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学案)【学习目标】1、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2、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3、举例说出生物能够适应和影响环境;/4、尝试设计并进行对照实验,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说出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在实验过程中,做到认真观察,如实记录;取放动物时动作轻柔。
【学习重点】1、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2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学习难点】1、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
2、探究活动的组织和实施。
【学习方法】通过老师提供的课件以及阅读课文,理解生态因素的含义,并能理解影响生物生活、分布的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并通过讨论、交流,了解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是一个完整的探究活动,通过这个探究,可以让我们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理解对照实验的设计要点,我以后学习其他探究实验打下基础。
第一课时【问题导学】我们知道生物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如:松、杉只有在强光下才能生长得很好;人参、三七只有在密林下层的弱光下才能生长得好;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生活在一起,又会因为争夺资源、空间而发生斗争。
可见,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影响生物生活和分布的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吧!【自主学习】【教材导读】1.生物的生存离不开环境,那么什么是环境呢?什么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可分为哪两类?2.观察教材P13中的图1~12,思考一下,圈中影响小麦生活的因素中哪些是生物因素,哪些是非生物因素?小麦的正常生长需要怎样的环境?非生物因素对植物的生活和分布有很大的影响,那么是否也会影响动物的生活和分布呢?请尝试举例说明3.在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的实验中.如何保证实验动物出现的变化只能是由于实验所要探究的因素引起的?【收获与问题】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合作学习】【互动探究】探究: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
我们在花园或庭院中翻动花盆或石块,常常可以看到鼠妇很快就爬走了,爬到了阴暗、潮湿处。
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1)实验思路:设计不同但是相通的两种环境,各放入的鼠妇若干只,过一段时间后,看哪边的鼠妇多。
如果中鼠妇多,则说明假设可能是正确的。
(2)材料用具:每个小组只鼠妇,湿土、铁盘、纸板、玻璃板。
(3)实验装置:①实验装置用纸盒、塑料盘行吗?对盒子的高度、大小是否有要求?②如何设置实验装置才能控制实验变量?(4)方法步骤:请你们小组参照教材P15的方法步骤完成探究。
得出结论:。
(温馨提示:实验完毕后我们应该如何处理鼠妇?)表达和交流:将你们小组的探究过程和在探究中发现的问题和收获在全班展示。
【组内问题归结与解决】问题:如何设置对照实验?【观察】翻动房前屋后的石块、瓦砾会发现下面有鼠妇,但鼠妇很快就爬到处,收集鼠妇后,容器内应带一些和注意。
【点拨】由于同一种生物现象可能是由多种不同的因素引起的,因此如果没有严格的对照实验,即使出现了某种预想的实验结果,也很难保证该实验结果是由某因素所引起的,这样就使所设计的实验缺乏应有的说服力。
可见,只有设置对照实验,才能有效地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的可能性,才能使实验设计显得比较严密。
所以大多数实验往往都要有相应的对照实验。
所谓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对照实验设置正确与否关键就在于如何尽量去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即遵循等量性原则。
具体来说,在控制单一变量的基础上有如下四个方面:(1)所用生物材料要相同,即所用生物材料的数量、质量、长度、体积、来源和生理状况等各方面特点要尽量相同或至少大致相同。
(2)所用实验试剂要相同,即试剂的成分、浓度、体积要相同,尤其要注意体积上等量的问题。
(3)所用实验器具要相同,即试管、烧杯、水槽、广口瓶等器具的大小和型号要完全一样。
(4)所用处理方法要相同,例如:保温或冷却;光照或黑暗;搅拌或振荡都要一致。
有时尽管某种处理对对照实验来说,看起来似乎是毫无意义的,但最好还是要做同样的处理。
【例题】为了证明光对植物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准备两盆小麦幼苗,一盆放在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培养,另一盆则放在冰箱里遮光培养。
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合理吗?为什么?【提示】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设置对照实验时控制单一变量的具体方法。
在设计对照实验时,除了对照的一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应该相同。
本实验中的变量应是光照,但实际上温度、生存空间也有差别,所以不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
【他山之石】将小组讨论中或组间交流中对你有启示的观点或做法记录在下表中,以便深化自【小结展示】将自己的小结与下面的小结进行对比,把你的成功之处补写在下面的小结内或找一空白处记录下来,寻找机会在班内交流或展示给同学。
1、影响生物生存的生态因素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
2、探究实验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
对照实验的概念:【误区警示】在探究的一般过程中,“实验结果”不同于“实验结论”。
‘【例题】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氧气的影响,但不了解其萌发与光是否有关。
