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手术病人评估PPT课件

手术病人评估PPT课件


④预计长时间的外科
操作,伴大量液体或
(和)血液流失。
7
三、术前评估—心脏病
依据病人活动能力和耐受性估价心脏病的严重程度, 从而预计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情况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有价 值。目前多采用纽约心脏病协(NYHA)四级分类法, 对心脏病人心功能进行分级:
Ⅰ级为体力活动不受限,无症状,日常活动不引起疲乏、 心悸和呼吸困难等;
9
术前评估指南
心血管疾病临床危险因素分级:
(1)高危 ①近期心肌梗死病史(心梗后7~30天)伴 严重或不稳定心绞痛;②充血性心力衰竭失代偿;③严重 心律失常(高度房室传导阻滞、病理性有症状的心律失常、 室上性心动过速心室率未得到控制);④严重瓣膜病变。
(2)中危 ①心绞痛不严重(稳定性);②有心肌梗死 病史(超过一个月);③曾有充血性心衰史或目前存在代 偿性心衰;④糖尿病(需胰岛素治疗)。⑤慢性肾功能不 全;
6.0
• 参加剧烈体育活动,如游泳、单打网球、足球、篮球 7.5
• 重体力活动如搬运重家具、擦洗地板
8.0
• 短跑
8.0
5
二、外科手术危险性
• 不同的外科手术类型会对病人产生 不同的应激反应而产生不同的影响。 如老年急诊病人行腔内手术可能伴 有大出血或体液丢失,因此属高危。 而血管外科手术不仅对病人血液动 力学影响大,且常伴有冠心病或术 前存在心肌梗死。根据不同类型的 非心脏外科手术操作与围手术期发 生心脏原因并发症或死亡的机会而 分为高、中、低危。
Ⅳ级病人则属高危病人,麻醉和手术的危险性很大。Ⅲ级
病人经术前准备与积极治疗,可使心功能获得改善,增加
安全性。由于心功能分级参差太大,量化程度不够,许多
有关因素无法概括,因此目前以采用多因素分析法作为补 充。
8
术前评估指南
• 1996年美国心脏学会/美国心脏协会 (ACC/AHA)认为根据病人的危险因 素、体能状况和外科手术的危险性,对 非心脏手术病人围手术期心血管评价提 出了指南。指南认为根据病史和体格检 查的结果,可判断病人心脏的危险因素 和心功能状况。根据病人的临床特点可 分为高危、中危和低危(如表1)。可作 为判断和处理病人的依据。
12
四术前评估—高血压
• 高血压病人进行手术前应对其病情作出客观评 估。1999年出界卫生组织制定的治疗指南中 认为高血压病的危险除与血压水平有关外,还 与心血管危险因素有关。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 高血脂、糖尿病、年龄大于60岁、绝经期女 性、有心血管家族史、靶器管损害如左心室肥 厚、心绞痛心衰及有冠状动脉重建术史、脑血 管意外、肾病、周围血管病和视网膜病等。参 与以上原则上,指南中将病人分为三组。
➢ 耐受力不良:病人的全身情况欠佳,或重要器官有器 质性病变,功能濒于或已有失代偿的表现。 需作积极和细致的特殊准备,待全身情况改善后,方可 施行手术。
3
一、体能状态
• 病人的体能状态也是很重要的指标,通过对病 人日常活动能力的了解,从而估计病人的最大 活动能力。现用代谢当量水平(metabolic equivalent levels, METS)表示。良好的体 能状态,体能活动一般可大于7METS;中等 体能状态为4~7METS。若METS小于4则提示 病人体能状态差。由于METS与病人体力活动 时氧消耗密切相关,目前已有不同的体力活动 测试出的METS值(表61-4)。
4
代谢当量的计算
• 体力活动
METs
• 休息
1.00
• 户内行走
1.75
• 吃、穿洗漱
2.75
• 平地行走100~200米
2.75
• 轻体力活动、如用吸尘器清洁房间等 3.50
• 整理园林如耙草、锄草等
4.50
• 性生活
5.25
• 上楼或登山
5.50
• 参加娱乐活动如跳舞、高尔夫、
• 保龄球、双打网球、投掷垒球、足球
低危(功能评价)


