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最新】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旅行者1号(Voyager1)是一艘无人外太阳系太空探测器,于1977年9月5日发射。

目前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成为首个进入星际空间的人造物体,但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果旅行者1号已飞出太阳系,那么目前其在天体系统层次图中的位置是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2.下列关于“太阳系中至今为止只发现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叙述正确的是A.地球运动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运动特征B.地球体积质量适中,所以有安全的环境和稳定光照C.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产生适合生命生存的大气D.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所以地球上有适宜的温度3.下列地理现象与太阳辐射关系较密切的是①生物的生长②大气的运动③火山的爆发④煤、石油的形成1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最新】4月9日,日面上出现黑子群,并伴随有小级别耀斑爆发活动。

给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带来全面性威胁。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目前,人类对太阳活动的正确认识是()A.黑子增多、增大时耀斑不会频繁爆发B.太阳活动会引发极光、流星雨、磁暴及气候变化C.太阳活动大体上以11年为周期D.自光球层到日冕层依次出现黑子、太阳风、耀斑5.航天、卫星、国防、通讯、导航定位等系统的安全将受到威胁是因为()A.太阳活动引发极光B.太阳活动引发磁暴C.太阳活动引发气候变化,形成恶劣天气D.太阳风形成的风力较大读地球自转线速度随纬度变化图(甲)和地球公转速度变化图(乙),回答下面小题。

6.关于地球运动速度的描述,正确的是①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递减②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各处都相等③地球公转的线速度是均匀的④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和角速度都是近日点最快、远日点最慢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7.甲图M点的纬度、乙图N点的月份分别是A.30°1月B.60°7月C.60°1月D.30°7月8.北回归线某地要安置一台太阳能热水器,为获得更多的太阳光热,提高利用效率,需根据太阳高度的变化,随季节调整倾角,那么下列热水器安置方式最合理的是:A.B.C.D.9.设M(0°,30°E),N(23°26′S,30°E)两地正午太阳高度分别为Hm和Hn,下列正确的是:()A.Hm和Hn不可能在同一天达到最小值B.每年不可能有某一时刻Hm=Hn C.每年约有9个月Hm>Hn D.任何时候都Hm≥Hn读太阳直射点周年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当太阳直射点位于B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亚洲大部分地区为冬半年B.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C.太阳黑子数目最多D.晨昏线与经线重合11.当太阳直射点位于C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南极圈出现极昼B.北极圈出现极昼C.南半球中高纬度昼长夜短D.北京、伦敦、莫斯科、圣保罗昼夜平分12.当太阳直射点位于D点这一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越来越快B.地球公转速度最快C.地球自转速度越来越快 D.北半球纬度越高,昼越长读下图,结合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313.下列地理事物的数据中,与黄赤交角目前的度数相同的是()①北寒带的纬度范围②极昼出现的最低纬度③晨昏线与地轴的最大夹角④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范围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14.甲乙两地在同一条经线上,则它们的()A.地方时相同B.昼长相同 C.气温相同 D.太阳高度相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卫星观测结果,证实北京时间【最新】10月4日20:07位于云南香格里拉县城西北40km处上空发生小行星撞击爆炸。

当地(100°E,28°N)某游客拍到了火流星照片并发到互联网,此后在疑有陨石坠落的地方掀起了寻宝(陨石)热。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15.该照片拍摄地( )A.理论上属东六区,时区西界为82.5°EB.理论上属东七区,时区东界为112.5°EC.实际用东八区区时,当时地方时为19:47D.实际用北京时间,当时地方时为21:2716.10月4日该地昼长约11小时50分钟(昼长日变化约1分钟)。

某游客决定8日日出时出发寻宝,他出门时应该比4日日出时间( )A.提前约2分钟B.推迟约2分钟C.提前约4分钟D.推迟约4分钟17.下面两图是两条大河河口示意图,因泥沙堆积小岛不断扩展,预测最终与小岛相连的河岸是()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北京时间【最新】2月5日(大年初一)零点,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中国内地上映,电影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8.电影在内地上映时,伦敦大本钟显示的时间是()A.2月5日8:00B.2月5日16:00C.2月4日8:00D.2月4日16:0019.在《流浪地球》故事设定中,人类居住在地下五千米深度左右的地下城中。

下列关于地下城所在圈层叙述正确的是()A.横波无法传播,纵波能够传播B.纵波无法传播,横波能够传播C.主要是由固态岩石组成 D.主要是由熔融态岩浆组成“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下图为地球圈层间的物质交换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520.材料描述的现象体现了________的变化( )A.大气圈B.水圈C.圈岩石D.生物圈21.图示圈层①②③④依次为( )A.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大气圈B.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C.生物圈、水圈、岩石圈、大气圈D.岩石圈、水圈、生物圈、大气圈2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反映的圈层关系是( )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图甲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乙为连云港市【最新】12月15日、16日天气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是()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②→④→③24.与15日相比,16日气温日较差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①减弱,③增强B.②减弱,③增强C.②增强,③减弱D.②增强,④减弱25.现在我们都在提倡低碳生活,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中()A.①增多B.②减少C.③减少D.④增多“巴山夜雨”泛指我国西南山地多夜雨,是热力环流的一种表现。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下图中能正确表示“巴山夜雨”原理的是A.B.C.D.27.巴山所在的四川盆地,是我国年太阳辐射量最少的地区,主要原因是A.纬度低B.地势高C.白昼短D.多阴雨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题。

28.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29.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30.空气上升或流向较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

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A.abe B.bcd C.ade D.cde二、综合题31.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某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

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同学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太阳系模式图7活动一:读上表和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9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总星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沿着近似圆形的轨道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

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1.原文:河外星系改正:银河系活动二参考活动一中的表和图,制作“太阳系模型”。

(2)读图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活动三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是()(单项选择题)。

A .太阳辐射B .太阳活动C .地热能D .重力势能 (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双项选择题)。

A .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B .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 C .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D .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活动四:拓展学习(5)该同学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或方法,继续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请你为他提出建议。

32.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于【最新】9月8日至16日在郑州市举行。

读地球两分两至日位置示意图和太阳光照图(阴影表示黑夜)。

回答下列问题。

(1)在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期间,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大致位置是______(填序号),地球公转到图中______位置时(填序号)速度最快。

(2)运动会期间太阳直射点向____(方向)移动,郑州市夜长将_______(变长或变短)。

(3)右图是以___极点为中心的示意图,该图表示的节气位于左图中处___(填字母)。

(4)图中PM线为___________(晨线或昏线),此时,M点的太阳高度为______,P点地方时为_____时。

(5)A点的昼长是______小时,E、F、P三点的线速度大小排序是_______(6)此时以_______和____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风能是绿色能源,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全球变暖可能正一点一点地“侵蚀”着这个能源“新星”。

国家气候中心的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

材料二某海岸附近的等压面示意图。

(1)当发生材料二中左上图情况时,应出现于右上图中的________(时段),画出材料二图中此时的热力环流方向。

(2)“近50年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风速越来越慢——也就是说,风变小了”,若材料二图示为我国现在的等压面示意图,则图中a、b间等压面的弯曲程度应该比50年前________(填“变大”或“变小”)。

(3)下图为材料二图示地区的水平气压分布图,图中箭头表示所处位置的最终风向。

在图中箭头处画出风所受的力,用f1表示水平气压梯度力,f2表示地转偏向力,f3表示摩擦力。

(4)下图是近地面等压面分布图,图中A、B、C、D四点中气压最高的是________,气温最高的是________。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