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谢谢!
EM菌综合范围:
1、用于发酵有机肥 接种EM菌,比自然发酵速度更快,提高效率
2、用于种植业: 各种农作物,包括稻、麦、豆、薯、玉米、油料、棉、麻、
蔗、烟、蔬菜、花卉、茶叶、果树、药材、食用菌等。可使农作 物稳产高产、有效防止病虫害。 3、用于水产业:
鱼、鳖、虾、鳗、鳝、螺、蚌、泥鳅等。能提高生命力、缩 短生长周期、提高产量。 4、用于环保业:
总之,二十多年来国内外的试验和应用 表明,EM生物技术在促进动植物生长、增 产防病、改良土壤、改善环境和人体保健 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效果。全面应用生物 技术,减少或不用化肥农药和抗生素,提 高农产品质量,生产安全绿色有机食品, 促使我国更多的农牧业、水产业产品冲出 国门,走向世界发展前景将极为广阔。
Em有效微生物是日本琉球大学比嘉照夫教 授20世纪80年代初期研制的一种新型高科技复 合微生物菌剂。它包括5科10属80余种微生物 组成的。
乳酸菌群
光合菌群 CM
发酵系的丝状菌 群(嫌气性)
酵母菌群
革兰氏阳性放线 菌群(好气性)
光合菌群:
以土壤接受的光和热为能源,以根系的有机 物或有害气体(硫化氢)为食饵,产生氨基 酸、核酸等代谢物,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 这些代谢物既可以直接被植物吸收,又可作 为其它微生物繁殖活动的基质,提高植物的 固氮能力。
发酵系的丝状菌群(嫌气性):
以发酵酒精时使用的曲霉菌属为主体,它能 和其他微生物共存,尤其对土壤中酯的生成 有良好效果。因为酒精生成力强,能防止蛆 和其他害虫的发生,并可以消除恶臭。
革兰氏阳性放线菌群(好气性):
它从光合细菌中获取氨基酸、氮素等作为基质, 产生出各种抗生物质、维生素及酶,可以直接 抑制病原菌。它提前获取有害霉菌和细菌增殖 所需要的基质,从而抑制它们的增殖,并创造 出其它有益微生物增殖的生存环境。放线菌和 光合细菌混合后的净菌作用比放线菌单兵作战 的杀伤力要大得多。
酵母菌丝群 促进分裂物质
发酵细丝 状菌群
酒精 抑制害虫
有害物 光合作用
菌群 有益物质
格兰阳性菌
抗生物质
抑制有害 细菌
促进植物 生长
乳酸菌群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乳酸
加快分解有 机物
有效微生物的主要功能
1 改善环境,改良土壤,增加土壤中的有 益微生物,提高土壤肥力。 2 能促进动植物的生长发育,增产防病效 果显著,增强动植物抗性,可促进作物 早发芽、早开花、早成熟。 3 能净化环境。 4 延长瓜果蔬菜保鲜和贮存时间。 5提高农牧产品和青贮玉米秸杆的营养成 分。
治理污水、改善环境。
常规现代农业的现状:
1 长期以来,依赖化肥、激素,而且用量不 断增加,有机肥用量逐年减少,污染严重。 2 滥用农药、抗生素等,农药残留不断增加。 3 农产品质量下降,“瓜不甜、果不香、菜无 味”是农药残留所致,现代疾病也越来越多。
应用生物技术以后的农业将成为
1 无农药化肥和抗生素的农业。 2 不需用除草剂的农业。 3 实现无污染保护环境的农业。 4 真正提高农牧业产品质量的农业。 5 低投资高效益确保经济效益提高的农业。
生物技术应用前景广阔
1 .无毒、无残留、无污染、无副作用,不含 任何化学有害物质。 2 .应用广泛,适应性强。 3 .投资小、效益高。 4 .提高农产品质量,创汇增收增加农民收入。 5 .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和农 膜面源污染,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 6 .应用生物技术处理玉米秸杆,就地取材, 变废为宝。
于是就有学者提出利用土壤中丰富 的微生物资源制成微生物制剂,在农业 中应用,来生产无公害食品。
土壤微生物
有害微生物 中庸微生物 有益微生物
能造成植物病虫害,产生 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富集 或通过食物链进入人或其 他动物体内。
中庸微生物是墙头草,当 有益微生物占主导地位时, 它即转变为有益微生物。
不断地分解着土壤中的有 害物质,如化肥的残留物 质,农药的残毒及不能被 植物根系直接吸收利用的 其它物质。
酵母菌群(好氧型) :
利用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通过发 酵,产生出促进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 母菌在 EM 集团军中对于促进其它的有效微生 物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的生产提供重 要的营养保障。
乳酸菌群(厌氧型) :
它以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等物质 为基础,产生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 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以及有 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使常态下 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等变得容易分解, 并且消除未分解有机物产生的种种弊端,在 有机物发酵分解上发挥突击队的重要作用, 它将未腐熟的有机物质转化成对动植物有效 的养分。乳酸菌还能有效抑制连作障碍产生 的致病菌增殖。
土壤中有益微生物的应用
当前,由于环境污染,生态资源遭到
破坏,农产品质量不断下降,残留污染 物所带来的“瓜不甜、果不香、菜无味”, 致病致癌物质的增多,严重危害人类的 生存,食品安全已成为日常生活中头等大 事。
怎样生产出无污染无毒副作用的绿色 无公害食品,已成为各方探讨的焦点。 传统种养殖方式受到新的挑战,微生物 技术的应用是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