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学)模拟一、单选题(四个选项中仅且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1.“六艺”中的“礼”为(D)。
A、艺术教育B、基础文化知识教育C、文字教育D、政治伦理教育2.“有的儿童在较早年龄阶段在身体的某些方面就达到较高水平,而在身体的有些方面则落后一般儿童的发展水平”。
这显示了儿童身心发展的(D)特点。
A、顺序性B、阶段性C、稳定性D、不均衡性3.按照具体到抽象的顺序,我们可以将教育目的的层级结构排列为(C)。
A、教育目标—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B、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C、课程与教学目标—培养目标—教育目的D、课程与教学目标—教育目的—培养目标4.在课程编制的泰勒模式中,(A)是最重要和最关键的一步。
A、确定教育目标B、选择学习活动C、组织学习活动D、评价学习结果5.作为特殊认识过程的教学过程,其简捷性主要是指(B)。
A、任务较简单B、短时间学到人类长期探索和积累而形成的知识C、教学进度快D、有教师引导,学生少出错误6.我国近代由国家颁布并实施的第一部学制是(A)。
A、癸卯学制B、壬子学制C、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7.科学的体制化始于下列哪个时期(C)。
A、十一二世纪B、十三四世纪C、十七八世纪D、十八九世纪8.真正全面而系统地从理论上论证活动课程的特点与价值的是(B)。
P137A、(美)克伯屈B、(美)杜威C、(法)卢梭D、(德)福禄贝尔9.前运算阶段儿童的认识发展(C)。
A、主要是感觉和动作的分化B、能够进行逻辑推理C、语言和运算都表现出自我中心和不可逆性D、能够根据经验进行预见和假设10.讨论时,每组的人数一般(A)最为适宜。
A、5—8人B、10—15人C、越少越好D、越多越好11.我国古代“明人伦”的思想是一种(A)。
A、教育目的B、培养目标C、教学目标D、课程目标12.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第29条第2款强调的是(A)。
A、教育应培养儿童对人权和基本自由的尊重B、教育应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C、教育应致力于国际理解与沟通D、教育应培养学生环境保护意识13.品德构成的基础是(A)。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4.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实施教学是由(B)原则决定的。
A、理论联系实际B、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C、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D、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15.提出“教师一方面要贡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绵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和科学中吸取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再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的教育家是(B)。
A、列宁B、加里宁C、苏霍姆林斯基D、陶行知16.曾作为我国古代科举考试标准的四书的编撰者是(C)。
A、孔子B、孟子C、朱熹D、王阳明17.下面所列举的各种课程类型中不属于综合课程的是(D)。
A、将植物学、动物学、生理学融合而成的“生物学”课程B、活动课程C、环境教育课程D、中学数学课程18.以下不属于学前教育任务的是(B)。
A、帮助幼儿掌握语言工具和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器具B、发展初步的抽象和逻辑思维能力C、形成与他人合作或理解、服从外在规则及成人要求这两种交往模式D、初步形成积极要求自己和相信自己学习能力的态度等19.关于现代教育的“社会目的”,下列描述中不恰当的是(D)。
A、传递和保存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或文明成果B、培养能更新传统文化、创新文化,具有批判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C、培养既能适应现实社会生活,同时又能合理改造现实社会生活的人D、复制、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存在模式20.“学校教育等级森严、注重思想控制、教育内容长期保持不变”是那种社会教育的特征(B)。
A、奴隶社会B、封建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21.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C)。
A、皮亚杰B、华生C、格赛尔D、班杜拉22.全国各地书院分别改为中小学堂是在(D)。
A、唐朝B、宋朝C、元朝、明朝D、清朝23.下面所列举的情形中,导致个人的价值与社会的价值发生冲突的是(A)。
A、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B、社会法制健全,个人的基本自由有保障C、个人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职责与义务D、社会(或国家)对来自个体的批评持宽容的态度24.下列关于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的关系描述不正确的是(D)。
A、侧重于间接经验的获取与侧重于直接经验的获取的关系B、侧重于书本公共知识的学习与侧重于个人实践知识的学习的关系C、关注经验的逻辑方面与关注经验的心理方面的关系D、注重思维与注重行动的关系25.借鉴英国学者斯宾塞的教育思想首先倡导对学生进行体育、智育与德育的我国学者是(B)。
A、梁启超B、严复C、魏源D、康有为26.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是教师必备的(C)。
A、学科专业知识B、文化基础知识C、教育科学知识D、教师道德要求27.影响个体社会化的因素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C)。
A、遗传B、家庭环境C、学校教育D、社会环境28.关于操作测验,以下描述不恰当的是(D)。
A、它是一种非文字测验B、它主要通过观察被试实际的操作行为表现来进行评价C、这种评价主要用来检测被试将知识、理解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能力D、操作测验只适用于动作技能的评价29.教学是学校教育工作的(A)部分。
