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思修 课件》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思修 课件》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还要有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充 满状态。 2、心理障碍:是指影响个体正常行为 和活动效能的心理因素或心理状态。
.
9
二、常见的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常见的变态心理 1、变态心理的含义:是指个体表现出明
显的不符合心理标准的心理和行为表现, 即不正常的心理状态。 2、具体表现: (1)变态认识 (2)变态情绪 (3)变态行为 (4)变态人格
2、心理的内容:感觉、知觉、想象、情感、能力、 意志、思维、气质、性格等。
3、过程:由认识→情感→意志
1)认识过程:对认识客体形、核的感性与理性知 觉过程。
2)情感过程:对客体是否符合自我价值标准与审 美标准的反应。(快乐或者悲伤)
无兴趣是一种心理疾病或心理障碍→调动并培养兴 趣,感受生活。
3)意志过程:是与克服困难相适应的自己确定目的
并加以控制实现的能力。.
4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一)自省性特点: 1、自我认识更具主动性 1)自我意识觉醒:自画像 2)自我的两面性:“真我”与“非真我”,“现实”
与“理想”中的自我 2、自我评价能力趋向成熟:更趋客观辨证,摆脱自满
与自卑阴影,正确自我定位:角色、能力、发展方向等。 3、自我控制与调节能力增强
1)情感 2)理智
她是一个温柔的丑小鸭!
他胸无大志却很会潇洒浪漫!
返回
.
7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一、生理健康的涵义: 二、常见的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返回
.
8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涵义: 1、世界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 健康是指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和疾病,
君子坦荡荡,
小人长戚戚。
--《论语》
.
1
第二章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第二节 大学生的心理卫生与健康
.
2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一、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二、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返回
.
3
第一节 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一、心理学的一般原理
1、心理的概念:心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应。 包括真相与假象。
2)依赖性:社会经验缺乏,识别力与能力 差
3、求知欲望强与识别能力低的矛盾
1)求知欲强
2)识别能力差
.
6
4、理想与现实间的矛盾 1)理想中自我:未来、理想、事业、荣誉 2)现实中自我:名、利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庸俗与清高,超凡与入俗,人生事业、
志向与柴米油盐,等等。 5、情感上的倾斜与理智间的矛盾
.
10
(二)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
1、身心疾病
2、神经症
3、精神分裂症
(三)产生心理疾病的原因
1、家庭
2、社会

3、学校教育
返回
.
11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1、适宜的年龄心理 2、正常的工作学习 3、和谐的人际关系 4、正确的自我意识 5、良好的人格情绪 6、健康的审美情绪
1)理智超越情感, 2)求同与存异并存 4、自我教育能力大大提高 勇于自我解剖、自我批评。
.
5
(二)矛盾性特点:
1、闭锁性心理与交往需要间的矛盾
1)闭锁性心理需要:自我保护心理
2)交往需要:热情奔放与情感丰富的一代
2、独立性与依赖性间矛盾
1)独立性:维护自我人格的需要(能力增 强、年龄增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