进一步 不需检
检查
查手术
不需检 不需检 查手术 查手术
低危
取消延 缓手术
可能 检查
不需检 查手术
不需检 查手术
不需检 查手术
11
2007年ACC/AHA补充方案认为,心肌梗死后 的择期手术尽可能延迟至梗死后6个月进行; 对于急诊手术,如果病情危及生命,则当尽早 进行,但必须做到全面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对 于恶性肿瘤评估可以切除的病人,如果属于低 危程度,则一般可考虑在梗死后4~6周进行 手术。
Ⅱ级为日常活动轻度受限,且可出现疲劳、心悸、呼吸 困难或心绞痛,但休息后感舒适;
Ⅲ级为体力活动显著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症状,但 休息后尚感舒适;
Ⅳ级为休息时也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或心绞痛综合征, 任何体力活动将会增加不适感。
此是多年来传统分级,就原则而论仍有实用价值。若心
功能为Ⅰ-Ⅱ级病人进行一般麻醉与手术安全性应有保障。
13
(一)低危组 男性年龄低于55岁,女性低于65岁的I期高血压病人,10年内发生 心血管疾病的可能性小于15%,如为临界高血压者危险性更低。该 组病人对麻醉和手术的耐受程度与非高血压病人无明显区别 (二)中危组 包括有不同水平的高血压和危险因素,一些病人血压水平不高但有 多种危险因素,另一些病人相反血压水平很高而无或有少量危险因 素,10年内发生心血管等并发症的比率为10%~15%。该期麻醉手 术的风险与靶器官的损害程度有关,舒张压高于115mmHg时麻醉 风险更大,有心肌梗塞史择期手术应推迟6个月,有心脑血管损害 的病人术中有可能发生脑血管意外和急性心律失常或心力衰竭。 (三)高危组 存在有3个危险因素的I、 II期高血压病人或不伴有其它危险因素的III 期高血压病人,10年内发生心血管并发症的比率为20%~30%。麻 醉风险较大,所以在麻醉前应详细了解病情,做好充分准备,加强 麻醉中的管理,减少麻醉中和术后的心血管并发症。 (四)极高危组 三期高血压并有2~3项危险因素,预计10年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比 率超过30%,一般不宜作手术,否则术中术后的死亡率高。
6
手术种类与危险程度分级
高危手术
中危手术
低危手术
心脏意外≥5%
心脏意外≥1%<5% 心脏意外<1%
①急诊大手术,特别 ①颈动脉内膜剥脱术;①内窥镜操作;
是老年病人;
②头、颈部手术; ②体表手术;
②主动脉或其他大血 ③胸,腹腔内手术; ③白内障手术;
管手术;
④矫形外科手术; ④乳房手术。
③周围血管手术; ⑤前列腺手术。
手术病人术前评估
石洞中心卫生院 张云海 2015年9月
1
术前评估
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格检查、必要的常 规检查和特殊检查,以便发现问题,估 计病人的手术耐受力,在术前予以纠正, 术中和术后加以防治。
2
综合评价病人的手术耐受力
可以归纳为二类:
➢ 耐受力良好:病人的全身情况良好,重要器官无器质 性病变,或其功能处于代偿状态。 术前只要进行一般性准备。
(3)低危 ①老年;②心电图异常(左心室肥厚、束支 传导阻滞、ST-T异常);③非窦性节律(房颤);④有 脑血管意外史;⑤高血压未得到控制。
10
心脏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心脏 危险性评估
手术危 险程度 高危
中危
高危
取消延 缓手术 取消延 缓手术
中危(功能评价)


进一步 进一步
检查
检查
进一步 不需检 检查 查手术
相关主题