A、主体B、客体C、中介D、范式30.看重“发现”、“探究”,强调“对话”、“讨论”教学方法的课程编制模式是(B)。
A、目标模式B、过程模式C、纵向模式D、横向模式31.教师在备课时,了解学生对待课程、教材、教师及学习的态度,这符合教学的(D)规律。
A、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统一B、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相结合C、发挥学生主体性D、知情意统一32.以下关于“自治教育”的描述,不正确的是(D)。
A、它能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教育意识B、它有助于学生学会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承担责任C、它是学生学会运用自由的根本手段D、自治教育是不需要纪律约束的教育33.讲述法中汇总的类型主要有(B)A、归纳式、比较式、回忆式B、归纳式、比较式、活动式C、归纳式、复述式、活动式D、比较式、活动式、练习式34.孔子提出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暗示了(A)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A、环境与教育B、遗传C、环境D、教育35.朗读、阅读、背涌、复述等属于课外作业中的(A)。
A、口头作业B、书面作业C、实践活动作业D、研究性作业36.我国中等及中等以下各类学校实行的是(A)。
A、校长负责制B、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C、党支部负责制D、民主集中制37.教学的首要任务是(A)。
A、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B、发展学生的体力、智力、创造力和实践精神C、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审美情趣D、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38.发生认识论的心理学家是(B)。
A、华生B、皮亚杰C、布鲁纳D、班杜拉39.是非题、选择题属于(B)。
A、主观式题目B、客观式题目C、操作测验D、作品分析40.关于校本课程的合理性辩护,下列判断中不正确的是(A)。
A、校本课程的实施采取外部评价方式,它的实施效果能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B、有利于培养教师的专业自主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与发展C、课程开发周期短,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及时修订课程,能较快地适应变革的需要D、能充分照顾到各地区、各学校之间的差异性,能满足各地区、各学校对课程设置的个性化需求二、多选题(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个选项是正确的)1.20世纪中国教育学的演变经历了(ABCD)几个阶段:A、借道日本引进西方教育理论B、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C、凯洛夫主编的《教育学》的引进及影响D、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学2.关于隐性课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
A、隐性课程以间接的、内隐的、非公开的方式呈现B、隐性课程往往是学生无意识获得的非学术性经验C、隐性课程的实施往往表现出非计划性、非预期性D、隐性课程从本质上是无法进行研究的3.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研究隐性课程有两个视角(AC)。
A、班级或学校生活中的非正式的社会关系结构所包含的隐含信息B、教师的潜在价值观C、学校课程知识中隐含的意识形态方面的信息D、学生的兴趣所隐含的课程意义4.主张“教师中心论”的教育家有(BC)。
A、柏拉图B、赫尔巴特C、凯洛夫D、卢梭5.以下哪些教育目的论属于社会本位论(AB)。
A、涂尔干社会学派教育目的论B、凯兴斯泰纳国家主义教育目的论C、存在主义教育目的论D、卢梭的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6.我国的德育包括(ABC)。
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道德教育D、知识教育7.《教育法》第四十三条指出学生应当履行的义务是(ABD)。
P125A、遵守法律法规B、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C、参加社会公益劳动D、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8.教师的专业工作涉及(ABC)。
A、教学B、教育C、管理D、执法9.我国的校长负责制,可以概括为(ABCD)。
A、上级机关领导B、校长全面负责C、党支部保证监督D、教工民主管理10.我国中小学集体主义教育内容有(ABCD)A、尊重、关心、理解他人,集体成员之间团结协作的教育B、爱班级、爱学校,为集体服务,维护集体荣誉的教育C、关心社会,为社区的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教育D、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关系11.教育目的所具有的特性是(ACD)。
A、抽象性B、具体性C、理想性D、终极性12.关于形成性评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CD)。
A、它是一种伴随教学过程而进行的经常性评估B、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给教师的教学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C、它评价的内容范围较小,但运用的频率较高D、它不是一种独立于教学过程之外的评价,而是教学过程的一个有机组织部分13.教育平等的涵义包括(ABCD)。
A、尊重每一个体基本人权和自由发展B、教育权利平等C、教育机会均等D、差别性对待原则解析:“差别性对待原则”最基本的出发点,是使社会中处于最不利地位的人获得最大利益即所谓的“逆向歧视”原则14.备课中,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时应注意(ABCD)。
A、分析课程标准B、研究教科书C、研究教学对象D、明确重点和难点15.过分强调学科课程,可能表现出的主要缺点有(ABCD)。
A、易导致儿童机械被动的学习B、易忽略那些必要的个人知识、实践知识的学习与获取C、易导致学校与现实社会生活的隔离D、易导致儿童完整的生活世界被割裂和肢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