某同学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1、向培养皿中倒人适量的水,将等量的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
2、将一组置于有光照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黑暗的环境中,在培养过程中,使两组所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适宜且相同。
请回答:(1)上述对照方案中,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只有一项实验条件不同,其余均相同,其中实验变量是。
(2)若实验前该同学提出了“光是该种植物种子萌发的必要条件之一”的假设,则根据假设预期的实验结果应该是。
(3)若上述实验的实际结果是有光照组种子萌发.无光照组种子也萌发,则请你依据实验结果作出相应的结论:。
【提示】结果就是用实验得出的第一手资料,是对实验现象的最终描述,主要是指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是指由实验结果经过一系列的理论推导得出的一个普遍事实或规律。
【深化拓展】【基础反思】1、某课外学习小组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同学们提出了四种设计方案,其中比较科学的—种方案是()A.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测不放任何东西,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B.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人潮湿的土壤,另一铡放人干燥的土壤,再用纸板盖在潮湿土壤的一侧,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C.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人干燥的土壤,将10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D.在干燥的纸盒内,一侧放入潮湿的土壤,另一侧放入干燥的土壤,将2只鼠妇放在纸盒的中央,观察鼠妇的分布情况2.在探究光对鼠妇的影响时,属于变量的是,实验中所用鼠妇的数量是10只,而不是1只的原因是。
()A.温度减小误差B.光照减小误差C.光照便于计算D.湿度数量多便于观察3.“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造成这一差异的生态因素是()A.光B.湿度C.水D.温度.4.下列哪项是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的一组对照实验条件()A.光线的强弱B.食物的多少C.温度的高低D.土壤的湿润程度【能力测控】1.苹果在北方生长得好,在南方生长得不好,其主要原因是()A.温度B.湿度C.空气D.土壤2.海洋中绿藻多分布在上层,褐藻多分布在中下层,红藻则分布在底层。
影响海洋中藻类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是()A.盐度B.阳光C.温度D.水分3.下列各选项中,不属于温度这一生态因素引起的是()A.平均水温低于20℃,珊瑚虫无法生存B.比目鱼在越冬场所集群,堆集在一起C.青蛙钻到淤泥下冬眠D.非洲肺鱼在自制的泥茧中夏眠4.某一品种的菊花通常在秋季开花,若使其在夏季开花,应当采取的关键措施是在适当时期( )A.补充光照使光照时间延长B.适当提高温度C.遮光使光照时间缩短D.适当多浇水【视野拓展】换羽的雷鸟雷鸟是全球性分布的鸟类,从北极冻原地带直至森林及森林草原带,遍布欧亚大陆北部和北美洲。
雷鸟与一般鸟类不同,它四季换羽。
雌鸟羽色不如雄鸟艳丽,便于隐蔽自身和保护幼雏。
雄鸟在婚后和冬季之前,会完全更换夏羽和冬羽,而春羽和秋羽只是局部更换;雌鸟每年换羽3次,婚前不换羽。
雷鸟的冬羽与大地的银装一致,除中央1对尾羽为黑色外,其余为白色。
春回大地,冰雪消融,雄鸟的头、颈和胸部会换成有栗棕色横斑的春羽。
雄鸟繁殖前还有换“婚羽”的习性,用华丽的羽饰来博得雌鸟的青睐。
夏天大地披上了绿装,雷鸟又会换成黑褐色且具有棕黄色斑纹的夏羽。
秋季植被枯黄的时候,羽毛换成黄栗色。
北方地势平坦,因严寒又缺乏植被,雷鸟没有天然隐蔽所,它四季换羽毛正是生存适应和自然选择的结果。
这种现象很早就引起动物学家的注意,成为研究物种进化与自然选择的典型案例。
雷鸟是重要的猎禽,绒羽价值极高。
第二课时【问题导学】无论是在冰雪覆盖的地球两极、烈日炎炎的热带,还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万顷碧波的海洋,到处都有生物的踪迹,它们不仅受到周围环境中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同时还会受到周围其他生物的影响。
你能说说身边的生物是怎样适应环境,又是如何影响环境的吗?【自主学习】【教材导读】1.教材图1-12中的老鼠、蛇等生物因素对小麦的生长有什么影响?这些生物之间是什么关系?阅读教材P16的第一段话,找出生物与生物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你能进一步将这些关系进行归类吗?举例说明。
2.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都作用于生物,那么生物怎样才能生存呢?请你结合教材P17的资料分析,说出这四种生物都是如何适应和影响生存环境的。
你还能举出一些相关的事例吗?另外,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绝对的吗?试举例说明。
【收获与问题】通过自学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遇到哪些问题,一并写在下面,与同学【组内问题归结与解决】问题1:生物因素是指影响某种生物生活的其他生物。
生物与生物之间,除了教材中介绍的捕食关系、竞争关系、合作关系和寄生关系外,还有其他关系吗?【点拨】影响生物生长、形态、发育和分布的任何其他动物、植物或微生物的活动均属生物因素。
生物因素的影响既可体现在同种生物之间也可体现在不同种生物之间。
不论同种生物之间还是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都可分为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例如蚂蚁、蜜蜂等营群体生活的昆虫,往往是千百只个体生活在一起,在群体内部分工合作,表现为合作关系。
但有时为了争夺食物、空间或配偶等也会发生竞争。
比如,当一个蜂群里出现一个以上未成熟的雌蜂时,它们之间会互相咬杀,直到留下最后一个。
在同一区域内生活的不同种生物之间的关系包括互利共生、寄生、竞争、捕食等。
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彼此有利,这种关系叫做互利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