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修改编辑!)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 目 录
1.总 论 1.1 项目背景………………………………………06 1.2 项目概况………………………………………10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2 2.1某某大旅游区及某某县概况……………… 13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7 3.建设规模……………………………………………18 3.1建设规模………………………………………… 17 3.2平面布置方案…………………………………… 18 4.项目选址………………………………………… 19 4.1项目所在地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19 4.2项目区建设条件…………………………………19 5.建设方案……………………………………………22 5.1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22 5.2项目总体规划方案………………………………23 5.3公用工程…………………………………………24 5.4问题和建议………………………………………31 6.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31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3 6.1设计依据……………………………………………31 6.2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 31 6.3项目建设及使用对环境的影响……………………32 6.4环境保护治理措施…………………………………32 6.5环境影响评价………………………………………33 6.6环境保护建议………………………………………33 6.7节能设计……………………………………………33 7.劳动安全卫生消防………………………………… 34 7.1劳动安全卫生………………………………………34 7.2消防…………………………………………………35 8.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37 8.1组织机构及劳动定员…………………………… 37 8.2人员培训………………………………………… 38 9.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38 9.1估算依据与说明………………………………… 38 9.2费用估算依据…………………………………… 38 9.3固定资产投资估算…………………………………40 9.4总投资估算…………………………………………42 10.社会效益分析………………………………………42 11.结论与建议…………………………………………43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 11.1结论…………………………………………………43 11.2建议…………………………………………………43
附件: 1.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1 2 .项目区地理位置图2 3. 项目区征收土地协议 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 1.总 论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名称 某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1.1.2 承办单位概况 承办单位: 某某县旅游工作委员会 项目负责人: 项目地点: 某某县城方皮路与老君山景区道路交汇处 1.1.3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洛阳市城市建设勘察设计研究院 1.1.4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河南省某某旅游总体开发规划》(北京大学中国区域经济研究中心) ; (2)《某某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北京北大博雅咨询公司2001年); (3)《某某县城总体规划》(2006年); (4)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某某开发的有关文件、决定; (5) 旅游规划通则(GB/T—2002);
(6) 项目实施单位提供的有关文件、资料。 1.1.5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原则 (1) 坚持某某区旅游文化的原则。项目区建设要凸显某某区的地方文化特色,将独特性的旅游文化理念纳入项目区的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6 设计之中。 (2)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结合地形地貌灵活布局,本着节约用地、因地制宜的原则布局主体建筑;绿化大量采用某某本土树种,在设计上尽可能采用中国自然布局多种植物共生的手法,少用修剪造型,少用大面积的草坪. (3)坚持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某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区建设要着力营造一个符合生态循环,即项目区内部布局合理、和谐又与外部空间有机联系的项目区生态系统,以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处理项目区与周边环境关系,通过乔木绿化带、生态停车场以及先进的污水处理设备、现代化的通讯网络系统体现该原则。 (3)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要在项目区营造高品质的适宜于人的文化景观空间,处处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注,特别是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如卫生间等的无障碍设计等)。 (6)坚持前瞻性、长远性的的原则。项目区的规划设计、建筑施工要符合人们旅游行为规律,经的起时间和历史的验证。 1.1.6 项目提出的理由 某某绵延八百余里,具有优越的历史文化和地理位置,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区域属于北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区,是河南省平均海拔最高,幅员最辽阔,人类活动相对稀少,自然保存相对良好的山区。同时,该区域又地处华夏腹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奇特多样的生态旅游资源,在国内别具一格,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是以山地观光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 度假为主的大型生态旅游胜地。 2001年以来,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政府、省旅游局为了打造某某旅游的整体品牌,发挥某某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潜力,整合地跨南阳、洛阳、平顶山、驻马店、三门峡、信阳6市及某某、嵩县、新安、宜阳、汝阳、洛宁、淅川、西峡、内乡、镇平、南召、桐柏、鲁山、遂平、卢氏、南湾共6市15县1湾的中原生态旅游资源,以大伏牛生态旅游圈的概念进行整体策划、包装,并于2001年开始进行了统一的规划。在《河南省某某旅游开发总体规划》中,首次将某某旅游区定位为全国重要的自然生态旅游目的地,河南省旅游的重要增长极,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当地群众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某某县是某某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地带之一,2000年以来,某某县委、县政府立足生态资源条件,强力实施“旅游强县”战略,打造中原最佳旅游目的地。目前已拥有三个国家AAAA级景区,一个国家自然保护区,两个旅游度假区,形成了山水游、溶洞游、森林游、农家游、滑雪游、温泉游6大旅游品牌。旅游业已成为带动某某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被专家称为“某某模式”。近年来,某某县委、县政府遵循着“工矿兴县、旅游强县、特产富县”的发展战略,把旅游业做为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主导产业,摆在了优先发展的位置。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已在全国打造出包括山水游、农家游、温泉游、滑雪游在内的“休闲某某”整体形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8 象和品牌。 为适应某某生态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的需要,根据《河南省某某旅游开发总体规划》,项目实施前期将重点打通白云山、石人山、龙峪湾、宝天曼等核心景区的旅游交通环线,完善旅游服务设施,构建综合服务体系。把西峡、某某、嵩县、鲁山、内乡等县城建成某某旅游的集散中心,并在这5个县各建立一个游客服务中心,作为某某大旅游区的5个二级交通服务枢纽。某某游客服务中心是省委、省政府首批确定建设的 3个重要旅游服务节点之一。 某某游客服务中心项目位于某某县城的东入口处,洛卢公路(洛阳到卢氏)的必经之地,向东15公里经庙子可分别与西峡、嵩县、鲁山、内乡4个游客服务中心沟通,形成旅游大环线,既能接待来自省内郑州、洛阳、平顶山、南阳等方向的游客,也能接待来自省外北京、西安、武汉、济南等东西南北各方的游客和车辆,是进入某某的重要交通枢纽,也是整个某某生态旅游区的重要接待中心。 该项目建成后,可以基本满足“十一五”期间不断增加的旅游客人。外地旅游车辆进入某某以后,通过这个中心可以得到良好的服务和充足的后勤补给保证。在该项目区内,能够为游客提供300人同时就餐的餐位和100余辆大小旅游车辆停泊的车位,同时,还能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咨询、存物、休息、邮电、金融、医疗卫生、汽车修理、客运出租、加油等综合服务。某某游客服务中心完善的旅游服务功能,在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9 将大大提高某某大旅游区的服务质量和档次,对某某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提升作用。此外,还将进一步提高某某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树立某某旅游的良好形象,促进某某旅游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质的飞跃。
1.2 项目概况 1.2.1 拟建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某县城方皮路与老君山景区道路的交汇处,交通便捷。项目总占地面积137402平方米,合206亩。 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 (1)建设规模 根据某某大旅游区2000~2006年游客增长幅度,结合某某近年来的游客增长情况,某某游客服务中心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21300平方米,主要包括4个旅游服务功能区和员工办公、生活区、大型生态停车场等项目: 一、4个旅游服务功能区 1. 接待服务区。主体建筑面积为4300平方米。主要包括: a.旅游接待大厅3500平方米。为游客提供休息、咨询、信息服务、导游服务、旅游区简介(多媒体放映厅、图片、画册)等。 b.医疗救助、卫生检疫、邮政、电讯、金融等服务大厅等建筑800平方米。 2、餐饮购物区。主体建筑面积为3500平方米。主要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