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全新的知识,教师也要寻找新知的“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学习,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和讲解。

如“分数的初步认识”“最近发展区”就是平均分的知识。

教师可先复习:每份分得同样多便是平均分。

然后出手一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

提问:怎么分?每人分到多少?你能用整数表示出来吗?让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只在这里给学生讲解:每人分得的苹果不能用整数表示。

要用表示,这就是分数。

如图:然后结合实际讲解的含义,接下来可以引导学生自学,分数各部分名称。

这样的新授课就不是老师在“教”了,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3、练习、复习课,老师要注意不能上成练习题课。

如除数是整数的数除法复习时,可让学生思考:a、你学到了什么?举例说明。

b、还有什么不懂?c、你还想知道什么?然后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

通过回答“你学到了什么”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整理,“举例说明”是掌握知识的表现。

“还有什么不懂”旨在质疑问难。

以“还想知道什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并鼓励他们积极动脑。

学生学得就很愉快了。

4、建构一定的课堂教学模式。

铺垫:复习旧知,引向新知;设疑:形成认识冲突,刺激求知欲望;内化:通过自学,讨论及教师适当的引导,完成认知冲突,掌握新知;练习:对掌
握的新知进行巩固练习,并不断提高、拓展。

四、渗透和指导学习方法。

良好的学习方法,是学好知识的前提和保证,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教学中要以身示范,明确要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获得学习方法。

如在解计算题教师要自觉,认真审题按步分析,认真验算。

在解应用题时,教师要告诉学生老师是从何想起,怎么想,怎么做的?让学生从示范中领悟方法。

教师还要注意进行学法交流,对解一道题,学一段内容,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自学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有以学生为本,处处为学生着想,以学生为本,努力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热情高涨地自己动手、动脑、动口,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拓展知识,学生才能不断独立,不断自主地学习新知。

也只有让学生积极参与,才能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