想。

(播放多媒体课件)5、师小结。

【设计意图】以学校生活作为课程资源,用图片的形式充分挖掘隐藏在校园里的规则,让学生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找到规则,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体验、探究,从中感悟到我们每天在学校里学习也有各种各样的规则,使学生对规则有了深刻的体会,从而引导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用实际行动做一个遵守规则、热爱学校的孩子。

四、谈感受说打算,体验规则的必要性1、导语:了解了这么多生活中的规则,同学们现在有什么感受?今后有什么打算呢?2、可是还有许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认为规则没什么,所以也出现了一些不应该发生的事:出示:江西中学踩踏事故(师配图介绍)看了这些,你又有什么感受?(相机板书:守)3、怎样让身边的人也明白这个道理,一起来遵守规则呢?师总结:我们只有遵守规则,才能安全、快乐地生活,如果人们不遵守规则,整个社会就没有秩序,乱成一团。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规则,让我们都来遵守规则,让我们记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好,这节课就到这儿,我们下节课再聊!【设计意图】借助学生身边的鲜活事例,让学生心灵受到震撼,认识到规则的重要性,懂得不守规则有多可怕,进而从我做起,畅谈内心真实的想法,把内心想法转化为成实际行动。

板书设计: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守规则家里游戏公共场所教学点评:郭老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紧密联系学生的实际,让孩子们从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的地方去寻找规则,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到生活中去寻找规则,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交流、汇报等各种形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儿童熟悉的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引发他们内心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