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术基本技术
5 爱护手术室的物品、器具和器械。
临床医学院外科手术室
外科教学手术室
手 术 学 实 习 时 的 人 员 分 工
手术者(主刀):负责作手术(切开、分离、 止血、结扎、缝合)和术中的组织协调。 第一助手:应先洗手,负责手术区皮肤的消 毒和铺巾,手术时,站在手术者的对面,负责擦 血、止血,协助完成手术。
第二助手:根据手术的需要,可站在手术者 或第一助手的左侧负责递送器械、剪线、拉钩等 工作,注意保持手术区整洁。。
器械护士:最先洗手,安排好手术器械站在 手术者右侧。负责供给和清理手术过程中的一切 器械和敷料,并在手术开始和结束前清点、核对 其数目。。 麻醉师:负责麻醉和观察麻醉情况,如发生 变化,应设法急救,并通知手术者,及时记录手 术的主要步骤和生命体征变化的数据
巡回护士:负责准备和供应工作,打开手术包, 准备消毒药品及手套,协助手术人员穿好手术衣, 根据手术进展情况,随时供应需要物品。清点、 核对和记录手术器械、缝针和纱布等。
手 术 人 员 的 安 全 防 护
1 有的病人应视为血源性病源(细菌、病毒、肿瘤) 的携带者。 2 在使用新的医疗器械之前应认真阅读有关注意事 项,了解器械的特性。
12 手术操作人员在进行操作配合时,既要避免自身 的损伤,也要防止损伤他人,万一被尖锐污染物刺伤后 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进行随访。
13 接种乙肝疫苗。 14 如有皮肤破损则不应参加手术。
手术操作的基本原则
无菌原则
手术室的无菌技术
手术室(或)应该提供一个尽可能没有细菌感染的环境。 足够的空间 > 6.09 × 6.09 米 适时的通风可以很快清除空气中的细菌 使用可以有效祛除细菌和真菌的高效微粒空气过滤器 (HEPA) 除了手术人员和病人进入,所有手术室的门均应保持 关闭 手术室的空气压力应高于外走廊的压力,以防止微粒 和细菌由外走廊进入室内
手术基本技术操作
动物手术实习指导
外科操作基础
汕头大学医学院临床技能中心
手 术 学 学 习 须 知
手术学实习须知
1 穿工作服,戴上口罩和工作帽后,方 可进入手术室。 2 要严肃认真,手术室内禁止大声谈笑、 喊叫。 3 进行任何操作都应有高度责任心, 不可草率卤莽。 4 各实习小组要分工明确,相互配合。
3 活检操作时必须严密止血,避免血肿形成
4 活检术与根治术的衔接
二、手术进行过程中的无瘤原则
1 不接触的隔离技术
2 严格遵循不切割原则和整块切除的根治原则, 禁止将肿瘤分块切除
3 手术操作程序
⑴探查由远及近
⑵先结扎肿瘤出、入血管,再分离肿瘤周 围组织 ⑶先处理远处淋巴结,再处理邻近淋巴结, 以减少瘤细胞因手术挤压沿淋巴管向更远的淋 巴结转移
手术剪
手术剪、执剪姿势及使用ຫໍສະໝຸດ 、血管钳执钳方式
、
分离组织
血 管 钳 的 使 用
钳夹止血
协助拔针
夹持较厚组织(有齿钳)
协助打结
、
手术镊
手术镊及其使用
执镊方式
、
持针钳
持针钳及执握方法
、
巾钳及其使用
、
卵圆钳
夹持敷料
消毒
钳拉肠壁
卵圆钳及其使用
3 处理血液、体液或污染的手术用品,均应戴手套。
4 在对粘膜或皮肤完整性受到破坏的病人进行操作 时需戴手套。 5 在对患有严重传染性疾病的病人进行手术操作时, 应戴眼罩或面罩。 6 手术衣湿后应立即更换。 7 所有锐器均应妥善放置和处理。
8 所有人员在接触病人或其体液后,即使已戴手套, 亦必须洗手。 9 接受术中弃去的注射器或一次性用品时,接受容器 应应接近术者或病人。 10 手术标本、组织、血液、体液,应放置于两层独 立的标本袋内,外层不应接触标本。 11 当有血液或体液溅出时,应先喷洒消毒剂,然后 擦净。
○铺无菌小方 巾顺序:下、 外、上、内
先铺手术野最 赃的部位,最 后铺操作者一 侧 ○铺中单 ○铺剖腹单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一)
“洗手”后, 手只能接触 无菌区
□
手术器 械或物 品滑落 无菌区 外即不 能使用
背对背地 转身调换 位置,以 防接触不 洁区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二)
布单浸 湿后应 加盖干 的无菌 被单 应从术 者前臂 的下方 传递器 械
4 尽量锐性分离,少用饨性分离 5 术中化疗药等的应用
微创原则
1 选择适当的手术切口
2 精细分离组织
3 严密地保护切口 4 迅速彻底止血
5 分层缝合组织
6 不可盲目扩大手术范围
第一单元结束
常用手术器械及使用方法
○
○
手术刀
装 卸 刀 片 方 法
手术刀片与刀柄
执刀方式
执弓式
执笔式
反挑式
指压式
病人的无菌要求
手术室中最主要的污染源是病人 术前存在于手术部位的细菌是引起不同程度污染的手 术发生感染的主要原因 手术前手术部位的皮肤准备是减少感染的最重要的方 法 碘伏是最常用的手术用消毒剂,对真菌、病毒、革兰 氏阴性和阳性菌均有作用 用碘伏和六氢双酚溶液进行伤口内消毒是不安全的, 实验研究发现,这比用生理盐水更容易引起感染 年龄、肥胖、肝硬化、尿毒症、结缔组织病以及遗传 性或后天性免疫缺陷因素均与感染率升高有关
手术人员的无菌技术
祛污刷手
口罩 无菌手套(刺破机率 50% ~ 70% ,在 20 分 钟内从手套针孔可通过 40000 个微生物) 无菌手术衣(单层:< 100ml 血,< 2 小时, 特制:> 500ml ,> 4 小时)
无菌手术单
器械和设备的灭菌 传递器械方法
肥皂水刷手法
1 2
3
4
5
6
穿无菌手术衣
1 2 3
4
5
6
戴无菌手套
1
2
5
3
4
穿无菌手术衣
戴无菌手套
手术区(上腹部)皮肤的消毒方法
5 2. ~ 3% 碘酊 消毒两遍, 70% 酒精脱碘三遍
由手术区中心部 向四周涂檫
感染伤口或肛门 区手术,则由手 术区外周涂向感 染伤口或会阴肛 门处 消毒范围要包括 手术切口周围 15 厘米区域
腹部手术区域铺巾方法
×
○
×
○ 及时更
换破裂 手套
不能从 术者手 臂上方 传递器 械
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三)
70% 酒精涂檫切口皮 肤
粘贴塑料薄膜
无菌手术巾遮盖切口
无菌大纱布遮盖切口
切开空腔脏器前和切除组织器官的保护
穿隔离衣
脱隔离衣
穿脱隔离衣
无瘤原则
一、侵袭性诊疗操作中的无瘤原则 1 选择合适的操作方法 2 活检术的分离范围和切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